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疫情期間,距離北京市出臺16條“硬核”措施為中小微企業紓困已過去一周。《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出臺后,相關委辦局的有力落實,才能使政策真正惠及企業。記者發現,雖然措施出臺已過去一周,但由于企業復工延后,部分措施迎來落地,但也有新問題在涌現。如何使政策更好地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成為中小微企業特殊時期生存的關鍵。
停征占道費、暫退保證金、減租等措施落地
16條措施中,減輕中小微企業負擔中第1條措施提出,"疫情期間,對受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停征占道費"。2月12日,據北京市交通委介紹,按照市政府文件要求,減輕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和穩定發展,在疫情期間對受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停征占道費。
另據北京市文旅局2月11日消息,北京首批15家旅行社獲暫退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1166.5萬元,目前首批暫退保證金已全部到賬。
減租,成為實打實的一招。就在16條措施發布當天,中關村創業大街就迅速出臺了房屋租金(含物業費)減免方案,給予2月份租金減免50%的支持,惠及百家創業服務機構和中小微企業、創業團隊。
一條電話線,成為企業祛疑解惑的快速渠道。16條措施中強調,發揮12345企業服務熱線功能,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開通中小微企業法律咨詢熱線專席服務,組建律師專家服務團,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咨詢、代理、“法治體檢”等多種形式的法律服務。出臺涉疫情防控公證事項辦事指引,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提供專門公證服務。
每天,12345都會接到200多個來電,詢問16條措施的來電數占了八成。北京市民服務熱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12345企業熱線于去年10月開通,近期在疫情期間咨詢量明顯上升,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包括減免租金、援企穩崗、補貼研發成本和辦理延期納稅等。
與此同時,融資擔保公司也加入保障行列。據介紹,北京金控集團旗下小微金服公司聯合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商業模式研究中心共同開展了“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影響”調查工作。
調查顯示,除直接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旅游、電影、商貿等服務行業外,部分加工制造、高科技等企業也同樣面臨資金流動性困難,少數小微企業陷入資金吃緊狀態。
“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小微企業降低綜合費率0.5個百分點,對疫情期間提供生活服務保障的相關企業,擔保費率降至1.5%以下,對疫情防控相關企業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這是2月11日北京三大融資擔保公司聯合發布的“戰疫”倡議書內容。
政策執行效率有待加強
節后企業相繼復工,而社保扣除也成為近期中小微企業呼聲較高的話題。因為復工時間延后,2月3日,北京市提出延遲繳納社會保險費。將1月、2月應繳社會保險費征收期延長至3月底。
CEI中國企業研究所秘書長唐大杰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反映,2月10號當天企業應上繳的社保費用通過銀行自動扣除。因為負擔著延遲開工的壓力,這無疑又加重了中小微企業負擔。雖然政府允許延遲繳納,但人社部門、銀行等卻沒有及時跟進,將自動繳費功能暫停。”
唐大杰認為,目前的一些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從客觀上來看,由于政府發文在前,復工在后,兩者存在時差,所以在落實方面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政策制定和落實的部門間協調力還有待加強。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系教授曹和平表達了與唐大杰相同的觀點:“16條措施所涉及的部門繁多,需要多個部門要同時協調去執行。而目前真正復工時間也不長,政府的執行效率自然就趕不上一線企業的訴求。”
“尤其體現在社保繳費上,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這應該作為有關部門上班后首要考慮的問題。”在唐大杰看來,在長時間停工的狀態下,企業不僅沒有收入來源,還要支付員工工資,延遲繳納社保費成為當前中小微企業“續命”的良方。
據恒大研究院分析,由于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期間,我國電影、零售、餐飲、旅游等行業受損嚴重,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企業復工延后,將直接影響生產和效益。但據唐大杰了解,并非所有企業有復工的打算,就能馬上復工。“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在于,復工需考慮到員工的安全,但部分企業買不到口罩、消毒液、體溫計、隔離設備等物資,即使有貨源,價格也較高,如此企業就不具備開工的條件。”
曹和平將政府出臺的16條措施歸納為“邊際調劑政策”。他解釋,這些措施都是部委歷年積累下的政策條線,這些措施對企業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有限。“疫情當下,這些政策之于中小微企業的作用,就相當于一個病人需要進入重癥室了,而我們卻按照門診口上的方法進行醫治,這對于企業來講,顯然‘不解渴’。”
建立再保險機制
“當務之急是把社保繳費往后延,在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甚至可以考慮免征社保費用,這是立竿見影的一個措施。”在唐大杰看來,受疫情影響,企業所遭受的損失可能是不可逆的,雖然社保費用可以延遲繳納,但恢復繳納之后,該上繳多少還是上繳多少,企業的實際負擔還是沒有減輕。
唐大杰還指出,對失業保險的返還方面,還應該提供一個應急申報體系,如何批復、如何布展以及撥款過程細則等,都需要細化落實。而針對防護物資缺乏的情況,在唐大杰看來,在必要的行業和領域,政府可以考慮進行物資調配,來推進企業復工。
對于部分地區提出的穩定用工措施,曹和平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要求企業穩定用工,首先,就業是公共部門的目標,穩定企業用工方向是對的,這也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但是企業到了危及關頭可能自保都成問題,那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疫情作為外部性沖擊事件,使企業陷入流動性受困的窘境。如何走出這樣地困境?在曹和平看來,應該政府牽頭發起,整合專業機構和平臺,建立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再保險機制。
在這一機制下,按照保險基金與GDP比例來看,可以劃撥100億的鋪底資金,用于中小微企業因外部沖擊、經營困難、用工困難和流動性困難等方面的危機處置,保障穩健性運營。
“重大事件不可避免地使部分人員失業,由是可劃撥其中部分資金用于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和自身職業技術提升轉型。將這部分資金投入產業鏈里,作為再就業人員的培訓基金。”曹和平介紹。
另外,瞄準行業和產業,關注商業行業協會等與高新技術行業有關的企業。這些行業協會聚集了很多同類型企業,而他們會承接從國家淘汰的產業部門里出來的職工,讓他們轉型到新型部門里去,在這一過程中進行行業整合和業務轉型。
“雖然機制的功能是保險的,但是在短期上它能形成GDP,對于公共部門來講,這一機制又能把原來的失業等社會問題給解決了。”曹和平指出。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網,作者:彭慧,原標題:《北京16條紓困措施相繼落地 企業訴求集中于執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