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連日來,海口天堡嘉圓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斌忙得不可開交。盡管他手頭已經運營了3個農旅項目,近期,他又將投資目光投向臨高縣皇桐鎮居仁村的古銀瀑布景點,“我們將以旅游景點為依托,注入農業元素,種植葡萄樹、打造咖啡廳、引入智能化養殖業,帶動當地農民增收。”
海南“三農”建設在自貿港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農村的發展直接關系到自貿港建設的成效與成色。《2020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重點培育油氣、旅游、互聯網、熱帶高效農業4個千億級產業。”圍繞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做好旅游業、熱帶高效農業的融合發展,將釋放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將對自貿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事實上,隨著自貿港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發展機遇不斷出現,在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瞄準海南農旅融合新風口。
政策支持 創新土地制度釋放新活力
王斌經營著海口馮塘綠園共享農莊、海口田洋新坡休閑農業基地、海口果果都市農莊,他十分關注一些政策動向。近日,省委、省政府43條超常規措施出臺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讓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自貿港建設將釋放更多的政策紅利。
共享農莊是我省發展農旅融合項目的重要載體。自2017年開展共享農莊試點創建以來,目前我省共創建共享農莊試點200家。
“這是我心中一直期待落地的政策!”5月14日,王斌拿著手機高興地和海南日報記者分享剛接收到的兩個文件:《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關于實施點狀用地制度的意見》《海口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海口農村土地經營權登記及流轉合同備案實施方案的通知》。
此前,讓王斌和其他共享農莊負責人感到“困擾”的是,農莊在農村用地上遭遇“尷尬”,由于很多用地手續不完善,農莊在建設民宿、加工產業園時受到掣肘。
“我省‘三塊地’(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點狀用地改革等政策陸續出臺,這意味著農莊經營用地政策越來越明朗,以后土地的所有權、承包權都可以辦理確權了。作為企業,可以依靠土地協議向銀行申請貸款。”王斌舉例說,在海口馮塘綠園共享農莊,農莊里橄欖園占地150畝,點狀用地政策的落地,有利于保護橄欖林農業生態,也有利于企業依法依規建設民宿,“農旅融合只有讓客人留下來,住下來,才能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拉動更多的消費,真正地促農增收。”
在海南,一些農旅融合項目已經開始嘗到農村土地制度創新改革的甜頭。
兩年前,文昌潭牛鎮大廟村吾鄉共享農莊還只是一處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吳坤標的破舊老宅。得益于我省“三塊地”改革政策,海南梧鄉田園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每年3.5萬元的租金租下這戶老宅建設農莊,農莊生意不錯,吳坤標也因獲得租金脫了貧。
文昌好圣航天共享農莊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政策,發展航天太空民宿、航天餐飲等多種業態,帶動周邊村民吃上“旅游飯”。該村被評為海南省首批五星級美麗鄉村。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張治禮認為,在海南建設自貿港的背景下,海南農業農村發展要以納入自貿港建設的總盤子做好新定位,要以全域旅游發展的新理念,圍繞服務自貿港建設,整體謀劃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業新業態,推進實施農旅融合和海南鄉村振興戰略。
他建議,海南進一步探索創新土地利用模式,在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適度放寬一般農用地使用范圍等方面取得突破,對一些荒地的使用方向,也可以適度放開和探索。
大有可為 “農業+全域旅游”開拓新天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農業大膽地擁抱全域旅游,是海南農業農村發展積極融入自貿港建設的極佳切入口。”張治禮說,未來,海南發展農業不能只停留在擴大生產面積、提高農產品質量、打造農產品品牌層面,還要在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基礎上,大力發展以“游、購、科普教育、農事體驗等”為一體的農旅融合項目,將農業功能從單一地提供農產品擴大為提供農業旅游體驗。
張治禮曾經多次到中國臺灣考察農旅融合項目,他注意到,臺灣和海南的農業耕地面積、農業從業人員數量、農村人口等多方面相似。“不同的是,近年臺灣農業從業人員收入結構中,來自一產的比例為23%,77%的收入來自二產和三產。而海南農業從業人員的收入基本來自一產,即銷售農產品所得。可見,我們在農旅融合、促進三產融合上大有可為,在這些方面發力可大大提高海南農民收入。”
此前,張治禮去臺灣宜蘭縣考察,當地利用“一根蔥”做起來的一個農旅融合項目讓他印象深刻。“園區由一家三口種植了一片蔥園,游客可以自己摘蔥,體驗做蔥油餅,還可以購買一些蔥醬農產品,這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模式事實上是對‘農業生產+農事體驗+農業科普’的深入挖掘,他們的年收入是20萬元人民幣。蔥園的游客主要來自當地的學生和外地游客。”
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柯佑鵬認為,農旅融合是海南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由省情決定的。相對而言,海南農產品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市場競爭力弱,應借鑒臺灣“小而精”“小而美”模式,淘汰低質低效農產品,并緊抓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機遇,以品牌強農、農旅融合將資源優勢化為市場優勢。此外,省政府提出打造4個千億產業項目中,旅游、農業位列其中,如果農旅融合,將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
事實上,近年來海南在鄉村硬件上不斷升級,為農旅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工程”,截至2019年,我省共驗收評定816個美麗鄉村,打造出三亞吉陽區中廖村、海口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瓊海博鰲鎮沙美村、文昌龍樓鎮紅海村等一批美麗鄉村。截至目前已有73個特色產業小鎮動工建設。東方新龍果果小鎮、三亞蘭花風情小鎮等,充分發揮農旅融合的帶動效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2020年,我省將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舉措,圍繞“田字”型高速路、濱海旅游公路,加強規劃管控,立足資源特色,抓點、建線、推面,做好示范推廣,力爭年內完成184個美麗鄉村建設,確保2020年建成1000個美麗鄉村建設任務。
據省農業農村廳統計,2019年全省休閑農業企業430個,同比增長2.1%;帶動農戶5.7萬戶,同比增長20.6%;海南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583.38萬人次,營業收入30.8億元。
大力探索 構建三產融合新業態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放在農旅融合項目上。西瓜巧克力、西瓜保濕噴霧、西瓜購物袋……在陵水潤達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園區生產的優質新鮮果蔬和深加工產品及以西瓜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
“游客從生產大棚了解到農作物的現代化生產過程后直接能抵達西瓜村驛站,在這里可以稍作休息,品嘗園區內的美味蔬果,還可以購買到優質農產品和精美的文創產品。這個過程實際是以田園集市、農事活動等文旅項目帶動農產品消費,實現一二三產的有機結合。”陵水潤達現代農業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去年底建成潤達西瓜村項目,該項目分為驛站和市集,是園區嘗試農旅融合的一個重要載體。
“海南省農科院目前已和三亞亞龍農莊合作,將傳統農業和園林園藝結合,通過科技嫁接技術,讓園區芒果的造型、顏色不同,讓游客體驗更豐富的農旅產品。”張治禮表示,下一步,省農科院將探索構建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海南農業農村新業態發展科技支撐體系,對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局限于育種、生產,而是更多從種苗、技術、服務、加工等全產業鏈方向服務布局。
他認為,大力發展農旅項目,一是要緊緊圍繞服務自貿港建設目標,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構建包括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共享農莊、民宿等在內的農業新業態產業體系,引導其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新亮點和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二是要加快新業態發展和新業態體系建設,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社會治理等短板,加快海南以全域旅游為目標的美麗鄉村建設,推動海南鄉村振興。
柯佑鵬指出,海南的農旅融合項目目前普遍存在“輕一產、缺二產、重三產”的問題,即不重視農業生產,缺少農產品加工,重視旅游業環節,而三產提供的又是大眾化旅游產品,缺乏本地化、特色化、與一產關聯大的產品。他認為,未來發展農旅融合項目,一是以第一產業為根本;二是精加工深耕細挖;三是目標游客群市場定位明確;四是規劃把握精準到位;五是注重體驗營銷、口碑宣傳。“農旅融合只單純地發展某個環節遠遠不夠,要加大三產融合力度,開發出讓消費者有觸動、有共鳴的產品,要讓消費者走到哪都有想曬朋友圈的沖動。”
*本文來源:海南日報,作者:傅人意,原標題:《海南農旅融合迎來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