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金秋時節,南海碧波,椰風樹影。10月30日至11月1日,“2024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首度走進了美不勝收的三亞,三亞也成為“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走出杭州后的全球首站。
為更好擘畫全球旅游交流合作藍圖,本屆湘湖對話在環節設置上頗具匠心,聚焦“未來已來——開啟全球旅游業發展新征程”,設置專題演講、高端對話、圓桌對話、報告發布等多個環節。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中外嘉賓齊聚一堂,從不同角度為全球旅游業未來發展獻智獻策。談笑間,全球旅游發展的未來前景,仿佛正穿越層云、躍然紙上。
守護旅游合作之門,共創雙向奔赴的未來
談及全球旅游業未來前景,中外嘉賓共同認識到,全球旅游繁榮,有賴于國際游客的“你來我往”,有賴于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的“雙向奔赴”。
對于世界旅游聯盟而言,合作是其作為全球性非政府組織的重要使命。在開幕式上,世界旅游聯盟主席張旭開宗明義地表示,本屆湘湖對話以合作、綠色、開放、包容、創新與人才培養為切入點,發掘旅游業在促進國際交流合作、賦能教育培養人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面的潛力。
對于大力支持湘湖對話的中國政府而言,推進國際旅游合作體現著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使命擔當。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盧映川表示,愿與國際旅游組織、各國旅游部門和業界同仁一道,以更加緊密的合作、更加務實的行動,共同推動世界旅游業的繁榮發展,為增進文明交流互鑒作出新的貢獻。
對于肩負重要外交使命的駐華使節而言,推進旅游合作一直是其優先事項。阿根廷共和國駐華大使馬致遠強調互聯互通的重要意義,建議各國努力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主動尋求與中國進行合作。馬爾代夫共和國駐華大使法澤爾·納吉布說,該國旅游發展勢頭良好,旅游設施完備,發展空間巨大,熱切期待中國投資者到馬爾代夫投資興業。
對于聚焦全球事務的國際組織而言,國際旅游合作同樣是核心議題。聯合國旅游組織技術合作和絲綢之路部主任杰米·馬亞基呼吁,在全球化的世界,各界應當共同努力,攜手合作,挖掘潛力,共同促進旅游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亞太旅游協會主席施明德建議,未來必須注重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加快發展現代旅游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的政策動向影響深遠。本屆湘湖對話期間,世界旅游聯盟副主席、美國洛杉磯會議及旅游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亞當,發出了深化國際旅游合作的呼聲。他認為,中國對于美國經濟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旅游業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聯系,可以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外交媒介。
作為不久前舉辦“世界旅游聯盟·中歐旅游對話”的主辦國,匈牙利對深化中歐旅游合作的呼吁擲地有聲。匈牙利國家旅游局局長柯尼德·拉斯洛說,中歐雙方應繼續努力,采取更多措施進一步加強在中歐之間的航空連接,促進旅游業進一步恢復和發展。
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代表同樣將“合作”作為關鍵詞。德國旅游協會副主席烏爾麗克·卡茨說,與其他行業相比,旅游業更加依賴合作,德國約有2300家旅行社,期待與中方伙伴進一步加強合作。
作為中國的近鄰,韓國也借勢向全球游客發出邀請。韓國首爾市觀光體育局局長金英渙介紹,韓國政府已宣布將2023年至2024年指定為韓國旅游年,力爭到2027年吸引外國游客3000萬人次。
而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旅游島,海南亮出了“海南乃至中國目前向全球推出的最高水平旅游開放政策”。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周紅波表示,海南愿充分發揮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制度優勢和旅游業發展的資源稟賦優勢,推動各類重要會議和會展活動在海南三亞舉辦,打造旅游業交流合作高端平臺。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陳鐵軍說,現有政策意味著海南對全球實現了免簽,海南正成為亞太地區旅游業新的增長點。
這種“雙向奔赴”正在激活全球旅游的美好愿景。正如世界旅游聯盟副主席、世界旅游經濟論壇副主席兼秘書長、信德集團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說,2024年,預計旅游業對全球GDP的貢獻將超過11萬億美元。MMGY Global董事會成員克萊頓·里德預計,到2029年全球旅游業將成長為18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煒說,預計中國前往歐洲的旅游人數將以每年不低于10%至15%的速度增長,未來將有超過1000萬游客前往歐洲。
未來已來,挑戰猶在。不論世界風云如何變幻,人們始終相信,游客是最好的外交使者。
叩響守正創新之門,共啟開放包容的未來
未來已來,過去未去。時下,人們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守望:一面是席卷而來的技術變革浪潮,迅速而深刻地改變著行業面貌;一面是歷久彌新的行業發展規律,在大浪淘沙中不斷歷練著真金品質。在變與不變的歷史守望中,中外嘉賓努力共赴守正與創新之道。
技術變革中,最為顯著的特征是以人工智能(AI)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現在,人人都在談論AI。”克羅地亞國家旅游局上海代表處主任古蘭蘭說,行業需要采取更多可持續的方法,積極利用AI這一新興技術來推動變革。歐中一帶一路文化旅游教育經貿發展委員會主席烏伊海伊·伊什特萬認為,人工智能這一新興話題確實頗具顛覆性,必須高度重視數據的重要性。中國旅行社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桂珍表示,當前中國旅行服務正處于關鍵轉型期,科技賦能和跨界深度融合為行業發展帶來機遇。
春江水暖鴨先知。面對技術變革,企業的行動最為敏捷。復星國際聯席首席執行官、復星旅文董事長徐曉亮直言,對于AI有兩個認識,一是未來用AI的人會淘汰不用AI的人。二是未來AI用得好的人,會淘汰AI用得不好的人。谷歌大客戶部銷售副總裁鄧輝相信,AI的融入可能預示著旅游行業效率的顯著提升,從而不斷提升旅游體驗。在維京游輪亞洲業務開發副總裁陳曉俊看來,AI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人性化服務的有益補充,能夠完成24小時不間斷服務等人類服務難以實現的任務。飛豬副總裁仝騰說,近期,飛豬與北京朝陽區聯合推出“AI游北京朝陽”文旅大模型,可根據不同人群、喜好、預算、年齡、住宿需求、游玩天數等進行個性化定制。
技術變革的影響,也在波及旅游教育和人才培養。正如中山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聯合國旅游組織第16屆尤利西斯獎獲獎者保繼剛所說,AI等新技術背景下,旅游教育要主動求變、主動適應,探索新的專業設置,以適應新的變化。
對于旅游業而言,變是永恒的主題,而不變的則是行業賴以生存的核心——服務。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范云軍說,無論外部環境怎么變,旅游業都應回歸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本質。在上海錦江國際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周東曉看來,無論是企業競爭力、產品價值還是文化要素,真正核心的落腳點其實是在人。海南省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鬲永奇說,旅游產業邊界不斷擴展,這對旅游業深耕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借助湘湖對話這一國際平臺,全球旅游人共同叩響守正與創新之門,悄然開啟開放包容的光明未來。
開啟綠色共享之門,共赴和合共生的未來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面向未來,生態環境、社區治理、文化融入等問題也變得更加緊迫。中外嘉賓普遍認為,綠色共享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所在。
時下,社區旅游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熱詞。本次活動期間,世界旅游聯盟與聯合國旅游組織聯合發布《可持續旅游:社區韌性發展新路徑》,選取全球10個典型的社區旅游可持續發展案例,從開發具有吸引力、競爭力和可持續性的旅游項目著手,推動社區健康、韌性、可持續發展。
如何理解社區旅游的內涵?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認為,社區旅游是一種旅游發展的基本原則和理念,強調社區應盡可能地參與并從中獲益。葡萄牙國家旅游局旅游業務主管蒂亞歌·布里托說,確保技術進步帶來的機遇與人際互動的平衡,是國家、個人以及社區發展的核心價值所在。君瀾酒店董事長兼總裁、浙江省飯店業協會會長王建平說,過去是無風景不觀光,當下是無場景不休閑,未來無生活不度假,度假和生活未來正在趨向融合。
如何探索社區旅游的發展路徑?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副總干事周美香介紹,數據資產化是獲得信貸支持的重要方式,通過借助這一模式,湖南、四川和青海等地成功獲得銀行信貸支持。愛彼迎中國副總裁、公共政策負責人安麗說,共享住宿模式通過利用本地資源和提供本地化服務,使得當地居民能夠更容易地參與其中。小紅書商業部文旅行業負責人徐姍說,人們在旅行中尋求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旅游業未來發展必須順應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趨勢。
事實上,社區旅游發展的核心,正是培養當地居民可持續的發展能力。湘湖對話期間,世界旅游聯盟與中國國際減貧中心聯合發布《2024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遴選出50個典型案例,為旅游減貧和鄉村發展提供經驗。2018年至今,聯盟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遴選、匯編并發布優秀的旅游減貧案例100個,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200個,為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當然,無論采取何種方式發展,對全球旅游人而言,“未來”才是孜孜以求的方向。反觀歷次湘湖對話的主題不難發現,從2018年“減貧與發展,世界旅游業的共同責任”,到2019年“旅行的增長與產業的變化”,再到2020年“信心與變革·面向未來的旅游業”和2022年“和合共生·塑造未來旅游生態”,每一項議題都在精細鐫刻著“未來”的不同畫像。
“如今,我們曾經暢想的旅游業,我們曾經期待著的未來,已悄然而至。”對世界旅游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劉士軍而言,往事歷歷在目,“當旅游業面臨重大變革、重塑之際,我們曾呼吁那些暫時離開的從業者勿忘飛鳥知還,帶著信心和勇氣面向未來的旅游業;我們曾邀請那些堅守行業的守望者相約湘湖,一同暢想和合共生的未來旅游生態;我們曾期待那些暫時駐足的旅游者能夠收拾行囊,帶著旅行的力量向更美好的未來出發。”
莫失心所念,萬物盡可待。站在旅游業復蘇繁榮的關鍵時期,以“2024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為契機,從三亞出發,向未來前行,以熱愛為筆,以執著為墨,旅游人正向著全新的征程不斷進發,共同開啟全球旅游業繁榮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