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17年是中國馬術旅游發展最為活躍的一年,國內舉辦各類賽馬比賽、馬術論壇以及馬術文化節等活動數百場,國內外馬術專家在活動中共同探析中國馬術旅游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在2017年6月舉行的中國馬文化特色小鎮發展論壇上,中國馬文化運動旅游規劃研究院院長吳鋼芳發布《2017年中國馬術文化旅游產業白皮書》,白皮書指出:目前,我國馬產業的主要盈利以馬匹交易、騎馬旅游、馬術比賽及馬場馬術教學等傳統項目業態模式存在。騎馬跟馬術旅游成為戶外運動與大自然緊密結合的主要主題旅游方式之一,也將成為中國現代時尚文化的重要傳播方式。
旅游業的一匹黑馬
10月27日在山東濰坊舉行的中國濰坊濱海國際馬術文化節,吸引了來自俄羅斯、日本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馬術協會及來自中國各地的馬術組織參加,80多位馬術表演藝術大師同臺競技,120名馬術運動員參賽,共享中國馬術旅游的豐碩成果。
馬術旅游是集賽馬、騎馬體驗以及馬場表演等于一體的旅游項目,主要通過推廣馬術相關的活動和文化吸引游客前來體驗觀賞,由此帶動與其相關的馬主題公園、馬文化博物館以及馬文化特色小鎮等相關服務的發展,從而為旅游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馬術旅游自上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在內需和外因等多種因素的帶動之下,近十年間發展迅猛,成為中國旅游業的一匹黑馬。基于我國良好的馬術運動基礎,全國各地的馬術俱樂部、馬術賽事、以馬為主題的各類節慶活動的開辦,馬術旅游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中國目前擁有620萬匹馬,馬匹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東北的2/3以上的國土面積。僅中國東部發達地區,就有900多家俱樂部,47萬馬術愛好者,北京已有超過200家馬術俱樂部,全國的馬術賽事、節慶日、那達慕等大型活動每年超200場。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國馬術俱樂部已經從2008年以前的102家上升到1452家,運動馬匹進口量也連年保持在2000匹高位徘徊。據業內專家分析,國內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對文化及體育產業的助推,未來中國將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馬產業消費市場。
世界看好中國市場
2017國際馬產業青島峰會請來了英國、法國、德國、美國、匈牙利、新西蘭等12個國家的馬業專家及代表分享其育馬經驗,為與會的眾多投資人、馬主、馬業從業人員和愛好者打開“一扇窗”,共享世界馬業發展的豐富經驗和創新理念,共同探討未來中國及國際馬業發展的新方向。
新西蘭華人賽馬會總裁傅天一表示:“中國的馬術市場近年來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與新西蘭馬匹交易的程序得以簡化,馬匹交易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傅天一在峰會的演講中表示,他對未來中國的馬術旅游的前景充滿信心。
在馬術領域有40年從業經驗、把馬術運動引入亞洲的第一人、全球馬術賽事推廣先行者彼特·溫頓對當前中國馬術的發展給予了積極評價:“中國馬業正處在快速發展中,但要和歐美馬業競爭還有一段路要走,現在中國從業者對馬業的熱愛以及為之付出的努力,都讓中國馬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無比光明。”他肯定了未來中國馬術的國際競爭力,也期待下次來中國看到馬業更大的發展。
在此次論壇上,中國馬業受到世界各國專家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中外將合力把中國市場的蛋糕做大做好。10月25日在2017國際馬產業青島峰會上簽署了3項重要協議:九龍馬會與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九龍國際馬主題公園同湖北工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安安專機與CHCF國際馬產業論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馬術文化魅力無限
中國是擁有5000年養馬史的文明古國,是世界上馬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世界第二大養馬大國,擁有豐富的馬文化旅游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無論是秦始皇陵兵馬俑、漢朝“馬踏飛燕”,還是大理“三月街”賽馬節、蒙古族“那達慕”、哈薩克歌舞《嘿,走馬》等無不彰顯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馬術作為一種全身協調的運動,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還可以鍛煉敏捷的思維、判斷能力,同時,有助于增強人的勇氣、膽量和自信心。馬術運動承載了一種充滿挑戰和駕馭快感的生活方式,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人們將從中獲得培養沉穩氣質與熱愛生活的養分。
目前國內的許多馬術俱樂部發展日漸成熟。江蘇省江陰市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內設有馬術生活區、訓練區、表演區、比賽區、馬匹休閑活動區等區域,并建有標準比賽場館、騎乘訓練館、馬術表演中心等供游客游玩和觀賞表演。游客劉先生說:“在江陰海瀾能看到十分精彩的馬術表演,尤其是盛裝舞步特別驚艷。在這里如此精彩的馬術表演一定要提前預約,看臺上設有660個座席,據說每每有演出,必定場場爆滿。”
吳鋼芳表示:“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馬術戶外運動消費者,隨著中國政府對于文化旅游產業的大力發展和文旅特色小鎮的推進,馬術文化旅游消費將快速擴張,這將會切實推動中國馬產業實現根本性轉變。”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付麗,原標題:《馬術旅游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