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去年,余秋雨新書《極端之美》上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和爭議。余秋雨將普洱、昆曲、書法列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極品,即極端之美。無獨有偶,隨后周杰倫之流聚合幾百人,表演漢服鄉酒禮,美其名曰傳承文化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只剩下這些器物層面的東西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是什么?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在精神,是一種延續千年的價值體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應從這里著手,而不是停留在表層。
近年來,傳統文化成了熱門,各種國學大師、氣功大師競相登臺,甚至還有文化學者恬不知恥地站出來,搖旗吶喊。中國厚重的文化,在當代人的眼中,只剩下了漢服、昆曲、書法、普洱茶了。
還有人買幾個古董放家里,以為能增加自己的品位,并將這種行為看作是“傳承傳統文化”。其實,什么是傳統文化,該傳承哪些要素,當代人多不知道。
三百多人的漢服表演,不過是一群戲子在商業驅動下玩的把戲。扒開他們的漢服,里面穿的是西式的內褲、胸罩,腳下穿的是西式皮鞋。所謂傳承文化,搞得不倫不類,形式同而實質異。他們停留表層,還以為穿上裙子就成日本人,披上被單就變成古希臘人了。
余秋雨用“三大文化極品”概括中國文化的行為,也算是戲子玩的把戲。當前的文化人,除了在公眾面前會表演流淚外,更會表演酸腐的文化情懷。中國文化中原本就沒有所謂的極品,只有人才有極品。
如果將昆曲、書法、普洱茶定位為中國文化的命穴,這是不是意味著,“大褲衩”是國臺的命穴,“大男根”是黨報的命穴,“鳥巢”是奧運會的命穴?如果是,三者放在一起,是不是當代中國性文化的命穴?
很多當代人,哼著昆曲打飛機,掛著書法一個字不認識,喝著普洱茶罵娘。別把“三大命穴”抬得那么高。這種對實物層面文化的過度宣揚,背后多少有商業動機,有越出文化底線之嫌。傳承文化,少聽極品人談論極品物,那樣只能是玩物喪志。
試看余秋雨論過普洱之后,各大茶葉企業拼命進貨并上調價格。余先生的行為,動機并不純潔。看看他之前在文化領域的表現,我們也可以斷定,只篇文章是刻意策劃的結果。
最近幾年,傳統文化呈現復興的態勢,但中國人復興傳統文化的行為讓人搞笑,如孩子們穿著古代衣服搖頭晃腦讀《論語》,還有就是把一些被淘汰的漢字搬進漢語比賽中。這些行為愚不可及,與傳承傳統文化沒多少關系。這些行為要么是出于商業動機,要么是出于表演動機,沒多少情懷性的東西。
有些地方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從臺灣引進教材來教國學。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李家同認為,臺灣地區的國學教育問題百出,希望大陸不要盲目學習。這些引進教材的行為對傳承文化沒多少裨益。
傳承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一點是,把那些融入到我們血液中的倫理與價值觀念總結出來,結合時代情況傳給后人。要讓中國人知道,哪些是傳統文化的精華,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發揚這些精華。
傳承傳統文化不是怎么去說,怎樣去演,而是在工作生活中,怎樣去做。這是嚴肅的事情,而不是兒戲。把這些價值觀念一代有一代傳下去,讓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有時代性也有民族性。
無論穿什么衣服,喝什么茶,看什么戲,只要懂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國人的精神氣質就一定不一樣。
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傳統文化價值慢慢受到侵蝕。這是非常可怕的時代潮流,需要國人為傳統做點事情。傳承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是,總結出傳統倫理與價值的核心,將這些元素,提煉成普適的價值。
價值觀念的傳播與影響比服飾、普洱茶、戲曲、書法要深刻得多。與其停留在表層,玩物喪志,不如深入內核,擔當傳統士大夫的情懷,為往圣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文化奠定人的格局,人的格局決定了氣度,氣度決定了能走多遠。中國人應該傳承傳統文化,在世界上奠定大格局。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人本的倫理與修齊治平的價值觀。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要發揚有時代元素的傳統倫理與價值。那種將服飾、戲曲、書法、普洱當作文化極品的行為,是玩物喪志的行為,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