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傳統村落在我國早期名為“古村落”,后為了彰顯其在文化傳承方面的價值更名為傳統村落。2012年起,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文物局、財政部開始進行傳統村落評定工作,到目前為止共有3批994個自然村當選為傳統村落。
在我國目前已知的87萬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其中大多數都只存在于傳統村落中,傳統村落已經成為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文化遺產。
入選的傳統村落大致都具有以下一些共性:
1、較長的歷史演進歷程;
2、具有完整的區域建筑風貌和空間布局形態;
3、具有較高的文化和美學價值。
村落作為我國農耕經濟時代最適宜村民生活和勞作的社會集聚形態,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以最適宜的方式為“人”服務,是方言、服飾、技藝、建筑、生活方式、民俗等賴以存在和傳播的重要載體。
然而傳統村落在文化、美學及歷史方面的價值,并不足以在現代化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下為自身創造足夠的生存動力。
傳統村落一般都位于相對封閉的環境和經濟落后的地區,大規模的城鎮化運動加深這類村落的空心化,離開“人”的傳統村落就失去了發展的根本動力。
從社會演進和經濟發展的進程來看,沒有產業助力的傳統村落的消失是一個自然和必然的過程。
一、鄉村旅游與傳統村落
旅游業是一種連接自然文化資源和市場的媒介型產業,為傳統村落的生存困境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城鎮化率越高,旅游的潛在客源市場就越大,對區域經濟的帶動效應也就相應越大。
鄉村旅游在我國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旅游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細分市場,對帶動鄉村就業、拉動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某些城市人群常態性的休閑活動,游客對鄉村旅游環境、服務及產品的要求都在不斷提升。
建設現代元素與傳統風情相結合的,具有濃郁地方識別特征的文化完整、風景優美的旅游目的地是未來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趨勢。鄉村旅游的發展一方面促進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留存;另一方面又將處在末路的鄉村特色資源重塑并推向市場。
旅游業發展對傳統村落的促進作用早就引起了我國專家學者的注意,阮儀三早在1986 年周莊的總體規劃中提出了“保護古鎮,建設新區,發展經濟,開辟旅游”的方針。
傳統村落作為中國鄉村的特殊類型,具有高于一般村莊的文化和自然美學價值,旅游的介入可以促進傳統村落文化價值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實現,促使傳統村落在現代社會找到賴以生存的產業支撐和經濟基礎。
二、 旅游導向型傳統村落復興實證分析
1、西遞歷史
西遞村是徽文化和徽商創造的具有典型地方傳統特色,以單一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傳統村落。西遞村位于黃山風景區旁,距黟縣8公里。西遞村整體呈船形,四面環山,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12.96公頃,共有三百余戶居民,古代是一個傳送郵件的驛站。
西遞始建于1047年,距今有960余年歷史,發展于明朝景泰中葉,鼎盛于清初雍乾時期。最鼎盛時期,西遞村有600多所豪華的住宅,歷經百年風雨目前僅存300幢民居,保存完好有的124幢。西遞村素有“世外桃花源”的美譽,于2000年11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西遞村是中國詩意山居的典型代表,其村選址和布局充滿著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單體民居設計濃縮了朱程理學的倫理思想,是生態、形態和情態三方面的有機統一,在建筑、裝飾、園林、造景、人文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藝術美感。
2、西遞旅游
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建筑界和美術界的人士經常到西遞村考察,村落的價值逐漸被當地政府所認識。1986年,西遞村在村書記的帶領下成立了西遞旅游景點,門票為0.2元/人,是西遞旅游業發展的初級形態。1993年9月成立村辦西遞旅游服務公司,2005年西遞村又成立西遞旅游集團有限公司。
自1986年西遞村開始實行旅游興業的發展策略之后,一直采用自主經營的發展戰略。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后,西遞村知名度大幅提升,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2003年在旅游業的帶動下,西遞村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8.1:1:25.1,到2010年西遞村年接待游客量達64.55萬人次。
3、旅游發展綜合效應
改革開放之前,西遞村只是一個閉塞的山村小城,四周被農田包圍,交通不便、經濟落后。西遞村的支柱產業從封建社會的徽商經濟轉變成為農業,村內90%以上的人口成為了農民,農業產出成為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西遞村成為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場所,村落內遺留的各種民居、文化遺產及建筑進入一個漸進式的損毀時期。為了適應農業生產方式的需要,當地村民不得不將部分損壞的民居、祠堂等改造成為飼養牲畜的窩棚及倉庫;此外,較低的經濟收入使得當地居民無法對古老的住宅進行維修,同時也無法建造新住宅。
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村落文化和景觀價值的發掘,旅游業逐漸成為當地的支柱型產業,并且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在農民增收、民居保護與村落建設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現。
經濟發展:
旅游的介入,不僅向國內外游客詮釋了西遞村文化魅力之所在,更極大的促進了當時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隨著西遞接待游客數量的增長,旅游業為西遞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的增長。特別是2000年,西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后,這些效應更加突出。
1999年,西遞村有人口997人,農村經濟總收入為35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699元,到2007年時上述三項指標分別增長到1070人、1235.2萬元、5400元。八年來西遞村人口、經濟總收入及農民人均純收入三項指標分別增長了7.3%、248.7%及100.1%。
人口回流: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是中國鄉鎮企業發展最好的時期,也是中國中西部地區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大量涌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尋求務工機會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西遞在黟縣下轄的7個行政村中外出務工的比例是最高的。從1988年到1992年,西遞村外出務工比例分別從5.7%上升到6.57%,而同期其它6個村落外出務工最高比例僅保持在2%左右。
旅游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收益的增加是促進西遞村勞動力回流的主要影響因素。1996年西遞村外出務工比例已經跌落至全鎮第四。到2004年,西遞村外出務工比例為8.84%,雖然從比例來看略有上升,但已經位居全縣倒數第一,與最后一名潭口村14%的比例相差5.16%。旅游帶動的勞動力回流趨向十分明顯。
村莊建設:
旅游業發展對西遞村落形態變化的影響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96年之前的以新建房屋、設施增多為主要特征的“微改造”時期;1996年之后的新建設施與傳統風貌協調發展的穩定期。
1996年之前,游客量較少,旅游經濟收益也十分有限。大多數村民仍然以農業生產為主,少數村民經濟實力較好的村民在村周圍建起新房。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不斷增長的游客,村集體和旅游公司開始在村旁修建停車場、售票廳等商業設施,具有經營眼光的村民開始在停車場、村落入口處建設餐館、旅館等。
1996年之后,村落傳統風貌的旅游價值逐漸得到認可,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后村落內的建房行為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為了增強旅游吸引力,還將西遞村入口處的11畝田地改造成為水塘。
進入穩定期之后,村落區域、邊界、整體風貌、街巷等基本都保持不變,除了維修原有房屋之后,新建房屋極少。
風貌保護:
西遞村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這一特殊類型固然強化了各方力量對其核心文化遺存的保護,但在其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前,旅游業的發展就對村落風貌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早在西遞還不是世界遺產地和國家保護單位的時期,旅游業可能帶來的經濟收益就促進了當地政府超前的將西遞村納入縣城規劃管理的范圍,投入了專項古民居古建筑進行了修繕和維護,對村落周邊環境實施封山育林改善村落生態環境。
1996年旅游業大發展之后,村集體開始將門票收入作為紅利分給村民,并實行按照人數和民居共同作為參考指標的分配方式,以加強村民對民居和建筑的保護。
旅游業的大力發展業同時促進了政府相關保護措施的出臺,1997年黟縣人民政府制定《西遞保護規劃》、1998年制定《西遞保護規劃》。
1999年西遞村委申報世界遺產投入600多萬元資金來治理西遞村落環境,這600多萬元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旅游企業以門票收入作為擔保從銀行貸款而來的。遺產申報成功之后,縣政府每年都會從旅游門票收入中抽調20%作為村落維修和保護的專項基金。
利用旅游門票的收入,村集體拆除了村落內無法改造的新建筑12座,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了村落內狀況較差的古建筑,并對古建筑進行了白蟻防治,整修了村內道路。
旅游業的發展提升了居民保護村落遺產的意識,并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來源。如果西遞村仍然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落,其保護現狀必然與現在大相徑庭。
傳統村落是我國農耕經濟大繁榮時代所留下的寶貴民族財富和文化遺產,但在追求效率和經濟效益的現代社會,已經失去的賴以生存的現實基礎。
旅游業的介入可以彌補傳統村落在非農業經濟時代的產業缺失,促進傳統村落開辟出一條經濟、社會、環境三者協調發展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