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原標題:一個講故事的景區(qū):讓文學里的風景再次綻放
理學家朱熹將“游”解讀為“玩物適情”,意為愉悅中的生命體驗。如今,隨著體驗經(jīng)濟時代的真正到來,旅游者也不再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匆匆過客,而是玩物適情、情與物游的全程體驗者。
如今,旅游者越來越追求原真的、深刻的體驗感受,一些通過戲劇、音樂、小說等作品而被公眾熟識的地方,也造就出一個個旅游勝地,吸引著人們?nèi)ヌ綄ぷ畛跫聞舆^的那縷情懷。于是,故事營銷成為當下旅游景區(qū)提升與消費者溝通效率的有效手段。一個成功的“故事”會讓游客對景區(qū)充滿向往,甚至親往探尋,如莎士比亞之于英國的斯特拉福小鎮(zhèn),莫扎特之于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堂吉訶德之于西班牙的塞維利亞……
然而,作品的魅力只是一個開端,從游客進入景區(qū)的時刻起,“故事”不再只是一個營銷手段,而應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情境體驗,貫穿在整個游覽過程中。如何以一個有故事的景區(qū)引客,以一個正在講故事的景區(qū)迎客?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網(wǎng)站上曾這樣寫道:“如果你去加東,一定要去愛德華王子島;如果你去王子島,就一定要去安妮的綠屋?!?/strong>
位于愛德華王子島卡文迪什的“加拿大L?M?蒙哥馬利國家歷史遺址”(L?M? Montgomery's Cavendish National Historic Site of Canada),是女作家L?M?蒙哥馬利的故居以及她的名著《綠山墻的安妮》中的主人公安妮的家。作品里動人的內(nèi)容,讓愛德華王子島走入了大眾視野;然而,成就了作者故居作為“文學愛好者的朝圣地”被矚目的,卻是一場還原了原著場景的游覽體驗,吸引著世界各國成千上萬的人前去探尋“安妮的故鄉(xiāng)”。
情景重現(xiàn),回歸歷史的體驗
蒙哥馬利故居是一棟三層樓的綠色小屋,從周邊農(nóng)場的生產(chǎn)生活設施,到房屋內(nèi)的家具擺設,所有用品都是作者所描寫的那個時代的式樣,成為上世紀初愛德華王子島的風情、鄉(xiāng)村生活的生動展示。故居內(nèi)有一個作者生平的影像介紹,通過使用現(xiàn)代主義風格的解說系統(tǒng),真實再現(xiàn)了蒙哥馬利時代的生活,古樸而不陌生。同時,景區(qū)借助小說中人物環(huán)境營造的旅游點,將蒙哥馬利與作品中的人物安妮組合成一個虛擬與現(xiàn)實相融合的故事,通過段落化展示,融入式環(huán)境,讓游客身臨其境,獲得深層次的體驗感受,對文學作品本身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相得益彰。
虛實融合,強化意境的體驗
在景區(qū)展示的影視畫面中,綠色山形墻、紅色懸崖、藍色大海等藝術景觀,與作者生前影像、照片、小說中的敘述、引言等糅合在一起,同時把蒙哥馬利與她小說的主人公安妮也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亦幻亦真的體驗效果,帶游客進入無限幻想的空間。
景區(qū)標識牌則主要使用老圖片、花神、動物素描、蒙哥馬利自傳及作品中摘抄的引言,不僅展示出19世紀愛德華王子島的自然生態(tài)信息,也體現(xiàn)出蒙哥馬利對生活、對自然的無限熱愛。大部分的標識牌可能只有一個標題、一幅照片(或繪畫)、一段解說文(或是蒙哥馬利的引言),但整個景區(qū)的標識系統(tǒng),卻完整地實現(xiàn)了虛構與真實的完美融合。
在《中國鳳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書中曾這樣寫道:“世人知道鳳凰,了解鳳凰,是從沈從文開始的;許多人到鳳凰,是沿著沈從文作品《邊城》的字里行間來的”。
沈從文小說《邊城》主人公翠翠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一直是外地游客前往鳳凰尋夢的重要因素。然而現(xiàn)實中,許多游客僅停留在“白天逛古城,晚上進酒吧”的觀光層面,雖然也感受到古城厚重的歷史風貌,卻未能體味到鳳凰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實景劇目,打造視覺盛宴
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古城開始推出大型實景演出《邊城》,用音樂、舞蹈等觀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立體呈現(xiàn)文學作品《邊城》的藝術形象,將民國時期的湘西民俗、民歌和民情完整地演繹。舞臺位于鳳凰古城外的森林劇場,觀眾席是傳統(tǒng)的劇場式,舞臺則一分為二:前臺是實景與表演空間,有重組、再造、更新、變化的功能,后臺則是開敞的、深延的,有綿延的遠山、流淌的沱江、古色古香的吊腳樓。人造景與大自然相結合的表演空間,將一座煙雨詩畫中的鳳凰古城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帶來一場震撼視覺與心覺的絕美體驗。
忠于原著,重視文化體驗
文學作品《邊城》最大的特點,在于作者以詩化語言將湘西風景人物的詩情畫意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還在于作者對于家鄉(xiāng)風情的陌生化審美,把日常生活表達得新穎別致、獨具一格。作品中所描述的獨特渡船渡河方式令所有人記憶深刻:“渡船頭豎了一枝小小竹桿,掛著一個可以活動的鐵環(huán),溪岸兩端水面橫牽了一段竹纜,有人過渡時,把鐵環(huán)掛在竹纜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緣那條纜索,慢慢地牽船過對岸去?!边@種渡河方式是湘西獨一無二的標志性風景,一如西南獨龍族的溜索、羌族的鐵(竹)索橋,是受到國際學界高度關注的交通方式。
從游客角度來說,對當?shù)匚幕纳疃润w驗,需要一個平臺,既能充分展現(xiàn)地方特色文化,又能以值得品位與回味的感官體驗,為旅行注入詩意和神韻。森林實景劇《邊城》就運用景觀再造,把文學里的“風景”做了審美化的真實呈現(xiàn)。舞臺前區(qū)用一片“水域”再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拉拉渡”,爺爺和翠翠用“拉拉渡”渡人過河的場景就在眼前,一種異地異域異樣卻又似曾相識的風情向觀眾撲面而來。舞臺中區(qū)不斷變換布景,有時是吊腳樓群,有時是田間地頭一片油菜花開,還可能是水邊的作坊,有趕場人路過,有漁人擔著鸕鶿挎著魚簍歸來……讓人們看見真正的湘西山水,聆聽真實的湘西聲音,并泛起淡淡的鄉(xiāng)愁。從表演內(nèi)容來看,劇目以《邊城》劇情為基礎,盡可能地忠實于原著,將這部作品不同凡響的品格得到更廣泛地釋放。可以說,一部舞臺藝術劇和山水實景相結合的創(chuàng)新之作,讓文學里的風景走出來,為游客定制了一場精美絕倫、風情萬種的文化體驗,讓人們對于純美愛情和真善美無限向往,更讓湘西文化精髓得到傳播與升華。同時,一場成功的文化劇目,有助于呼吁人們對于民族文化的重視,引領大眾找到文化自信,將傳統(tǒng)文化深度挖掘并發(fā)揚壯大。
結語
一部作品,讓游客熟識了一方水土,游客通過故事來建構思考,與作品中的人、物之間產(chǎn)生情感認同,進而從假想的體驗中抽出身來,產(chǎn)生了親身游歷的迫切需求。日本著名美學家今道友信將人的審美知覺表述為“日常意識的垂直中斷”,以游客審美知覺的角度來看,要想達到“中斷”的效果,必定是一場身臨其境的完美體驗。因此,景區(qū)需要營造出一種真實感,保護好地域原有風貌,營造與環(huán)境相符的文化氛圍。在旅游景觀的打造、旅游產(chǎn)品的設計等方面,將小說勾勒的虛擬形象植入現(xiàn)實的載體之中,延伸產(chǎn)品內(nèi)涵,充分考慮游客體驗、審美與休閑的終極需求,將文學里描寫的那抹風情,在現(xiàn)實中完美綻放。
【號外!】執(zhí)惠私享會第三站將于1月20日(周三)下午在上海舉辦,此次活動邀請到了多家上海旅游O2O代表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高管,一起探討“旅游供給加速度”的話題。除了干貨分享外,執(zhí)惠旅游還將在現(xiàn)場抽出幸運觀眾送出由錦尚達提供的上海—臺北往返機票!趕快約起來吧!報名請戳?“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