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小黃車獲得了5輪融資,在最近的C1、C2輪融中,巨頭滴滴、小米赫然在列資方名單。在獲得1.3億美元之后,ofo要走向何方?
融資用途
1.擴張資金需求
首先擴張意味著共享單車數量的急劇增加。ofo共享單車上線13個月,覆蓋200個校園,已有7.35萬輛單車,擁有180萬用戶,每日提供超過50萬次出行服務。據悉,ofo10月11日在上海和北京的核心功能區開始試點城市運營,這意味著ofo提供的單車需大幅、快速的增長以適應開拓后的市場需求。此外,ofo CEO戴威表示,ofo會投入更多的車輛來提供服務,實現高密度投放。這可能意味著ofo不僅要開拓城市市場,還要增加校園原有車輛,這無疑需要大量的資金基礎。
其次市場的擴張也帶來了團隊擴張的需要。市場的開拓、技術的升級都對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本的注入為ofo團隊的擴大提供了基礎。
而伴隨著城市運營的出現,ofo的共享單車類型比重也可能發生變化。共享平臺的車輛源自兩個方面,一是從校園回收大量廢棄自行車,并接受學生捐贈;二是平臺自行購買,經過改裝機械鎖、號碼牌、涂裝黃色后投放使用。據了解,此前ofo自行購買的單車占比達90%,合理推測,這次在北京和上海的試運營在很大程度上會再次提高自購單車比例。換言之,盡管ofo仍舊保留從學生群體收車的渠道,“ofo共享單車”之中,共享的成份不得不降低。
另一方面,ofo要在北京和上海擴張的話,必須在短時間內投放大量的可用單車才能保證用戶的使用和體驗,然而在如此短的時間回收大量的廢棄自行車并予以改裝投放使用,對ofo來說是個挑戰。
單車設計較為簡單,價格也較低。從這個層面來講,除了擴張本身的資金消耗外,單車類型比重的改變可能會提高擴張成本。
2.技術與服務升級資金需求
ofo于10月9日晚間宣布,將進入“ofo 3.0”時代,ofo旗下單車將迎來一次較大的硬件升級,涉及車輪、車胎、車座等各個層面;同時,押金時效、保險服務也將迎來一次升級。
此次小米除了資本的投入外,還會在硬件方面尤其是智能硬件與供應鏈端上為ofo提供支持,ofo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小米的硬件技術優勢可彌補ofo本身硬件的薄弱,這也印證了之前的推測:ofo要提升車輛的硬件性能。
硬件的升級一方面提升用戶體驗,另一方面也會降低單車的維修率,但無論如何,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都導致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的上升。
下一步,ofo很有可能依靠提高規模的方法來迅速獲客。然而,與汽車不同,單車出行要面臨其特殊性。有媒體指出,在世界各地,自行車的高維修率都令想在出行領域有所建樹的企業頭疼,維修率拉高成本,甚至一定程度上,這成為無法解決的壁壘。
3.獲客資金需求
除了在流量上合作外,ofo在獲客方式上亦可能會受到滴滴影響,在資本充裕的條件下重走滴滴的燒錢之路。
根據ofo官方介紹,ofo目前的收費標準為,城市用戶每小時1元,校園師生用戶每小時0.5元,其競爭對手摩拜的收費標準為每半小時1元。目前來看,ofo存在著一定的價格優勢,未來為了加速擴張和搶占市場很可能會擴大這種優勢。
ofo面臨的挑戰
1. 想要“走出校園”還需應對政策壁壘
此前,摩拜自評“始終是一件用戶+政府一起支持的項目”,這為ofo提了一個醒,要想在城市運營,還需邁過政府這關。共享單車會占用部分公共資源,如何大范圍的獲得政府的支持與認可,在多大程度上獲得支持和認可,并且如何保證不影響公眾的日常生活,對ofo的城市市場開拓來說都是不得不迎接的挑戰。
2.多方進入者恐加劇競爭
除了摩拜這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外,在最后一公里出行上逐漸出現了更多的進入者,例如小鳴單車2016年9月27日宣布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融資,10月8日宣布完成一億人民幣A輪融資,創始人金超慧表示會布局在城市中心等核心區域,這與ofo目前的布局如出一轍;2016年7月成立的優拜單車也獲得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這場最后一公里的出行之戰能否在3個月內結束戰爭還需打個大大的問號。
3.城市之路并非坦途
ofo創始人戴威認為,城市內的出行也是相對封閉的,只是放大版的校園。但是從市場開拓的角度來看,城市內的出行卻不僅僅是放大版的校園。首先在用戶的偏好上,學生群體與社會群體存在著差異性,其次在品牌認同上,前有摩拜卷起的“橙色風暴”,后有新秀追擊者,如何獲取客戶芳心還需另外謀劃;再次在地域規劃上,校園環境相對更單一,面對城市環境來說,怎么應對環境的變化還需思量。ofo 要成功進入城市市場,贏得大眾青睞,需要從策略和手段上進行突破和轉變,如果仍以開拓校園的思維很可能在征戰途中難以順利。
4.維修成本待控制
從商業角度來看,要想盈利除了要獲得足夠的市場外,還需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空間。據悉,在校園內ofo 單車受到了較嚴重的人為損害,同時加之正常的維修,使得ofo 的整體維修費用高昂,不過進入“ofo 3.0”時代會進行硬件的全面升級,但是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維修成本還有待關注。
*本文作者:執惠記者柳琛琛(個人微信:Alex-chenchen),分析師王惠(個人微信:wanghui-zhi),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