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一家公司的成功,拋開運氣因素,至少70%是因為創始人;而一家公司的失敗,同樣拋開運氣因素,則100%歸因于創始人。這句話有很多人說過很多次,但是大多只是總結現象,沒有尋求本質。所以最后我想跟大家聊聊:一個好的創始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和格局。
在我十多年的職業經歷里,既做過創始人的助手,也做過創始人的副手,自己也創業做過創始人。在對創始人的就近觀察和自身體會中,逐漸形成了我對一個好的創始人的幾個判斷,也就是創始人能力的六力相界:業務能力;商業感覺;管理能力;治理能力;戰略能力和經營能力。
業務能力
成功的創業者,自己本身就是業務的一把好手。劉強東是從租柜臺賣光盤起家的;周鴻祎自己就是天才產品經理;李彥宏打工時是搜索引擎公司的資深工程師;馬化騰第一份工作在做尋呼機的潤迅通訊當編程工程師;馬云雖然工作職業是英語老師,但貿易倒爺更做的如魚得水;雷軍雖然不是手機行業出身,但學習能力超強,早就成為手機行業的專家了。
拿JD舉例,在年銷售額100億之前,至少70%的業務,如果劉強東自己做都能做的比一般員工好,所以他做的業務判斷都是靠譜的,是不折騰公司和團隊的;制定的標準和目標也都是合理的,是大家只要努努力就能實現的。實際上JD的創業過程中犯的錯是很少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但是不走彎路不做無用功。
而不懂業務的創業者,沒有能力進行業務判斷,亦沒有標準對業務部門的水平做出判斷,更沒有辦法對業務提出要求,最后只能被所謂的業務高管綁架。跟懂業務的CEO和不懂業務的CEO一起工作是有云泥之別的,這點我是有切身體會的,跟前者一起工作會很順暢,跟后者一起工作則很痛苦。
商業感覺
商業感覺往往脫胎于業務能力,它是種可以被實戰訓練出來的直覺。商業感覺好的體現是善斷,從趨勢變化到模式卡位,從目標取舍到業務常識,每一個業務決策基本都是準確靠譜的。
商業感覺好的創業者,有一個重要特征是節奏感,知道什么時候該將就而什么時候該講究,什么該將就而什么該講究。而商業感覺足夠強的創業者,往往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趨勢,做出大家看不懂的決策,比如阿里做淘寶和京東做211皆是如此。
而那些商業模式最后被證明有先天缺陷的企業,往往也是跟創業者商業感覺糟糕有關。尤其是那些連數都不會看連賬都不會算的CEO,面對不同信息各種選擇,一定會陷入判斷無能的狀態。
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
管理的作用是服務維護經營發展,建立授權和管控體系,建立價值標準和考核機制,鎖住權責利,其上限是管成果,下限是管成本;而治理能力則與業務經營無直接關系,是持續的組織結構和企業制度建設,價值觀與企業文化的制定,防危害和反腐敗,其上限是組織的自學習自進化能力,下限是組織的自運轉自糾錯能力。
簡單的說,管理服務于業務發展,管事管能力管價值鏈,為業務制定結果標尺;治理是服務于組織結構,管人管態度管價值觀,為團隊明確行為準繩。而往往一些本來業務能力很強的創業者,過于強調業務執行,忽視了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使得企業處于高速奔跑卻手忙腳亂的處境,最后難免被自己沒系好的鞋帶絆倒。
戰略能力
為什么有些既懂業務商業感覺也不錯的創業者,設定了南征北戰的宏偉戰略目標,結果卻顧此失彼一敗涂地呢?這是因為他們并不理解戰略,亦不了解組織。戰略不是我要做什么(那是愿景),而是我判斷我能不能做?現在不能的話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能做?如果現在能做那具體要怎么做分幾步做?
商業感覺是善斷,戰略能力是善謀,洞察力只是最基本的,好的戰略是建立在對企業能力/基因/資源/團隊及競爭環境深入客觀了解的基礎上。所以戰略這個事切忌有遠見而無支撐,如果只是簡單的判斷做了有什么好處能得到什么,那各路知乎鍵盤俠和定位學叫獸們都能做戰略了。這也是為什么知乎上和科技媒體上,從來不缺看得見卻摸不著的海市蜃樓,或看得見卻夠不到的空中樓閣。
經營能力
之前我說過,所有企業的成功都是業務能力的勝利,而所有企業的失敗,前期主要是業務能力的失敗,后期則往往是經營能力的失敗。拿打仗來做比方,業務是具體的每一場戰斗,管理是調兵遣將組織戰斗和督戰,治理管軍隊的士氣風氣和規矩,戰略是打哪不打哪什么時候打和怎么打,而經營是一支軍隊的生存和發展。
回到企業來說,各部門的設置配置,人效的標準制定,各項一二級指標的要求,各項費用的管控,資源的調度分配,資金獲取和使用的合理安排,存貨的風險控制,財務目標的實現,都屬于經營范疇之內。
有些企業明明收入和利潤不錯(業務能力的體現),卻總感覺沒賺到錢或錢不夠用,甚至因為虧損和現金流枯竭而崩盤猝死,其背后的原因成本失控和現金流失血,就是經營能力糟糕的表現。
在過去,波瀾壯闊的大時代帶來數不盡的大勢能,更“青睞”企業創始人業務能力/商業感覺/管理能力這些硬能力長板,同時也能相對“包容”其軟能力的短板;而到了如今沒有那么多大勢能了,有時候硬能力反而成為一種“過剩”,這時候治理能力/戰略能力/經營能力這些軟能力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上面說的這六個能力,都做的很好的創業者不是沒有,比如我前老板劉強東先生就是代表,所以我一直是他的迷弟。但對于絕大部分創業者,在還沒有成為成熟企業家之前,不苛求同時具備這六個能力,但至少要具備一半以上,剩下的部分可以通過找到合適靠譜的合伙人來互補增益。
下面送給各位創始人幾個良(苦)藥(口)小錦囊:
1. 非市場背景出身的創業者,往往天生不喜歡市(花)場(錢),再加上現在輿論對花錢買流量一邊倒式的批判聲音,導致創業公司的市場部被千夫所指。
但是需要知道一個標準:在成長期市場營銷的貢獻應該占到30%,如果到不了這個比例,那公司很可能正在喪失成長性;而如果超過了這個比例但增長卻不是那么華麗,那說明產品或服務留不住用戶,老客在不斷流失,維持業績對新客獲取的依賴過大。
2. 創業公司在嘗試一些關聯衍生型新業務時,容易犯兩個毛病:沒想清楚就上,又不愿意投入,最后結果就真成了試錯。而且往往來上幾次后,發現總試錯成本累計下來其實也不少。
我認為無論是成熟公司還是創業公司在嘗試新業務時,同樣都要做好兩個準備:做之前一定要把可行性想清楚,至少要想到五成,而不是盲目去試;一旦做了就要ALL IN,開弓沒有回頭箭就奔著做成去,想想看賭場里的賭技高手,是一兩個籌碼往里扔還是一堆籌碼往上推?
3. 創業過程中,不要總想著靠什么模式創新去四兩撥千斤,什么1分錢不花獲客10萬之類的“傳說”跟你有什么關系啊,哪有那么多彎道超車。而且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真正競爭力的建設,最后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那就未免得不償失了。
真正模式創新是在道這個層面,是你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是在道上出杠桿。而術的競爭比什么?比的是犯的錯比別人少,同樣都做對的事做的比別人好,點點滴滴的細節持續深耕進步而已。當年派代論壇上,有個同行給了JD一個評價,被我們視為最高贊譽: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4. 我在之前的公司,一直在反復強調要關注內源式增長。什么是內源式增長?就是當你沒有投放和補貼時,還是會有一定的自然增長。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通過投放或補貼去杠桿撬量,因為你的商業模型是WORK的,發展節奏是你可以主動調節的。這就回到商業的存在起點:好產品解決大問題。
你的產品或服務,到底在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解決了哪些社會或行業的痛點?把它梳理出來,持續地關注它強化它把它解決到極致,這個解決方案本身就成為了流量和市場費用(京東前期的低價,中期的211,后期的服務,都是市場部門能夠低成本高ROI獲客的原因加權)。
5. 小題要大做:我開篇時說過,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管理本身就是慢半拍的。但是有些諸如二級部門的二級指標沒達到行業標準等“小”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
你說這些問題小也確實不大,畢竟沒聽說過哪個二級部門做的好公司就成功了,或者哪個二級部門做的差公司就失敗了。但是迷惑人之處也正是因為它“小”,因為作為一個業務現象,它實際反映出來的是:公司的管控體系和要求標準沒有達到與業務規模相應的水平。
要解決的不是表面的“小”問題,而是其背后的大隱患,否則企業如果帶著這樣的結構性隱患,不及時從根源上修補,只求改善不求改變的話,早晚會遇到體系停擺導致的爆發式危機或斷崖式衰退。而分清哪些是發展中問題,哪些是結構性隱患,是對創始人的管理和治理能力的要求。
6. 天朝的創業者們都是相當能吃苦的,但是同時也容易犯兩個毛病:葛朗臺作風和認為員工做什么都是應該的。這里其實有個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工作可以有量化標準,但超出量化標準額外的,怎么來驅動和衡量?比如有人在本職之外幫公司創收了額外收入,或者通過自己的辦法或資源,幫公司把某項長期成本降低到合理標準之下,這些都屬于可做可不做的。
但如果企業認為這是應該的或是吝惜于獎勵,那么還有多少人會去“費力不討好”呢?而且公司也沒有辦法更沒有理由去要求大家吧?所以對應的獎勵是唯一能夠驅動這種主觀能動性的,而且相應的收益遠大于付出的獎勵,這是個用杠桿算大帳的事。
同樣在員工薪酬上也是如此,從普通員工到高管,經常聽到創業者嫌人家貴的論調。在薪酬絕對值上省錢的創業者,是我認為最無能的創業者,因為除了這個恐怕他什么都控制不了。我為什么用的詞是薪酬而非薪資,因為重點是對產出價值的酬勞,我認為薪酬的把握準繩應該是這樣:
如果一個人產出的價值(未必是收入,也許是節省的成本)足夠高,那他的薪酬完全應該高于行業水平,而不以你公司沒有錢為借口;而如果一個產出的價值相當低甚至沒有,哪怕他的薪資低于行業水平,給他開工資這事本身就是嚴重浪費,亦不以你公司很有錢為理由。
無論是額外產出還是薪酬標準,都應該由價值來定,而切忌用一刀切的“艱苦奮斗”來雞賊省錢,最后的結果只會是劣幣驅逐良幣,逼著大家向下看齊。
7. 如何和團隊建立長期的良性關系,也是很多創業者頭疼的問題。創業離不開團隊,創始人離不開帶隊伍,而創始人又是孤獨的,那么如何處理和維護與團隊之間的關系距離呢?我的智慧女神梁寧對此有一段精辟的闡釋,她說CEO和高管能夠長久和諧相處,有兩個充分條件:
首先兩者之間要有段位差,這樣彼此才能建立基于安全的長久信任關系;其次兩者要互為一個世界的連接,能幫對方連接一個世界。比如CEO能讓高管的視野和人脈上一個臺階,而高管能代替不愿陷于日常瑣事的CEO去每天與具體的人和事打交道。
細思恐極,歷史上從上個世紀的偉大領袖到這個世紀的商業領袖們,那幾次著名的廢立公案,背后的邏輯想想還真是這么回事,比如柳傳志與孫宏斌。
上面說的是作為和高管個體的關系,而作為團隊群體的關系,我認為有一個三角形:因為相信公司能成功,所以尊重創始人地位,于是認可創始人言行。尊重和認可創始人都是基于相信公司的前提下,畢竟大家再不爽,忍幾年也就勝利了嘛。但如果相信出現問題,那么輕則大家不再認可創始人的言行,重則大家不再尊重創始人的地位。
最后,我覺得在一開始組建團隊的時候,創始人最好不要給未來留下隱患。對于早期團隊核心成員,無論是TITLE身份還是股份承諾都要明確清楚,大家信息和預期透明對等,不要因為怕人家不加入而含含糊糊甚至忽悠欺騙,否則就很容易出現上周朋友圈那篇很火的文章《就算老公一毛錢股份都沒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創業者》里的現象。
我就見過明明不是聯合創始人卻自認為是聯合創始人,并且在離開公司后在外面還自稱聯合創始人的早期核心成員;我也見過已經過了從0到1階段的創始人,找的合伙人其實對方資歷和能力都不夠格,到了后面覺得不勝任且股份給多了,花了一筆不小的錢買回請走,對方還不滿意認為自己被強奪了股份的。
這些東西,創始人一開始就應該考慮清楚并明確清楚,不要以后給自己找麻煩,給對方找理由。而加入創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和早期核心成員,同樣也應該在第一時間把這些明確清楚并體面在書面文件上,如果創始人以各種理由借口含糊應付,那個人利益在未來是很難得到保障的,這樣的創始人也不值得相信。
放眼當下,幾十年來改革開放的商業紅利基本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甚至在局部上還有透支的。一座座巨頭大山站起來了,各項商業成本被市場的競爭烈度抬到高的離譜。時代變了,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粗放的各自發財的黃金時代了,各行各業都會越來越聚合化,只是聚合程度不同而已。而創業也從寬松的萬人馬拉松變成了殘酷的計時淘汰賽,對速度的要求,對少犯錯的要求,對跑贏成本的要求。
在這種局面下,運氣的成分越來越高,同時運氣也只會屬于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創業者。這是一場屬于精英的游戲,是不是精英并不取決于你的出身背景,而取決于你的個人素質和能力水平。
而創始人們每天陷入大量正面負面的信息,和無數看起來兩難的抉擇中,很容易縮在自己的“烏龜殼”里。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我這篇final篇內容的目的,就是希望把創始人們從這個習慣盲區的殼子里拉出來。因為除了上市公司外,所有的企業意志都是創始人的意志,而企業的瓶頸也是由創始人的階段性局限決定。
前陣我在朋友圈看到知乎CEO周源的一段話,他這一段話就表達了我整篇文章要表達的意思:“Be CEO: 我們應該想,當下的工作我們是否都已經以 deep in the universe 的程度思考過,都以摧古拉朽的方式在執行,都以不妥協的方式在驗收。”
正因為知易行難,更需要知行合一;不奢求一勞永逸,但愿能跬步千里。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劉爽,原標題:《致創始人:你的格局太小,結局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