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漢代,古絲綢之路暢通后,甘肅成為中國境內的絲路主段。這段絲綢之路沿甘肅河西走廊,東西綿延跨越1600多公里。它的起點天水,就是古時從甘肅通往關中長安的第一關口重鎮。
天水素有“隴上江南”的美稱,這片地方上最令人神往的,莫過于位于天水市麥積區東南約30公里的秦嶺山脈之小隴山里,群山疊嶂中,蒼翠掩映下,那座開鑿于懸崖絕壁上的美麗佛國——麥積山石窟。
歷史上,甘肅境內絲綢之路上先后出現了眾多的著名石窟:從甘谷大象山石窟,到永靖炳靈寺石窟;從敦煌莫高窟,到武威天梯山石窟,到新疆龜茲石窟……佛教沿著這條絲綢之路走向東方,留下遍地的宗教足跡。麥積山石窟是這些石窟中的佼佼者之一。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因山形奇特,孤峰崛起“形似農家麥垛”得名。山峰西南面為懸崖峭壁,其上鑿有著名的麥積山石窟。
據文獻記載,后秦天水籍開國皇帝姚萇之子、帝王姚興,篤信佛教,尊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高僧鳩摩羅什為國師。姚興還大興佛寺,倡鑿石窟。宋人祝穆《方輿勝覽》卷六十九記載:“麥積山,后秦姚興鑿山而修,千崖萬像,轉崖為閣,乃秦州勝景。”
石窟始創于十六國后秦(384-417)后期,經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興崖閣,造像萬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都曾不斷開鑿或重修。
石窟在歷史上雖遭多次的地震和火災的破壞,現仍保存窟龕221個,各類泥塑雕像、石刻1萬余件,其他壁畫1000多平方米。
北朝崖閣8座,分布于東、西兩崖。東崖現存洞窟54座,西崖現存140個洞窟。泥塑中尤以北朝雕塑原作保存最多,藝術水平最高,被譽為“東方雕塑館”。
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一樣,珍藏有珍貴的藝術寶藏。就藝術特色而言,敦煌側重于炫麗的壁畫,云岡、龍門側著名于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于世。
東崖洞窟
1、44號窟
東崖西部的44窟,是西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整個造像比例協調,線條簡練,造型優美,代表了麥積山石窟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
窟內正壁是一尊1.56米的女性泥塑坐佛,被稱為“東方的蒙娜麗莎”。她五官清秀,雙眉細長,俊鼻小嘴,豐頰玉頜,肌膚細膩光潔,散發出如女性般溫柔和慈愛的笑意;袈裟下擺處,衣紋流暢,且衣褶起伏飽滿,質感厚重。
2、4號窟
東崖最高處的4號窟,又稱散花樓、上七佛閣。4號窟位置最高、規模最大,也是最輝煌壯觀的殿堂式大窟。
崖窟面寬35米、進深8米,為平面長方形單檐廡殿頂式崖閣,前廊后室結構。此窟為北周大都督李允信所奉造的“七佛龕”,七龕內各一主佛,共七佛。七龕內現存的700余身影塑則基本保持北周原作形態。
七佛龕各龕門面為浮雕仿帳式結構,窟門兩側形似掀開的帳簾,帳篷上方裝飾有火焰寶珠,帳上流蘇自然下垂,帳角雕有龍、鳳、象等裝飾。7尊佛分坐在各自帳內,好似笑看帳外云起云落。
這種帳式龕的出現,說明當時佛窟經漢化又‘回潮’流行起少數民族文化來,是一種別致的創新。7佛龕窟門兩側以高浮雕手法塑造的8尊護法神,孔武有力,則是人們常說的‘天龍八部’。”
20身“薄肉塑”飛天是4號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與七佛龕每龕壁畫不同的是,飛天的飄帶、衣裙等部分為平面,臉部、胳膊、手、足等身體裸露部分則為浮雕。
這種浮雕法使得伎樂如同透出墻面、飛向龕外的散花仙女,立體感十足,從而將繪塑結合,構思巧妙,不見于其他石窟,是國內石窟造像與壁畫中獨一無二的。”
西崖洞窟
1、78號窟
位于西崖中部的78窟,為現存早期洞窟之一,窟內佛像具有犍陀羅造像特點。長期以來,學術界對78窟時代斷定,一直有北魏洞窟北魏塑像和后秦洞窟后秦塑像兩種對立的說法。
除78窟外,還有西崖的74窟、90窟和165窟,是姚興分別為自己、父親、爺爺和哥哥修建的石窟。并在這些窟旁邊的西方高處,修造十多米高、凈土宗起源階段最早最大的遺跡‘西方三圣’摩崖造像。
2、135號窟
開鑿于西魏時期的135窟,處于西崖最高位置,又俗稱“天堂洞”,為西崖三大窟之一。天堂洞是兩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內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間一尊可高達1.95米。
洞窟為橫長方形平頂窟,其獨特之處是前壁上部開三個明窗。正壁中龕泥塑一佛二菩薩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薩,都是形神兼備的優秀作品。
正壁上部繪涅槃變,其右側的八王爭舍利,構圖描繪真切,表現了激烈的爭戰場景。窟內中間龕與右側龕之間上方壁畫雖多有剝落,卻以夸張有力的線條將左側騎兵正躍馬沖鋒、左側步兵高舉盾牌防御的畫面躍然“墻”上。
至宋代,為了在133窟塑造更為高大的接引佛像,將原133窟內門口的石雕接引佛,移至現在的135窟繼續供奉。
此石雕接引佛是一座精美的西魏石雕立佛像,其獨特有二:一是佛像左手拇指與食指之間,以及左手背與衣袖之間各雕有一蓮子和蓮蕾,起支撐保護和點綴裝飾的雙重作用,構思巧妙,難得一見;二是佛像背后左肘處,還能清晰看到一反寫的“乙”字。
若從石像正面看,乃正書的乙字,并與蓮蕾正對,這寓意乙弗氏(西魏文帝皇后)將登上佛左手下方蓮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3、133號窟——乙弗氏窟
在整個石窟中最能表現皇家氣質身份特征的,是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死后,葬于麥積山而后開鑿的專門洞窟。一般認為43窟為乙弗“寂陵”,但據有關專家考證133窟才是。
自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后,柔然便成為兩國在北方最強勁的敵人。為討好柔然,西魏不得不學習漢朝,與柔然和親。
然而,西魏和親,要求皇帝廢掉原配乙弗氏。為了邊境穩定,西魏文帝元寶炬不得不廢掉皇后之位,將其逐出長安,削發為尼,迎娶柔然公主郁久閭氏。
元寶炬是個有情有義的皇帝。《北史·后妃傳》記載“帝雖限大計,思好不忘。后密令養發,有追還之意。”
然元寶炬對乙弗念念不忘的深情讓郁久閭氏心生妒忌,以柔然百萬之眾逼元寶炬下令乙弗自盡。
深明大義的乙弗手捧皇詔,揮淚高呼“愿至尊享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進入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僅31歲,后“鑿麥積崖為龕而葬”。
《北史·后妃傳》記載:“(乙弗)神軀將入,有二叢云先入龕中,頃之一滅一生。”古書以此表達西魏文帝與結發乙弗好合百年的美好愿望和老百姓對乙弗的追憶之情。
133窟是麥積山石窟中空間規模最大的洞窟,約100余平方米。其前部平面為橫長方形享堂,后開豎長方形左右二室,為古代墓葬形式。窟內有15個小龕,以及精美的“萬佛堂”和壁畫等。
它如此之大的規模,精美的裝飾,“左右二室”的夫妻合葬形制,正說明這就是一座皇陵式石窟,可以最充分的表達元寶炬以雙室墓形式陪伴乙弗氏的意愿,而窟內草草完工或尚未完工的大小龕可推測乙弗氏當時死得突然。
133號窟——萬佛堂
第133窟俗稱萬佛洞,又稱碑洞,也稱“極樂堂”,位于麥積山石窟西崖東側上部,為北魏晚期所建造,經五代、宋、元重修。
133窟是麥積山現存造像最多,為內容最豐富的洞窟之一。洞窟有泥塑、石雕、石刻造像三種類型,泥塑27尊,千佛像共3400余身,現存石刻造像碑18通,故有“碑洞”之稱。
洞窟迎門的前堂中部是一組大型宋代重雕佛像,講述釋迦牟尼與兒子羅侯羅會見的情景。塑像高3米多,造型優美,是一組充滿著慈愛與人間親情的具有人情味的優秀佳作。
前堂頂部右側壁畫,留有各種飛天數十身,有的乘龍、有的騎風、以及騎魚的天人飛天,其中大部分壁畫早已隨巖石風華,內容無法辨認清楚。
前堂左邊即為十八通“佛傳碑”,是麥積山的鎮山之寶。在這十八通石刻造像中,以第一、第十、第十一、第十六號碑最完整、最有名。
第一號造像碑俗稱“千佛碑”,上部刻釋迦牟尼在靈鷲山說法的情景,下部刻千佛1312身,一一精雕細刻,均用石青石綠敷彩。
第十號碑為最著名佛傳碑。全碑以以連環畫的形式,講述釋迦牟尼在仞利天發愿為中心,從燃燈授記到熙若波提河畔的娑羅林中涅槃,共刻制了乘像入胎、降魔、樹下誕生,九龍灌頂、鹿野苑初轉法輪和王舍城說法等十二段佛教故事。布局精巧,人物刻畫細膩生動、主題明確突出、故事情節與雕刻形式自然和諧,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第十一號碑中的說法圖和兩邊的四身飛天,均逆向飛行,精心刻畫了飄舞的衣裙和巾帶,有呼之欲出之感。
第十六碑中的說法圖,主尊倚坐,龕外兩側各雕一踏蹲獅天王,上空各有飛天。雕工精湛、造型完美,大至整體布局,小至輕柔的帷幔,搖曳的瓔珞,猶如清波蕩漾的懸裳衣紋,也無不使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