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O2O商業模式:
圖1:O2O價值傳遞鏈條示意圖
O2O價值傳遞鏈條解析
1、O2O線上端APP或公眾平臺搜集用戶需求,借助于海量的用戶消費軌跡形成用戶大數據庫,企業對消費行為和交易行為進行大數據研究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判斷用戶的行為偏好;
2、線上將用戶需求價值傳遞給線下企業;
3、線下企業為用戶提供定制化的產品或服務,并將最終產品或服務交付給用戶,同時指導企業整體運營。
O2O定義不同,理解也會有偏差。
(1)1.0版本,基本上涉及到線上線下運行的項目基本都可稱之為O2O。
(2)2.0版本,將O2O進行了系統劃分,一類是實物類O2O,核心是線上線下產品體系打通,做全渠道分銷,比如蘇寧、萬達等很多廠商和零售商都在做的;另一類是服務類O2O,線上做一個面向用戶的平臺,給線下實體商業引流。
即使是以2.0版本定義的服務類O2O,在中國的發展也是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2009年~2010年,團購時代,O2O = 團購。網上支付訂餐,線下消費餐飲,這個時期是O2O雛形期。
第二個階段:2011年~2013年,移動互聯網時代,O2O = 移動團購。用戶隨時隨地在手機上訂餐或購物,隨時可以到線下門店吃飯或提取商品、體驗服務,這個時期是O2O的萌芽期。
第三個階段:2013年至今,微信時代,O2O = 微信電商。騰訊與大眾點評、京東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后,用戶可以在企業公眾平臺上非常方便地瀏覽產品和服務,并在微信上綁定銀行卡后可以快捷地進行微信支付。
(3)3.0版本的O2O,是指在未來工業4.0大趨勢下,物聯網充分成熟,實現萬物互聯,線上線下實現更高層次融合。
無論屬于以上哪個版本,O2O商業模式的實質就是線上和線下的營銷組合。O2O的商業模式可以簡單地描述為:用戶在線下(offline)門店體驗產品和服務,線上(Online)進行下單購買;或是線上(Online)選購并提交訂單,然后線下(offline)進行體驗新產品或體驗服務。復雜些還有:O2O2O(offline—Online—offline或Online—offline—Online)。
線上和線下不是相互割裂、相互競爭的,而是相互依存、唇齒相依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線上線下的產品體驗不同。線上只能看到圖片,缺乏實物接觸,無法形成真實的產品感官體驗;而線下很難獲得大量其他買家的真實評價。
第二,線上線下的服務體驗不同。企業提供的線上端客戶服務最多僅能為你問我答式溝通,無法提供面對面的實景溝通,沒有身臨其境的服務體驗,但比線下溝通要快捷高效;而線下可以當面交流,享受到針對性強的個性化推薦,體驗到具有很強親和力的服務。
第三,線上線下的社交體驗和場景體驗不同。線下購物的場景,在于可以與自己的家人、好友、閨密一起逛街,可以有豐富、愉悅的情感交流體驗,社交對象在于熟悉的人;線上購物,在于可以足不出戶,節省大量的時間精力,社交體驗在于與有相同產品或服務需求的、具有相同興趣點的陌生人的互動。
正是基于以上差異,線上、線下購物是彼此不可替代的,人們才需要O2O這種線上購物、線下體驗的新模式。
在微信時代,Online與Offline相融合這部分才叫做O2O。但是大部分傳統的實體企業不知道如何把電商網站和企業公眾平臺做得更好,他們不懂如何打造專業的體系,需要得到專業的機構幫助才能更好地進行O2O運營。在后文中,我們也會講到如何搭建微信O2O電子商務系統以及O2O營銷閉環系統。
圖:O2O商業模式示意圖
O2O商業模式的核心
(1)準入入口,互聯網化:傳統桌面互聯網的入口是網址,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入口是二維碼。城市及企業要開展O2O電子商務有一個前提:要實現網絡的無縫連接。這就要求把基本設施搭建完成:一是光纖(桌面互聯網準入入口)、二是WI-FI(移動互聯網準入入口)。
(2)信用=信譽:在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移動辦公、移動購物時,企業最寶貴的資產不是品牌或是專利,而是信用。未來的商業中,信用就等于企業信譽,這是企業的金礦。沒有信用,在移動互聯時代,企業將寸步難行!
(3)用戶價值:傳統的商業經濟中,生產廠商以“大規模”和“標準化”生產為主,難以體驗用戶個體需求的差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要以用戶需求為核心,進行產品或服務的“個人訂制”,并交付給最終用戶,廠商以“碎片化”和“小批量”的生產為主,所以未來的生產和服務是以用戶價值為核心展開的。
(4)口碑=分享:未來品牌將會弱化,口碑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用戶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分享到朋友圈中,這就帶來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病毒般的擴散傳播。同樣道理,如果是企業不守信用,負面的口碑也會以如此的速度傳播到無數個移動終端的用戶那里。
O2O商業模式的發展趨勢
(1)由“產品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
商業的基礎邏輯被改變。以前的電商時代是以產品為中心,用戶使用線上電商平臺是為了購買一個成型的商品而去,搜索、比價、打開溝通軟件、下單支付完成。而微信電商時代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時代,幾乎所有的經營和推廣都是圍繞人來轉,而產品只是將流量實現商業化變現的載體。
(2)流量由開放轉向信息孤島
淘寶、京東、當當等電商平臺是相對開放的平臺,因而具備“開放”的流量,這些流量可以被購買或變現。主要表現形式有:關鍵詞搜索排行收費、商品展示廣告收費、基礎服務收費、支付手續費。但移動電商時代因用戶需求更加個性化、店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也更加個性化,而導致各微電商平臺獨立運營、相對封閉。微信電商及移動電商幾乎都是流量孤島:微信世界里一個賬號有沒有關注度和用戶流量要看其本身的魅力和影響力;獨立的APP商城除了在APP分發渠道獲取流量外,再無一個開放的地方可以被用戶大量觸及;現有的一些微店平臺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
(3)用戶個性化定制
未來產品將由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轉向用戶個性化定制,“認可”與“喜歡”會成為品牌最大的門檻。移動電商很大的一個特點是伴隨特定個體隨時隨地發生。我們之所以會在移動設備上下載京東、蘇寧易購、天貓等移動客戶端,只是因為目前喜歡他們,所以允許它們進入你的“私人領地”。在移動電商微信營銷中,商家需要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終端對終端”或“點對點”的體系。只有贏得了用戶的心,商家才能真正掌握主動權。因此,建立企業點對點系統的過程,其實就是讓自己和用戶真正的關聯起來,讓這個體系為企業所用。
點對點的目的是:商家可以直接聯系到每一個用戶,不但可以擁有用戶信息,而且還可以吸引他/她們再次到店,這些用戶受企業的品牌吸引從而成為了企業的 “粉絲”、“會員”、“消費者或用戶”,進一步可以成為商家的“死忠粉絲”,因此,用戶或消費者自愿加入成為企業的社會化員工,從而接受與企業的長期互動、聯系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