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六百年歷史孕育了極邊古鎮,中原、東南亞、南亞三大板塊文化交匯成南方絲路明珠。鄉雖小,卻有全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人不多,卻大半居留世界各地。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鄉。小橋流水有江南風情,火山溫泉是亞熱風光。更有悅臺深港洗衣亭,粉墻黛瓦,稻浪白鷗,一派和諧順暢。和順,一座小鎮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云南·和順(2005“中國魅力古鎮”頒獎詞)
近日于云南考察,竟也有幸參觀“中國第一魅力古鎮”---和順古鎮。素聞這里曾是馬幫重鎮、古“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各種外來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僑民之鄉。來來回回踱步數圈之后,也終于能對其魅力參透一二。
首先得從和順古鎮的文化說起,脫離開歷史與文化的沉淀,這終究也不過是些老房子
和順古名陽溫暾,因有河流順村而過,更名“河順”。后借“云涌吉祥,風吹和順”的詩句,定名“和順”,是一座始建于明朝歷史悠久的漢族古鎮。和順歷史上位于“南方絲綢之路”要沖的“官馬大道”旁邊,自明代以來就有很多人到緬甸開拓事業,近代還出現了一批遠涉重洋留學謀生的人,和順因此成為了云南著名的僑鄉。
這些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和順的村落風貌、民居建筑、民間工藝,無不浸潤和保存了中原漢族文化精髓,同時,它又是一個“外向型”的社會,游子們吸收了外國文化的精髓,與傳統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創造出了有著和順特色的地域文化。
和順民居既有徽派和江南建筑之貌,又有南亞、東南亞、歐洲和當地土著建筑風格的倩影,其以中原建筑文化為魂兼容其他建筑文化特點,將漢文化的博大包容滲透其中,以彎樓子、艾思奇故居、寸氏民居等最為典型。
文化是古鎮的靈魂,是古鎮旅游得以持續發展的命脈,其滲透在古鎮的每個角落,賦予了這些建筑歷久彌新的生命。而對這種文化的研究與解析依然可為現今的旅游小鎮提供新的思想。
和順古鎮魅力也體現在其順應自然的空間構成之上
選址與布局
和順主村落分布在座南向北的一大片緩坡地上, 背靠大山, 地勢高爽, 眼界開闊。村前有發源于村東陷河、龍潭、酸水溝的“三合河”環繞而過, 形成了“河順鄉, 鄉順河, 河往村前過” 的景象。壩子四面青山環抱, 東翔來鳳, 南騰黑龍, 西架馬鞍, 北望擂鼓, 完全符合古代風水理念“枕山、環水、面屏”的要求。
“遠山莽蒼蒼, 近水河悠揚。萬家陂陀下, 絕勝小蘇杭” 。民國元老李根源先生寥寥數語, 不僅勾畫和贊美了和順村落“絕勝小蘇杭”的優美景色, 也反映了和順村落符合中國傳統的天人感應,“背山環水”的風水理念。
其聚落布局特點是房隨路轉,在路網之間依據地塊形狀、面積、地勢差設計房屋。聚落建筑從東到西,環山而建,依山勢漸次遞升,綿延兩三千米,集古剎、祠堂、民居于一體,建筑層次分明,間有古樹映襯。
村落路網呈魚骨型,聚落建筑整體布局為“東西兩小塊、南邊一大塊”,在不規則的路網之間,順勢而為,按照不同空間將宅院設計成“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樣式。
東西走向的干道有兩條,一條是與三合河平行的環村干道,一條是村內的生活干道;南北走向的主巷有李家巷、大石巷、尹家巷。東西、南北主要巷道互聯,南北巷道在北面都接環村道,東西與南北向橫街貫通形成十字路集市中心廣場。從平面圖上看,主要交叉干道形成側立的“業”字形,環村干道與“業”字形相連,在整體上形成扇形,具有良好的通達度,然后通過巷道由更小一級的街巷進入每戶人家。
中國傳統鄉村聚落是在確立邊界后內部組織秩序自由變化,從而形成阡陌相通的格局,明清時代的村落布局基本以此為架構理念。
街巷形態與巷道
街巷形態與尺度從平面圖上看,和順是大河在平緩處沖積而成的沖擊扇,并有各級道路通達。外環路與鎮中間橫路(十字路、染坊坡)成為東西向干道。兩條干道之間以4條縱向大巷溝通,大巷互相連通,有很好的可達度,而小巷作為組團內部的通路,多為盡端式。這種格局的形成與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種族體制有關。
和順整個村莊每姓為一巷,每一個巷道口設有一個總大門, 古代稱閭門, 門額上題有:“說禮敦教”、“俗美風淳”、“興仁講讓”等, 再配以木刻或石刻對聯, 無不折射出傳統儒家文化詩書禮儀的道德觀念。
每條巷道都采用火山石鋪筑, 中間有一股比較平整的石板路, 當地人稱之為“燈芯石” , 是專門為老年人、婦女修的。不論是當官的還是有錢的, 只要遇到老年人、婦女, 就得讓出“燈芯石” , 這是和順人尊老愛幼的一種美德的體現。
院落空間格局與建筑裝飾
和順古鎮的院落為漢式合院建筑,平面空間格局有兩種:三合院、四合院、多進院落。三合院為“門”字形一正兩廂,有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形式,正房為三開間,堂屋居中,兩側為臥室,每間臥室又分別隔為前后兩間。東西為二至三開間廂房,比正房矮1m左右,進深比正房要小,有80cm的走廊,中為天井庭院,以條形或方形石板鋪砌。對面是照壁,不僅有裝飾作用,也有防火功能,壁下設半圓形石制水缸。
大門入口通常從右廂房山面開門進出,利用一個開間形成轉折空間,避免了開門直對堂屋。四合院為“日”字形的“三間四耳下花廳”,是在三合院平面格局的基礎上,在正房與照壁之間增加過廳,形成前后兩個天井院子(有主次之分)。
建筑雕刻上講究其精美的工藝, 如門罩、梁枋頭、門窗等, 根據不同的部位, 采用平雕、深淺浮雕或透雕的手法, 雕刻出寓意吉祥、避邪的花草植物、禽獸動物、日月水云、福祿壽喜、人物故事等, 其刀法精細線條流暢, 形象貼切。因此民間有“一兩木屑, 一兩銀”的說法。一套住宅建筑的修建, 花費幾年乃至十幾年的時間, 這在和順民居建筑中是很多的。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和順居家宅第綜合了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北雄南秀” ,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雄、秀的結合體。無論是三坊一照壁, 還是四合院, 既有雄偉壯觀大氣的特征, 又講究精雕細刻, 典雅秀氣。
資本是古鎮旅游開發的催化劑,資本為古鎮空間形態演變與重構提供了經濟支持
作用于古鎮的資本包含政府資本、企業資本和個體資本三種類型。政府資本主要用于吉鎮古建筑的修繕保護、鎮區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公共活動空間建設等方面,促進了古鎮的城鎮化進程:企業資本通常用大量資本進行大面積地塊開發,這一開發過程促進了古鎮空間不斷向外擴張;個體資金量小但數量多,被分散用于古鎮的各個區域,是構成古鎮內部空間更新的主要動力。
2003年10月31日,云南柏聯集團與騰沖縣人民政府簽定了“投資開發經營和順景區協議書”,組建了云南柏聯和順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取得和順景區40年的經營管理權,開始了對和順景區的開發與經營管理。自此,和順的旅游資源被 推向市場,和順旅游文化開始走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產業之路。
云南柏聯和順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柏聯集團全資子公司,負責和順景區的開發與經營管理。2003年11月1日,柏聯集團進入和順古鎮開發,本著“保護風貌、浮現文化、適度配套、和諧發展”原則,對和順古鎮進行開發建設。
2004年,投資6500多萬元擴建了元龍閣大月臺,新建了“和順人家”和“水上餐廳”兩個餐館:同年,雙虹橋前的電影院、供銷社、畜牧獸醫站、文化站及一些食館、商店被全部拆除搬遷,建成成古鎮的旅游停車場。
2005年,政府帶頭拆除原建鋼混結構政府辦公樓和派出所辦公樓共計3000㎡,并將鎮政府搬遷至古鎮外的大莊村。政府原址建成了反映滇西軍民抗日和反法西斯歷史的“滇緬抗戰博物館”。
2006年,開發公司將在寸氏宗祠內的幼兒園遷出,并新建了幼兒園和希望小學。2007年,開發公司將位于雙虹橋左側的5戶人家遷至古城入口處,投資6000萬元建成了突出和順傳統文化為特色的“和順小巷”和供游客活動的“酒吧街”。
2010年1月柏聯旅游開發公司與縣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現有和順旅游文化發展的基礎上,對和順古鎮進行保護與開發,規劃建設“天下和順”的項目,計劃建設財富和順、柏聯溫泉SPA、柏聯產權式酒店、柏聯精品酒店、新停車場、大莊村旅游綜合開發、和順濕地公園、夜和順8個項目,使之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養生保健、旅游購物為一體的旅游文化產業綜合項目,該項目規劃用地約44公頃,概算投資23億元。
隨著和順古鎮游業的不斷發展,大量商戶涌入古鎮進行旅游經營,古鎮內的房屋租金也隨著不斷攀升,在黃金地段,個別鋪面租金高達每年40萬元。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大量居住建筑被改造或拆除重建用于旅游經營。之后,古鎮建設范圍繼續向外擴張,小河以內的區域基本都已被用于旅游開發。同時,古鎮內部空間也在快速更新。
總結
和順古鎮借助各方資本之力,運用多元文化進行建造。在其旅游城鎮化過程中伴隨著大量外部空間的擴展和內部空間的更新。旅游業的發展是古鎮空間形態演變的最大驅動力,而古鎮旅游業的發展是政府、企業、居民、商戶和游客共同作用的結果。
*本文由執惠入住媒體復世文旅智庫發表(微信公眾號:復世文旅智庫),作者:陳默。復世投資是國內頂級的旅游產業研究及投資平臺,旗下產品復世文旅智庫,致力于打造最值得信任的旅游產業和旅游投資管理智庫。定期發布旅游產業深度研究報告,分享投資信息,提供專業數據。
【號外】由執惠主辦的《2016中國旅游大消費年度峰會暨頒獎盛典》將于12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2017產業風向標,聚焦休閑度假,文旅及“旅游+N”模式;旅游大消費十巨頭首聚,覆蓋旅游大消費全產業鏈;旅業年度盛會,執惠誠邀您的參與、見證。了解詳情及報名請點擊鏈接: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