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滴滴出行近日獲得來自全球最大OTA Booking Holdings的5億美元投資,顯示出其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進行全球擴張的意圖。
雙方在1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協議,滴滴用戶可以在Booking.com或Agoda平臺上預訂酒店,而Booking的用戶在可以在其App上預訂滴滴打車服務。不過,雙方并未具體說明在哪些市場開展合作。
Booking Holdings 高級副總裁兼企業發展事務負責人Todd Henrich表示: “滴滴在共享出行領域擁有顯著的技術和規模優勢。我們相信雙方的合作將能為Booking現有客戶提供更加智能的出行服務,另一方面也能讓滴滴的用戶更便捷地享受到Booking旗下遍布全球的各類產品和服務?!?/p>
滴滴出行戰略副總裁朱景士表示:“Booking在全球在線酒旅市場擁有領導地位和豐富經驗,引領著行業內數字化變革帶來的全新旅行體驗。我們期待與Booking在產品、技術和市場拓展方面展開更多創新性合作,將旅程的各個部分無縫連接,提升每一位用戶的出行體驗?!?/p>
今年早些時候,有報道稱滴滴一直在通過發行美元債轉股方式需求新一輪融資,但據消息人士稱,公司現在已放緩融資動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競爭對手美團點評也開始進入打車市場。這些消息人士還稱,此次融資計劃并非一成不變,根據市場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海外新市場擴張計劃
Booking Holdings目前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在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運營業務,旗下擁有Booking.com、agoda.com、Kayak、Priceline.com、Rentalcars和Opentable六大品牌。相比之下,估值達560億美元的滴滴出行5.5億用戶基本上都是國內用戶。
在獲得此次投資之前,滴滴出行一直在拓展海外新的市場,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向美國打車巨頭Uber發起挑戰。比如,公司最近利用去年12月獲得的40億美元融資在墨西哥、澳大利亞、日本等地推出打車服務,而上次的那筆融資的主要用途就是開拓國際新市場和投資人工智能。
滴滴還通過入股與國外其他企業建立聯盟的方式拓展全球業務。目前已經與滴滴出行建立合作關系的打車公司有Uber在美國的競爭對手Lyft、東南亞的Grab、印度的Ola、巴西的99、愛沙尼亞的Taxify以及服務于中東和非洲兩個市場的打車平臺Careem。
跨界新玩家相繼進入
2016年滴滴出行收購Uber中國業務,Uber最終以持有滴滴出行一部分股權為結局離開中國市場。目前,滴滴已經吸引蘋果、軟銀、阿里巴巴、騰訊成為公司重要股東。據統計,滴滴在2017年共處理74億人次打車訂單,而Uber在全球的打車訂單僅為40億人次。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共享出行行業大數據觀察》統計,中國汽車共享行業的市場容量在2015年達660億元,至2018年有望增長至3800億元,而潛在的出行需求帶來的潛在共享出行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
上個月,日本的豐田汽車斥資10億美元購買Grab股權,這是迄今為止汽車制造商進入汽車共享領域的單筆最大投資。不僅如此,過去的兩年里,很多新的玩家進入汽車共享市場,比如美團點評、攜程、吉利汽車旗下的曹操專車等。在國內在線旅游市場已經被以攜程為代表的OTA巨頭主導的情況下,攜程計劃上線打車業務進入汽車共享領域勢必對滴滴構成一定挑戰。
Priceline在2014年以5億美元通過債轉股形式投資攜程,加上之前的投資,Booking Holdings持有攜程大約10%股權。去年10月,Priceline對美團點評投資4.5億美元,允許美團點評接入旗下Agoda平臺上的酒店庫存,此次交易中對Agoda的安排將與Priceline入股攜程時對Booking.com的安排相似。比如,之前交易帶給攜程的好處是,攜程非中國地區60-80%的酒店庫存均來自Booking.com。此次Booking Holdings與滴滴合作,向滴滴用戶開放Booking.com和Agoda兩個預訂平臺,也足以顯示其對中國僅次于螞蟻金服的第二大估值初創公司的重視程度。
Booking.com CEO Gillian Tans近日在出席《財富》頭腦風暴科技會議時談及投資滴滴出行的原因時說:“有很多機會讓Booking開始考慮提供運輸服務,而線上打車服務是該戰略很重要的一部分。”她進一步解釋稱,我們的用戶無論從機場到住處,還是從旅游景點返回住處,這些場景都需要交通服務。雖然Booking旗下也有Rentalcars租車業務,但通過APP線上預約打車無疑更符合現代大多數在線旅游用戶的消費習慣。
Booking Holdings一直避免在中國市場與本地企業進行正面競爭,投資國內最大OTA攜程坐享其企業利潤似乎是最明智的選擇。不過,Booking現在相繼投資國內三家互為競爭對手的龍頭企業,為他們各自的全球擴張提供“彈藥”,未來三大巨頭在國內的競爭焦點可能會延續至國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