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金山嶺長城始建于明洪武時期,位于河北灤平縣和北京密云縣的交界處。金山嶺長城上有一段十分獨特的城墻。這段城墻上的將軍樓以及與將軍樓左右相連的500米墻體全部用帶有文字的方磚砌成,這種方磚被稱為文字磚。
在綿延萬里的長城上,文字磚雖然并不罕見,但整體用文字磚建造的將軍樓和城墻,卻只出現在金山嶺長城上。從這些數以萬計的文字磚上,我們能清楚地辨認出這些磚燒制的年代和燒制者的名稱。比如山東左營造、萬歷六年鎮虜騎兵營造、萬歷六年鎮武營右造、萬歷六年延綏營造。
這些文字磚大都燒制于明朝萬歷六年也就是公元1578年前后。查閱古代典籍我們發現,文字磚上記載的山東左營、鎮虜騎兵營、鎮武營等,都是駐扎在此地的邊關守軍。
在金山嶺長城發現的這幾種文字磚,從實物的角度印證了明朝在薊鎮這一段長城的兵力部署。如鎮武營就是總督直接統帥的親兵,駐扎在密云北邊這一帶,大概有三千人左右。還有延綏營,就是班軍,在薊鎮這一代有春秋兩房班軍,一年一更換,是從陜西延綏調過來的部隊。
用現代的話來說,這些文字磚記錄的是當地駐軍的番號。而在500米長的墻體上出現如此密集的部隊番號,那就意味著這里曾經駐守過大量的軍隊。談起這里的駐軍還應從俺答汗入侵明朝邊境說起。
明嘉靖29年,也就是公元1550年,蒙古韃靼部俺答汗向明朝政府提出用馬匹交換中原的物品,被拒。以此為由,俺答汗發動了對明朝的戰爭。俺答汗的軍隊從金山嶺長城一帶攻入明朝腹地,在北京郊區的順義、懷柔通州等地大肆搶掠,史稱庚戌之變。
庚戌之變之后,明王朝深感金山嶺長城一帶的防線空虛,于是派大軍駐守。由于奸臣當政,軍心渙散,這里的防線仍然屢次被蒙古族騎兵攻破。金山嶺防務的薄弱,成為明朝政府的心頭之患。萬歷皇帝即位以后,內閣首輔張居正痛定思痛,上書朝廷,提出調抗倭名將戚繼光來主持金山嶺地區的防務。
戚繼光是明朝杰出的軍事家,27歲就領軍在中國沿海地區抗擊倭寇。倭寇是來自日本的海盜,在中國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戚繼光帶兵抗擊倭寇十多年,打了大小八十多場戰役,基本消除了騷擾中國沿海地區200多年的倭寇之患。
張居正出任內閣首輔之后,力排眾議,讓戚繼光負責金山嶺一帶的防務。雖然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戰功顯赫,但剛到北方時,當地的將領看不起他。一次,戚繼光正在練兵,恰巧電閃雷鳴,烏云密布,眼看一場暴雨就要來臨。
戚繼光對幾位當地的將領說,什么叫軍令,且看這三千戚家軍。說完轉身離去,不一會讓暴雨傾盆。當地的將士不等下令就四散躲雨,唯獨戚繼光率領的三千戚家軍在暴雨中紋絲不動。大雨從上午下到傍晚,戚家軍一直站在雨里。當地的將士全都看傻眼了,從此心服口服。
戚繼光來到金山嶺之后,對這里的防御設施建設非常重視。山海關因為山海之間狹長的走廊,所以很難近來,還有一條就是居庸關,居庸關是因為山高險峻,易守難攻,所以也很難進來。古北口金山嶺這個大道是比較容易進來的,曾多次被突破,所以戚繼光調到薊鎮后,很重視這里的防線,因此這條防線上的防御設施特別完備。
戚繼光在金山嶺一帶領兵十六年。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練兵,二是擴建、改建金山嶺長城,使之成為一道堅固的防線。金山嶺長城有敵樓67座,平均不到200米就有一座,有的相距只有50米,敵樓之間的間距小就增加了火力交叉點,這樣能起到更好的防御作用。此外,長城的外側還建有一道擋馬墻,這道用石頭壘砌的擋馬墻高3米,長200米,能夠有效阻擋敵人騎兵的進攻。在崇山峻嶺之上修建規模如此龐大的軍事防御體系,難度可想而知,
戚繼光調集各路人馬,邊練兵邊修筑長城,在燒制方磚的時候,將士們將自己部隊的名稱和當時的年代刻成字模,然后印在磚坯上,這樣燒制出來的磚就是文字磚了。文字磚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分清責任,一旦在施工中出現什么差錯,馬上就是確定責任的歸屬。從而做出相應的處罰。從文字磚上我們可以看到山東左營的字樣,山東左營是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統領的部隊。這支東左營在修建長城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初,在擴建金山嶺長城時,戚繼光設計出了空心敵樓的建造方案。空心敵樓平時可以儲存糧食、火藥,也能為駐守的將士擋風避雨,戰時可以隨時出擊。在險峻的山嶺上建造空心敵樓施工難度很大,以至于工程幾度擱淺,就在此時,戚繼光的弟弟戚繼美率領山東左營,來到金山嶺長城附近駐守。
戚繼光讓弟弟的隊伍在金山嶺上安營扎寨,然后把空心敵樓的設計方案交給戚繼美并勉勵他搞一個示范工程。戚繼美帶領山東左營克服困難建成了7座空心敵樓,從此在金山嶺大面積推廣,成為重要的防御設施。戚繼光戚繼美等人為修建長城做出的突出貢獻,銘刻在這些飽經滄桑的文字磚上。
如今,當我們走在這段由文字磚砌成的長城上時,看到的景象并不讓人樂觀。風化嚴重,文字模糊不清,空氣污染,酸雨,毀壞。需要改善環境,降低酸雨,加強保護。十幾年前,大部分文字看得清楚,很多照片拍攝那時。如今風化加劇,很多景象已經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