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近日印發《生態扶貧工作方案》。生態扶貧的目標是,到 2020 年,貧困人口通過參與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和發展生態產業,收入水平明顯提升,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有效改善,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增強,生態保護補償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力爭組建 1.2 萬個生態建設扶貧專業合作社(其中造林合作社(隊)1萬個、草牧業合作社 2000 個),吸納 10 萬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新增生態管護員崗位 40 萬個(其中生態護林員 30 萬個、草原管護員 10 萬個);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帶動約 1500 萬貧困人口增收。
按照部署,通過以下多種途徑助力貧困人口脫貧:
(一)通過參與工程建設獲取勞務報酬。推廣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村民自建等模式,采取以工代賑等方式,組織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提高貧困人口參與度。政府投資實施的重大生態工程,必須吸納一定比例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參與工程建設,支付貧困人口合理的勞務報酬,增加貧困人口收入。
(二)通過生態公益性崗位得到穩定的工資性收入。支持在貧困縣設立生態管護員工作崗位,以森林、草原、濕地、沙化土地管護為重點,讓能勝任崗位要求的貧困人口參加生態管護工作,實現家門口脫貧。在貧困縣域內的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等,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參與服務和管理。在加強貧困地區生態保護的同時,精準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脫貧。
(三)通過生態產業發展增加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貧困地區生態資源優勢,結合現有工程,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特色林產業、特色種養業等生態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合作經營、勞動就業、自主創業等方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增加資產收益,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在同等質量標準條件下,優先采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林草種子、種苗,增加貧困戶經營性收入。
(四)通過生態保護補償等政策增加轉移性收入。在安排退耕還林還草補助、草原生態保護等補助資金時,優先支持有需求、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使貧困人口獲得補助收入。
生態扶貧需要全力推進以下各項任務實施
(一)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加強貧困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在各類重大生態工程項目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組織動員貧困人口參與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提高貧困人口受益程度。
1.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調整貧困地區 25 度以上陡坡耕地基本農田保有指標,加大貧困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力度。將新增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向中西部 22 個省(區、市)傾斜,省(區、市)要優先支持有需求的貧困縣,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各貧困縣要優先安排給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在樹種、草種選擇上,指導貧困戶發展具有較好經濟效益且適應當地種植條件的經濟林種、草種,促使貧困戶得到長期穩定收益,鞏固脫貧成果。確保 2020 年底前,貧困縣符合現行退耕政策且有退耕意愿的耕地全部完成退耕還林還草。
2. 退牧還草工程
在內蒙古、陜西、寧夏、新疆、甘肅、四川、云南、青海、西藏、貴州等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符合條件的貧困縣實施退牧還草工程,根據退牧還草工程區貧困農牧民需求,在具備條件的縣適當增加舍飼棚圈和人工飼草地年度任務規模。
3. 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
深入推進三江源地區森林、草原、荒漠、濕地與湖泊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加大黑土灘等退化草地治理,完成黑土灘 治理面積 220萬畝,有效提高草地生產力。為從事畜牧業生產的牧戶配套建設牲畜暖棚和貯草棚,改善生產條件。通過發展高原生態有機畜牧業,促進牧民增收。
4.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推進工程范圍內 53 個貧困縣(旗)的林草植被保護修復和重點區域沙化土地治理,提高現有植被質量和覆蓋率,遏制局部區域流沙侵蝕,安排營造林 315 萬畝、工程固沙 6 萬畝,吸納貧困人口參與工程建設。
5.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以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為重點,加大對貧困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力度。支持依法通過購買服務開展公益林管護,為貧困人口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6. 三北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優先安排三北、長江、珠江、沿海、太行山等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范圍內 226 個貧困縣的建設任務,加大森林經營力度,推進退化林修復,完成營造林 1000 萬畝。加強國家儲備林建設,積極利用金融等社會資本,重點在南方光熱水土條件較好、森林資源較為豐富、集中連片貧困區域,發展 1000 萬畝國家儲備林。
7. 水土保持重點工程
加大長江和黃河上中游、西南巖溶區、東北黑土區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對納入相關規劃的水土流失嚴重貧困縣,加大政策和項目傾斜力度,加快推進坡耕地、侵蝕溝治理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在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時,培育經濟林果和特色產業,實施生態修復,促進項目區生態經濟良性循環,改善項目區農業生產生活條件。
8. 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
堅持“治石與治貧”相結合,重點支持滇桂黔石漠化區、滇西邊境山區、烏蒙山區和武陵山區等貧困地區 146 個重點縣的石漠化治理工程,采取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森林撫育、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多種措施,完成巖溶治理面積 1.8 萬平方公里。
9. 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工程
在內蒙古、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貧困地區推進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優先將貧困縣 498 萬畝適宜沙地納入工程范圍,實行嚴格的封禁保護。加大深度貧困地區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建設,提升貧困地區防風固沙能力。
10. 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
在貧困地區的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一批濕地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提升貧困地區涵養水源、蓄洪防澇、凈化水質的能力。支持貧困縣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濕試點等項目,完善濕地保護體系。
(二)大力發展生態產業
依托和發揮貧困地區生態資源稟賦優勢,選擇與生態保護緊密結合、市場相對穩定的特色產業,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支持貧困地區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在國家級特優區評定時,對脫貧攻堅任務重、帶動農民增收效果突出的貧困地區適當傾斜。引導貧困縣拓寬投融資渠道,落實資金整合政策,強化金融保險服務,著力提高特色產業抗風險能力。培育壯大生態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入股分紅、訂單幫扶、合作經營、勞動就業等多種形式,建立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人口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
1. 發展生態旅游業
健全生態旅游開發與生態資源保護銜接機制,加大生態旅游扶貧的指導和扶持力度,依法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草原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生態旅游行業標準,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環境保護等監管規范。積極打造多元化的生態旅游產品,推進生態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體驗、生態科考、生態康養等,倡導智慧旅游、低碳旅游。引導貧困人口由分散的個體經營向規模化經營發展,為貧困人口興辦森林(草原)人家、從事土特產銷售和運輸提供便利服務。擴大與旅游相關的種植業、養殖業和手工業發展,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在貧困地區打造具有較高知名度的 50 處精品森林旅游地、20 條精品森林旅游線路、30 個森林特色小鎮、10 處全國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試點基地等,依托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貧困人口數量達到 65 萬戶、200 萬人。
2. 發展特色林產業
在保證生態效益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適合在貧困地區種植、市場需求旺盛、經濟價值較高的木本油料、特色林果、速豐林、竹藤、花卉等產業。建設林特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促進特色林產業提質增效,因地制宜發展貧困地區區域特色林產業,做大產業規模,加強專業化經營管理。以發展具有地方和民族特點的林特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為重點,延長產業鏈,完善倉儲物流設施,提升綜合效益。充分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支持龍頭企業發展企業品牌,提高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消費市場容量。為深度貧困地區特色林產品搭建展銷平臺,充分利用電商平臺、線上線下融合、“互聯網+”等各種新興手段,加大林特產品市場推介力度。
3. 發展特色種養業
立足資源環境承載力,充分發揮貧困地區湖泊水庫、森林、草原等生態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林下經濟,推進農林復合經營。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特色經濟作物、野生動植物繁(培)育利用、林下養殖、高產飼草種植、草食畜牧業、特色水產養殖業等產業,積極推進種養結合,促進循環發展。加快發展農林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種養業示范基地,形成“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貧困戶”的生產經營格局,積極引導貧困人口參與特色種養業發展。
*本文來源:央視網,原標題:《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雙贏” 國家六部門印發《生態扶貧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