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美國作家亨利·哈迪曾經這樣描述網絡:“網絡是人類智慧獨一無二的創造,網絡是第一個人類智能產物,網絡昭示著一個在舊社會母腹內不斷生長的新社會,網絡提出了全新的政府模式,網絡暗含著對市民社會自由權利的威脅,網絡是各種觀念和思想的最大自由市場……網絡是永垂不朽的”。
無論人們是以怎樣的口吻評價它,互聯網世界正以令驚訝的速度擴張著,今天,“互聯網改變世界”終于從一句斷言成了普遍共識。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連接時代、扁平時代、粉絲經濟時代、信息化時代、感性時代、娛樂時代……已根本無法詳盡概述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時代,因為當今的人類世界正在進行綜合復雜的變換,預示著人類正在走向一個全新的世界。
你可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人類在互聯網上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就像最初人類探索生物的本源一樣,也許除了科學家以外,很少有人會care這樣的話題。其實靜下心來,梳理下思路邏輯,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也是一種本事,那就是不管別人在用互聯網做什么,你現在想用互聯網來做什么?這才是重點。就拿開店來說吧,你是想開一家專門經營面粉的店還是一家綜合性的面食店、包子(面條、餃子等)專營店或者專門推出一些創新花樣的面食店?
有朋友拋出了一個這樣的觀點:人類在互聯網上存在的意義就是普通人可以不再普通,不普通的人很普通;社會的人更個體,個體的人更社會;秘密不再是秘密,秘密的價值更低。接下來,就帶著這個觀點往下看吧!
在現實與虛擬的融合中實現“我”和“我們”的平衡
互聯網,究其本質,相對于沒有出現互聯網以前,可謂是一種新的“溝通“方式,關鍵點就在于你具體如何使用這種溝通方式以及將其具體用在什么方面即你自己想用來做什么。
還拿上面的面粉來舉例吧,面粉既可以做餛飩、餃子、包子,也可以做面條、饅頭、餅等等,并且用面粉加工成以上大類食品進行銷售產生的利潤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當然在其下面還可以加工成不同的小類細分產品,如餛飩、餃子、包子可以有不同的餡,面條、饅頭、大餅還可以有不同份量標準和形狀區別等等。這些細分產品的衍生一種是因為顧客的需求而被動衍生的,一種是由提供者自己主動創造衍生的。
互聯網構建的新時代、新世界,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正如十九世紀英國大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描述的那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連接、交互、協作、智能會讓“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變成現實,機會遍地,我們都是別人的機會,而所有人也都是我們的機會;說這是個最壞的時代,是因為如果我們不能成為別人的機會,我們也就沒有了機會,所有的機會都基于市場化和民主化。
互聯網構建新世界的邏輯非常清晰,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快從空間和時間中準確找到自身的位置,在互聯網構筑的數字世界中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把不屬于趨勢和邏輯的東西統統拋棄掉,最終在現實與虛擬的融合中實現“我”和“我們”的平衡。
技術參與了人對于這個世界所賦予的價值
對眼睛近視的人,戴眼鏡和不戴眼鏡,這個世界就大不一樣。不戴眼鏡,世界總是模模糊糊的,不清晰。戴上眼鏡后,世界立刻就清晰了,看到的世界立刻大不一樣。對于一直戴著眼鏡的人而言,眼鏡就成為其觀世界乃至世界觀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眼鏡用慣了的人是看不見自己所戴眼鏡的,不感覺自己是從眼鏡里看世界。這時候,眼鏡這個技術就自我“遮蔽”了。人就是通過諸如眼鏡一類的種種技術構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技術參與了人對于這個世界所賦予的價值,乃至于人自身在這個構建的世界中的地位和價值。
而蘊藏其中的互聯網技術就是一個以自由民主價值觀為基準的技術。在這個技術的預設構造中,沒有了傳統的權威,失去了傳統的禁忌,人人平等,暢所欲言,自由自在,無所顧忌。人不論老少,代溝的差異不再是鴻溝;地不分南北,空間的隔絕不再是障礙。各種認識和觀點在這里可以隨便交鋒,各種思想和想法可以任意交流。
互聯網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性的圖書館和第一個全球性論壇。任何人,無論來自世界的任何地方,在任何時候,他都可以參加,互聯網永遠不會關閉。而且,無論你是誰,你永遠是受歡迎的。你不會由于不同的膚色、不同的穿戴、不同的宗教信仰而被排擠在外。在當今的世界里,唯一沒有國界、沒有歧視、沒有政治的生活圈屬于互聯網。通過網絡信息的傳播,全世界任何人,不分國籍、種族、性別、年齡、貧富,互相傳送經驗與知識,發表意見和見解。
全球有27個國家共170萬人享受汽車共享服務
從農業時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工業時代的標準化、同步化、機械化,再到今天互聯網時代的即時化、個性化、智能化。人類的生活方式,是人類一定歷史時期生產力水平的體現。有什么樣的生產力,就有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在發達國家,一種“隨時使用、何必擁有”的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美國,年輕人共享汽車正在成為時尚,全國有80萬人加入了汽車共享俱樂部,全球有27個國家共170萬人享受汽車共享服務。
還有一種“沙發旅行”也很流行。它原本是指不認識的兩個人,通過網絡相識,到對方所在的國家旅游時借宿對方家客廳的互助旅行方式,沒想到現在卻成了一種旅游新潮流,其會員已發展到全球207個國家的550萬人。
互聯網,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簡單而且快捷的通信與信息檢索手段,更重要的是為人們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資源和服務資源。通過使用互聯網,全世界范圍內的人們既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又可以獲得各個方面的知識、經驗和信息。
當下,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而又有成千上萬的人自愿地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螞蟻般地辛勤工作,構造出全人類所共同擁有的互聯網,并允許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勞動果實。互聯網反映了人類所共賞的無私精神,互聯網也使人們學會如何更好地和平共處。
互聯網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偉大的里程碑,它正在對人類社會的文明悄悄地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也許會像瓦特發明的蒸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一樣,互聯網將會極大地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且以及但是,這種進步和發展的性質是史無前例的。
互聯網“依賴癥”、“冷漠癥”和“恐懼癥”的反面
現如今,在互聯網熱潮中,網購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分支,也是現代都市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人們享受著互聯網發展帶來的購物便利,但也深深地企盼能有一個良好的網購環境,不要為網絡上的偽劣假冒商品而煩惱。
一直以來,誠信維系著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轉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我們從“熟人”走向了“陌生人”。那種面對面的商品交換模式受到了猛烈的沖擊。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網上沖浪,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這開創了商業模式的一個新時代。商家和消費者在網上談判、交易,不直接照面,誠信就成為突出的問題,并對誠信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打造誠信網購需要法律規范,也需要道德自律。
還有,人類在充分利用互聯網改善生活方式獲取更大幸福的同時,似乎也正在一步一步成為互聯網的奴隸。好多上班族表示,自己已完全離不開網絡,加上通過手機也能上網,很多人坐在桌前是“電腦控”,離開辦公桌是“食指控”。合理利用網絡固然會為我們帶來便利,但過度依賴網絡的同時也帶來諸多的負面效應。從目前已暴露出來的問題看,主要表現為對互聯網的“依賴癥”、由互聯網導致的“冷漠癥”,以及對互聯網的“恐懼癥”。可見,在互聯網的世界遨游,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切不可沉迷其中,抬頭看看藍天白云,周圍的人和事,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有時候比網絡的效果要好很多。
某種禪意
凱文凱利在《失控》里用蜂群作為封面表達了某種禪意,“蜂群思維”的神奇就在于,沒有一只蜜蜂在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見的手,一只從大量愚鈍的成員中涌現出來的手,控制著整個群體。起初會有蜜蜂偏離常規路徑去尋找新的蜜源,雖然有大量失敗,但只要有成功便會跳舞召喚同伴,帶給整個族群得以生存的一個全新的蜜源方向,當一個蜜源采集完時,所有蜜蜂就開始轉向這些新的蜜源。人類社會同樣如此。互聯網就是一個新的蜜源地,這個蜜源會將人類蜂群帶向一個全新的地方。
盡管《烏合之眾》里把人類描述成一群集體無意識的蠢貨,互聯網可能會放大這種愚蠢,一只亂跳舞的蜜蜂可能會給整個蜂群帶來災難的后果。但我們仍要樂觀,因為我們堅信:在互聯網的驅動下,這種愚蠢一定會被群體智慧所修復。
當下,互聯網的威力只發揮了一點點。互聯網未來,應該還將繼續推動人類走向大統一,那樣一來人類可真正的走到一個里程碑的時刻了。人類在互聯網上存在的最大意義,可以歸結為人類幾千年來,所有科技發明的綜合體,這個科技綜合體,將讓人類徹底的走出相互殘殺困境,進入一個精神高度文明,物質高度豐富的美好世界。因為互聯網是人類共同發展的機遇、人類共同進步的希望,也是人類共同需要承擔和完善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