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我曾在今年7月15日寫了一篇《旅游B2B,將燒錢進行到底》的文字,提到:旅游業是一個現金流十分充足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毛利率較低的行業。
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以3-5%的補貼吸引到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的使用如果不當,或者本來就是為了投資到高風險領域,在沒有監管的狀態下,容易產生資金風險。一旦出問題,對行業的破壞力也是巨大的。
而就在昨天,市場上傳來一家旅游B2B暫停對供應商付款的消息,據其官方委托律師函的說法是:其業務遭遇一些用戶及不法分子的合同欺詐,致使公司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因此,公司自2015年9月15日,暫停相關財務結算,需待公安機關核實后進行。
此事一出,立刻在行業內引起轟動,拿不到錢的供應商紛紛上門討說法,也有去派出所報案的情況出現。于是市場從業人員對旅游B2B的高額返利,燒錢競爭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而這一次,是面臨幾千萬團款有可能血本無歸的現實。
通過此次事件,有幾個關鍵點我覺得應該仔細來分析一下:
1、平臺遭遇刷單,導致平臺受到嚴重損失對于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個人認為首先要關注的不應該是是否存在刷單的情況,而應該關注造成這種刷單現象泛濫的平臺運營機制是不是有問題(有什么樣的機制設計,就會有什么樣的市場行為出現)。
目前市場上的平臺,有的就是簡單的追求交易結算規模,一開始就沒有對交易的真實性提出過什么要求,也沒有什么監督預防措施。說白了就是要錢從平臺過,錢可以留存在平臺上一段時間,具體是怎樣的交易,平臺往往不會關心。
而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到平臺給出如此高的返點,就看到了用資金去套利的機會。虛高成交單價,放大業務交易額度,或者直接虛構一筆業務,這些做法在高額返點的誘惑下必然會出現,而且會出現經銷商與供應商聯合起來套利。
這種看起來,各取所需的平臺交易機制(即平臺要資金流,用戶要高額返利),本身就不重視交易的真實性,而重視結算的真實性,這種機制必然導致刷單,而平臺對此應該是有預判的。
在平臺有充足的資金的情況下,刷單在平臺付出高額補貼的同時也獲得了更大的資金流,而一旦平臺資金出現短缺的情況下,高額返點就必然出現平臺的資金虧空。
所以,B2B平臺在機制設計上就可以看出其運營的重點,看出平臺追求什么,隨后發生的一切都是市場行為的“正常”反應。
2、供應商被逼參與交易此事出現以后,直接受傷的是供應商,巨額團款面臨風險。于是看到很多供應商在朋友圈里抱怨經銷商,責備經銷商為了5%的補貼,逼著供應商去平臺交易,結果間接導致了供應商目前的困境。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我們也需要客觀真實的反應其背后的原因。
現實情況是目前國內旅行社行業雖然有行業集中度提高的趨勢,但整體上仍然沒有擺脫“散小弱差”的狀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銷商的毛利偏低,一旦看到高補貼,逐利的本能會使得經銷商就要求與之交易的供應商通過平臺完成結算。站在經銷商的角度應該也是無可厚非。
而反觀供應商這端,目前也是存在大批產品同質化的中小供應商,他們面臨的市場也是競爭慘烈,自己對于經銷商缺乏話語權,一旦不順著經銷商的要求,自己的市場份額就會失去。因此,明知道有的平臺存在風險,也只好提心吊膽地參與其中。
歸根到底,還是目前參與平臺交易的經銷商和供應商自身偏弱,在有資本做支撐的平臺面前,對短期利益的渴望使得大家無法理智拒絕。而我們看到目前大的批發商由于有自己的市場話語權,就不會輕易被經銷商威脅而參與到高風險的平臺交易結算中去。
3、資金安全應該是B2B平臺的第一要務旅游B2B平臺的興起有目前中國旅游市場分散弱小的市場基礎,但也是平臺應該去為用戶解決交易中面臨的種種現實需求的出發點。
平臺的資金結算規則設計,出發點是要解決經銷商與供應商之間的資金安全問題,如果結算規則設計合理,也確實能夠保證供應商在經銷商完成服務后能夠順利的拿到團款。
而此次事件發生后,我們還應該審視平臺對用戶的資金安全,審視平臺在結算規則設計上是否與平臺的身份一致。B2B平臺本身應該是公平的搭建交易平臺,不應該參與交易結算,而是嚴格通過有資質的第三方支付通道來完成。
這樣的資金結算規則可以保證結算資金不會進到平臺自己的銀行賬戶而出現挪用的風險,而且保證了結算資金在第三方結算通道中處于銀行監管之下。
這種結算規則是所有真正平臺公司應該采用的結算規則,凡是將結算資金進入到平臺實體賬戶的做法理論上都是存在巨大風險的。
因此,旅游B2B如何設計好自己的結算規則,既能保證交易雙方的資金結算安全,又能讓平臺通過合理機制對于用戶也能保證資金安全,是B2B平臺能否得到用戶認可的重要因素。
不論此次事件的結果如何,對于正在興起的中國旅游B2B市場,換個角度看也許是件好事。
至少可以幫助市場從業者提高對于平臺交易風險把控的認識,也可以使得從事旅游B2B 的公司冷靜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解決用戶需求,如何才能讓用戶自愿放心的參與平臺交易,如何才能在旅游市場中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最后,旅游B2B的燒錢大戰還會進行到底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