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各位早上好,今天的題目是旅游度假產業未來,互聯網+與+互聯網,我理解互聯網+就是一對多,達到全覆蓋,+互聯網是多對一,達到一個全營銷,互聯網+和+互聯網再相加,一個是工具層面,一個是思維層面。
今天我想說的話題主要不是這個,度假這個產業在中國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產業,我更關注的是現象。如果沒有好的產品,你無論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都加不動。
我今天的題目叫做度假酒店三題,因為這個題目很大,度假本身來說是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我研究度假已經20年了,1990年我在國家旅游局工作,就把世界上主要的度假地都考察了一遍。那個時候的目的是想使中國的旅游產品更加豐富一些,也看到的國際上的一個主要的旅游的潮流,可是從1991年批復建設12個國家旅游度假區基本都沒有成功,基本上都是從房地產起步,從高爾夫球場開始,曲曲折折,包括三亞的亞龍灣,亞龍灣批復之后第一批資金拿到北海炒房地產,當時一是趕上了泡沫經濟,二是度假市場部成熟,三是缺乏經驗,當然也不能說這個事是白干的,好處是第一是倡導的休閑度假,第二是明確了開發范圍,第三是奠定了基礎。我今天想講的第一個問題膨脹需求與替代的供給。
首先是膨脹的需求,2014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次36.5億,人均出行2.7次,花費3.25萬億元,另外出境人次1.14億,花費1萬億元,其中度假花費6000億,工業化中后期,中等收入國家,休閑度假成為剛性需求,迅速膨脹。嚴格地說這是一種大眾化的現象。
這里要看一個消費的變化,基本上消費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吃穿用,第二個階段住行游,第三階段文體美,第四階段是多新奇,各種方法豐富多彩。全球消費,中國對于世界的旅游購買力,全值消費,追求價值的旅游者,旅游者的價值。全程消費,全域消費,全家消費。
供給的替代。中國的觀光旅游資源豐富,數量眾多,世界堪稱一流。而中國的休閑度假則不然,城市休閑空間嚴重短缺,度假產品嚴重不足,首先體現在資源不足,中國的海岸線18000公里,6000多個島嶼,但是真正做濱海度假旅游的不超過10個地方,最后全國集中起來只剩了海南,海南房地產開發過度,東部開發過剩,形成了這樣的局面。湖泊度假污染嚴重,很難開展,再就是山地度假開始發展,萬達搞了很多個國際度假區。
鄉村度假成為主體,城市度假開始探索,這是現在度假供給的一個基本的狀況。這樣的話,由于度假產品嚴重不足,就形成了兩個溢出,一個是向海外溢出,一個是向景區溢出,造成了一個誤區,大家覺得景區很好做,因為景區好像永遠火爆,這個判斷是非常錯誤的,嚴格地說,現在是用200多個景區的狀況替代了2萬個景區的狀況,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市場分工,一方面是大眾休閑,一方面是中高端度假。
旅游地產與度假地產。先說一個強勢房地產,房地產15年時間,房地產集團成為中國最強勢的集團之一,誰說中國人沒有創造,房地產創造的花樣最多。剛剛外面看廣告,還是這種感覺,國際上度假項目就是項目,產品就是產品,中國不然,什么事基本都加一個地產,一個博物館就是博物館,要說文化地產,一個商貿就是商貿,我們要說商業地產,乃至旅游地產,度假地產,最基本是以前面作為一個引子,最主要在于地產。地方政府先做旅游再做地產,地產商的對策,旅游可以賠,最終在地產上賺,比如度假地產,以地產為主,以度假為輔,可以作出什么好產品。
一開始說旅游地產,一開始說我就是反對的,什么是旅游房地產,為滿足旅游需求而開發的房地產,因旅游需求而拉動的房地產,因旅游時尚而符號化的房地產,坐落于旅游景區的房地產,概念太籠統,什么都可以裝,學理不準備,流動需求與固定供給。
從旅游的角度來說,是以住宿功能為中心,全面體現旅游六高速,房地產的角度是定居、商居、旅居和閑居,在商街范圍內沒有旅游地產的說法,這顯然又是中國創造。
度假地產,以度假為主體,以地產為承載基礎,是以度假為主還是以地產為主,核心在于度假產品,在中國的語境之內又成為房地產的一種類型,導向成為問題,膠東半島正在自食其果,其他地方步其后塵。一個萬達模式,從城市綜合體到度假區,當然萬達模式本質上還是房地產開發區,可是這些年有一個紅樹林模式,就在三亞,這是追求純粹的度假產品,因為開發商原來有做過房地產,后來做紅樹林的時候把這一點搞明白了,紅樹林項目政府皮規劃的時候可以配套25%的度假投資,但是一平米都不做,業主比客人還難侍候,所以亞龍灣的紅樹林基本上達到了各類酒店的一流水平,第二個紅樹林也開業了,第三個紅樹林也開展了。只有突出自身的文化優勢,謀求未來的發展格局,這樣的格局是符合國際規范的,是可以達到國際水準的。
度假地產的特點,綜合性、復合型、組合性、創新性、無限性。從客人來說有四個方面的花費,時間、精力,體力和金錢,這四個花費如何組合,原來強化度假地產和旅游地產是開發商一次性賣房子,一次性掙錢,政府一次性收入,之后沒有了,整個市場缺少消費,所以在2005年的時候,三亞市的市長跟我說過,看起來這個地產不能搞,三亞一年只有這么一個多月,才有人來,剩下的是一個空城,這個城市這么發展,他提出多做度假酒店,控制地產,海南有這個變化,這些年更加突出。開發商和政府相互地博弈,博弈之間也在變化。
產品與品質
大地產時代的旅游運作,剛才我聽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后地產時代的運作,要挖掘存量資產的深度價值,重新整合資源。
應該說地產商的進入給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產生了重要作用。一是巨額資金注入,這些年大型的旅游項目基本上都是地產商開發的或者是參與開發的,使旅游開發從億元級上升到十億元級到百億元級。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形成了房地產模式語傳統模式的結合。
產品、產品,只有產品,從房地產角度來說,度假地產已經是一種細化類型。但是從旅游角度來看并不清楚,根本是對應什么樣的需求,建設什么樣的產品,達到什么樣的品質,全世界做度假都是追求產品,追求品質,但是也有特例,比如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這是日本人為主開發和消費的,所以形成了大規模的房地產模式,到了黃金海岸,我覺得可惜啊,這邊好的海岸,海濱資源,現在成為一個城鎮,這種狀況在中國都很難容忍,但是日本人這樣做了,也變成了中國的開發商心目中的樣板。
所以我的看法,我們要細化度假產品的類型。
度假區,范圍大、設施全,度假是一種復合性的產品。城市旅游綜合體,以城市綜合體為開關,深化到城市休閑綜合體,延伸到鄉村旅游綜合體,海外的一個典型就是樂天模式,中國的典型就是萬達廣場的模式,這是滿足白領和年輕人。還有是城市中央休閑區,典型就是北京什剎海等等。
六古開發,古城、古鎮,古村,古街區,古道和古關,資源稀缺,前三類開發密度大。度假產品,以度假訴求為主題的房地產項目在度假產品里體現得很充分,異地休閑,停留較長,自由行強,負游率高,家庭方式,持有者多,突然淺山丘最佳。
種類包括很多種,按照規模和方式可以區分成這么多種,區域二線海景房,海濱一線海景房,濱海度假酒店,包括度假公寓,商業中心,娛樂中心,會展中心,海島、景區、青年旅舍、營地和浮動的度假設施。
其中還有一大類叫做產權酒店,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家,邊緣性決定了它的復雜性,新型性決定其探索性,多樣性激發創造性,階段性產生混亂性。這個里面涉及到權利變化,權利均衡,與權利保障。截止到今天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銷售旺盛,構建了一個業態,一是旅游新業態,一是房地產新業態,三個問題,承諾,納稅和公共經營,需要四個完善,法規、合同、經營和市場,從產權一開始呼喚是否可以形成法規,這是不可能的。
度假社區,是第二居所,第一生活,在全國的大城市周邊和一些風景比較優美的地方已經普遍產生了,處于鄉村位置,享受城市生活。
重中之重,度假酒店,設計和建設有很多特點,比如反城市、組團式等等,同樣在管理和服務方面也有很多特點,其中一個要求就是豪華少,云南很多度假酒店基本上叫做城市的商務酒店換了一個位置。
共享經濟,互聯網+閑置資源,這是發達國家模式的翻版,我們的模式不同在于新是房子,而不是自住房的度假交換,發達國家基本都是自住房,比如我住四間房拿出兩間給客人。有的是直接交換,我們基本上是新房子進入度假,很多樓盤在開盤的時候綁定了度假,另一方面這是一個產權酒店的變種。
這種模式如何,我現在很難判斷,發達國家的前提是誠信社會,同樣途家模式的前提也是誠信社會,但是誠信是中國最缺乏的資源,所以演變成分權度假、產權酒店,途家模式,變態的產品,是中國式的產品。我知道在一個變種的社會之中產生的一種變態的產品,這種產品顯然是不正常的。
品質、品質還是品質
現在中國人的品質要求逐步提升,而且是一種家速度提升,基本上出過幾次國的人回來對于旅游度假品質要求大幅度提高,基本要求環境好,交通便利,內容豐富,服務效率高,個性化突出,品牌性強,這個品牌性強產生了一種誤導,比如我們所在的這些酒店,這些酒店都是城市商務型酒店的品牌,現在都集中到了三亞,一方面是這些酒店看中了度假酒店管理這樣一個市場,所以它們都成立了度假酒店管理部,另一方面我們迷信這些品牌,嚴格地說這些品牌不是度假的品牌,城市商務酒店搬到這里也是一個變種。
就三亞來說,曾經有一句話,三亞要成為全國人民的度假村,我不贊成,我是三亞省政府的顧問,三亞是富人的天堂,中產的盛宴,窮人的機會,不可能變成全國人民的度假村,這個涉及到消費安全,包括品質安全、財務安全。八項規定之后三亞的消費正常化,這幾年的狀況是在向良性的狀況發展。以前是買單的人不消費,消費的人不買單,價格無限膨脹,但是品質問題仍然突出。
我昨天去吃自助餐,品種好,服務差,基本上找不到服務員,到最后都吃不飽,回到房間,想上微信,wifi20元一小時,這是喜來登的水平。我在微信上發了一個牢騷,被金鑰匙的領導看到了,紛紛找我,需要什么服務,我做課間做到10點多,我想吃一點東西,偌大的餐廳找不到吃宵夜的地方。
我們可以理解,因此海棠灣是一個新開發的區域,商業條件還不成熟,消費環境也不成熟,但是服務如此,這恐怕不能原諒。所以我說的意思是,品質上稍有一點瑕疵,大家就有意見。我知道有一點,它是為了控制成本,所以降低了品質。但是就是砸了企業的牌子,一方面是砸了喜來登的牌子,另一方面是砸了開發商的牌子,所以品質品質最終還是品質。這樣需要研究運營和綜合的分析。
選址和布局,選址各安其位,布局各定其位,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大眾需求,從運營方式來說,有多種多樣的運營模式,我就不一一說的,我其中說一個什么觀點,不能否定高端,我們“八項規定”也好,反四風也好,否定的是官場的泡沫型消費,但是不能把所有的高端否定,如果否定了高端度假沒有辦法發展。
我們在這里要倡導高端,但是高端不等于奢華,高端追求的是個性、舒適、方便、快捷,包括文化,達到這些才稱得上高端,這個會形成一個復雜的結構體系,底線是行業不虧損,嚴格地說中國的星級酒店,去年全行業1.3萬家,虧損總額59億,相比而言度假酒店的盈利狀況好一些,但是紅樹林的這種模式基本上是盈利的,紅樹林的三個項目總投資140億,這個不是小項目,但是它追求的就是這樣,三亞灣的紅樹林4500間客房,72家餐廳,全天量美食應有盡有,62個小功能電影廳,充分發揮它的優勢。
我最后說幾句話,第一是十閑,從容人生,第二是十養,品質生活,今天不養生,明天就養病。十玩,快樂經濟,今天不會玩,明天就寂寞,中國是最不會玩的民族,從來把游手好閑當做貶義詞,生活的目的不就是游手好閑嗎,美國人就是一個最積極的玩的民族,所以最新的玩的項目都是從美國產生的,最好的玩的項目也在美國普及,我們中國人的創造力,在十閑十養十玩發展一下,來謀求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