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亞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開發路徑近年來逐漸得到重視。與傳統的資源“非優區”、市場“陰影區”概念相比,亞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更廣,它覆蓋了被主流旅游目的地形象遮蔽的所有旅游資源或景點。
相較于主流旅游目的地,亞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資源品級、市場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不同程度處于相對弱勢的尷尬局面。提升亞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既需要深入挖掘資源特色,更需要貼合市場需求,彌補主流目的地在功能上的不足。
一、恭城作為亞旅游目的地的判定
衡量旅游地是否處于“亞”的狀態,需要梳理旅游地的發展現狀,與主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發展對比衡量,全方位、多角度去把握。
恭城縣距離桂林市區約2小時車程,距離陽朔約半小時車程。恭城在大桂林旅游發展中尚處于初步開發階段,僅有2家3A景區(三廟一館、紅巖村),與桂林、陽朔共享桂北喀斯特地貌,山水景觀資源同質化,難以與成名已久的“桂林山水”、“漓江風光”相匹敵;文化資源以完好的瑤族生活習俗最具特色,節慶旅游初有影響。因境內廣泛種植桃、柿、柚等果樹,“恭城椪柑”、“恭城月柿”、“恭城油茶”已形成知名品牌,農業產業基礎良好,鄉村田園風光優美,形成多個特色旅游村,鄉村旅游漸入佳境。
盡管資源種類多樣并具備一定的特色,但對于一個處于“桂林山水”世界級風景區邊緣的恭城縣來說,旅游發展的比較劣勢是顯而易見的。
1、開發起步晚
恭城近年來年游客數量穩步上升,但由于恭城旅游開發起步晚,尚未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景區或度假區,旅游配套基礎設施及產業鏈有待完善補充,導致游客量偏低,難以與成名已久的陽朔相競爭。
2、旅游形象難以創新
恭城近年來以多種多樣的旅游節慶賺得人氣,但總體來說,區域旅游發展還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形成統一對外的整體品牌,游客感知度不高。
3、產品結構單一
恭城旅游目前以鄉村旅游為主。由于鄉村旅游缺乏明顯的差異和特色,通常作為旅游目的地的配套產品,很難與自然資源品級較高、人文資源獨特的風景名勝區相提并論,很難整合到主題性的旅游線路中。對于我國大部分城市,鄉村旅游地被列為典型的亞旅游目的地代表;處于亞旅游目的地的環境中鄉村旅游,在轉型升級期將面臨產品升級、形象突破等難題。
二、在桂林及陽朔遮蔽效應下的恭城旅游發展策略
亞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發展,在考慮自身優勢的同時,更加需要關注如何規避主流目的地帶來的遮蔽效應,因此旅游開發必須從恭城縣情和旅游市場需求趨勢出發,嚴格控制沒有市場吸引力的旅游景區和項目建設。
1、借助交通,鎖定休閑市場
貴廣高鐵即將通車,在恭城設有一站。通車后,從恭城乘動車到廣州只需不到2個小時,到桂林只需約30分鐘,到貴陽2.5小時;即將開通的灌陽經恭城至平樂的高速公路將連通包茂高速公路、廈蓉高速公路和泉南高速公路。桂林至恭城將全程高速,一個小時貫通大桂林。交通的改善將大大拉近恭城和珠三角、桂林市以及西南地區的時空距離,恭城真正融入大桂林,并成為桂林面向珠三角的第一站。
大桂林旅游圈目前的游客構成中團隊客比重較大,以長距離以外的觀光客居多,消費力有限,在旅游偏好上受旅游地資源及品牌的影響較大。恭城承接“桂林對接珠三角橋頭堡”的交通發展機遇,針對珠三角的市場需求,從大桂林、珠三角的山水觀光、主題公園、溫泉度假類產品中尋求自身特色,依托資源、產業優勢,發展以鄉村休閑、特色養生產品,承接陽朔的溢出客群及珠三角的休閑度假客群,成為大桂林旅游度假發展金角。
2、特色為重,發揮組合優勢
鮮明的特色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所在,在大桂林旅游圈內,恭城的山水景觀資源不占優勢,但歷史文化遺跡較多,不僅有以文武廟為代表的國家級、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有以完好瑤族生活習俗為代表的活態文化,瑤漢融合的本土鄉村文化在區域內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通過合理配置區域各類旅游資源,利用各資源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旅游項目及景區(點)的開發,統籌協調旅游產業的空間布局,放大“新農村+鄉村節慶+農產品”所構成的組合競爭優勢,演繹“瑤族文化+歷史古跡+古鄉村”所承載的恭城文化底蘊,構建與桂林山水差異化的瑤鄉風情。
3、品牌先行,突破形象遮蔽
經過幾十年的宣傳塑造,“桂林山水”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因此恭城旅游需要脫離山水觀光的限制,立足現有多種節慶的市場號召力,傳承瑤族多彩的民俗風情,融匯多元文化,從瑤鄉風情中提煉出差異化的品牌形象,構筑“瑤會生活”的旅游品牌。以“要你精彩”為傳播口號,通過七大特色體驗,傳達“會生活,享生活,懂生活”的品牌觀念。
4、創新模式,多方聯合共贏
借勢桂林“綜改區”政策,通過全縣旅游整體運作的頂層設計和機制創新,將全縣作為一個旅游度假區來打造,通過旅游的先導作用,實現城、鄉發展各有引擎,構建以旅游驅動的城鄉統籌發展新模式。提高城鎮建設用地使用效率,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切實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探索以資本為先導、以旅游產業為核心、以土地為基礎的“資本-產業-土地”三位一體驅動新模式,重點解決好城鄉二元制度改革、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產城融合、居民就業等和城鎮化質量密切相關的問題。
基于恭城瑤族文化及原生態山、水、田園、鄉村的特色,提出“山水田園旅游綜合體”的概念,內部包含小鎮、酒店、商業街、農業公園、濱水休閑長廊、農家樂等多種綜合性的業態,政府集中配套服務設施、發展產業,企業可以開發具體項目,當地居民可以經營農家樂,進而實現政府、企業、居民三方共贏,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得益彰。
總體來說,亞旅游目的地是由于資源欠優、交通不便、開發落后、營銷不足、缺少資金、政策傾斜等原因,導致該旅游地在一定區域內處于其他旅游景區的“遮蔽”中。亞旅游目的地的開發不僅需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更需要規避主流旅游目的地的影響。因此,明晰主流目的地的缺陷,對接市場需求,梳理異于主流旅游目的地的鮮明品牌成了亞旅游目的地開發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在優勢資源幾乎被開發殆盡的今天,亞旅游目的地的開發模式更應收到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