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在《旅游學刊》發表題為《中國旅游市場的40年起伏變遷》的文章稱,旅游發展的根本在市場,包括市場需求、市場結構、市場運行、市場機制。離開市場,寸步難行。
魏小安認為,需求深化、結構優化、效益強化是現在旅游市場的3大問題,需要科學研究。旅游是生活方式,是幸福產業,靠未來導向。要回歸本源尊重常識,高大上只會形成泡沫。
他表示,40年來,旅游專家和旅游部門的領導論證旅游的性質、地位、作用、功能等,可謂汗牛充棟,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旅游始終不在主流,所以我們要爭取地位,呼吁重視。“‘實事求是’是根本,需要深入研究旅游發展和運行的規律,旅游只要到了這一步,自然會得到重視。”
以下為魏小安文章全文:
40年,就個人來說,是一個完整的職業生涯,中國的旅游拓荒者都完成了這個過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40年,就一個產業而言,已經足夠成長成熟,這是中國旅游市場的發育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有起伏,有波動,是完全正常的事情,事物總是波浪式發展的。其間,前面的發展給后面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機會帶來機會,條件創造條件。我們不能苛求以前,時代不同,困難不同,開拓性的工作和發展性的事情不同,發展性的事情和提升性的事情不同。但說到根本,還是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如果說旅游有什么特點,就是從起點開始,受傳統體制約束較少,被需求推著走,靠市場形成機制。
需求側的市場變化
1979年,中國旅游拉開了發展的序幕。從需求角度看,第一,是三大市場的逐步發育。
首先是入境旅游市場,蓄積已久的發達國家對中國旅游的需求噴薄而出,造成了旅游供給的全面緊張。整個20世紀80 年代,基本上所有力量都圍繞著如何一個環節一個環節補短板,初步滿足入境旅游的需求。
其次是國內旅游的發育,國家的態度從“不阻攔,不鼓勵,不宣傳”調整到“四個轉變和五個一起上”,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力量,滿足市場產生的需求,在90年代,開始了持續增長。1999年,節假日制度調整,黃金周開始,國內旅游井噴現象產生。
第三是出境旅游的發展,從港澳游到邊境游,1997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正式開始。那時提了三句話“大力發展入境旅游,積極發展國內旅游,適度發展出境旅游”,實際上,需求的變化適度與否全在市場。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40 年的市場結構,前20年是適應和對應的過程,后20年是發展和輸出的過程。現在,三大市場的結構已經和國際完全接軌,國內旅游的熱潮壓倒了入境旅游,一年的旅游消費總量5萬億元,入境旅游充其量占1/10。
第二,市場的變化絕非一帆風順,風險時時有,沖擊常常有,危機也從偶然、半常態到常態。
世界系列沖擊給我們的提示和啟發就是大國自然災害頻發,人為事故常發,偶然事件多有。40年來,我們已經經歷了9次沖擊,主要是政治性、經濟性、社會性3 類因素,其中,經濟性因素影響較小。另一方面是外來因素和內部因素,其中,外來因素影響較小,和開放程度不足有關系,和大國狀況更有關系。現在,我們進入了第9次,這一次的不確定性太強,而且是內外交叉。
第三,中國旅游的一個特征,也可以說是一個優勢,就是消費的海量,將近14億人,基本上同時進入旅游領域,還保持排浪式消費,國際不足國內補,北方不足南方補。尤其是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之下,三駕馬車的格局已經形成消費拉套、投資和出口駕轅的新格局,消費主導之中,旅游消費格外令人矚目。
供給側的市場變化
與需求側的市場主導相反,旅游供給側的市場變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導,但卻是市場基礎之上的政府主導。
第一,中國旅游的前20年是短缺時期,設施短缺是主要制約,基礎設施短缺是根本制約,所以必須動員各個方面的資源,由政府主導進行。
第二,1998年之后,中國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供給硬件的短板全面緩解,尤其是基礎設施的建設,給旅游大發展插上了翅膀。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各地都加大了建設力度,旅游順勢而起。中國總體是強勢政府主導背景,尤其是在地方層面,推動旅游供給的力量主體必然是政府,資源、土地、規劃、配套,都是政府運作。
第三,1994年,國家旅游局部署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就是為了調動城市政府的積極性,也達到了初衷。近些年提出的全域旅游,本質上如出一轍,還是政府主導。
另一方面,則是市場機制的逐步形成。
但是多年以來,旅游行業是主動開放,被動改革,這是普遍現象。當然,在開放方面,主動程度有時候也差一些,但是畢竟在一步一步走,可是在改革方面,缺乏相應的主動性。其中的原因很多,就這些原因而言,實際上和整個產業自身的特點,包括發展的基礎都是有關聯的。所以就形成了一個現象,30年以來,任何一個產業都經過了幾輪升級換代,在產業的集中度上都形成格局,可是旅游的發展明顯不足,到現在為止,仍然是一個軟肋。
認識的市場變化
1987年,中國旅游經濟發展戰略這個課題最后的結論就是三句話:經濟產業,適度超前,永遠朝陽。立論的基礎就是消費,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收入提高,旅游的需求是永恒的。40年來,旅游專家和旅游部門的領導,論證旅游的性質、地位、作用、功能等,可謂汗牛充棟,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旅游始終不在主流,所以我們要爭取地位,呼吁重視。
客觀來看,中國是一個大陸型國家,幅員廣袤,不可能旅游立國,所以新加坡、瑞士甚至法國、西班牙等國的經驗可以借鑒,一些地方旅游立省立市是可能的。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現象,逢旅游起伏波動,一些論調就出現。
第一,脆弱論。很多人認為旅游是脆弱的,這個說法我是反對的,如果旅游是脆弱的,這個產業還值得發展嗎?這樣的活動我們還值得提倡嗎?轉換一個概念,可以說旅游是敏感的,碰到事情下滑很快,事情過后反彈很快,實際上我們遇到的8 次沖擊,包括世界旅游發展歷史上的情況,都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的看法,脆弱不能說,因為這種說法就是不科學的。
第三,停滯論。停滯論認為其他行業停滯旅游也必然停滯,這是從依附論導出的必然結論。從歷史看,一是旅游的彈性很強,遇事下滑,事過反彈,都很快;二是旅游的韌性很強,很多項目不死不活,也能維持多年,碰到機會還可以轉換。
實際上這里的核心就是一般性危機不算危機,實質性的危機必然顛覆,所以危機改變了一切,這是轉折,如果我們不把握轉折就沒有意義。我們總強調旅游受到沖擊,旅游要復蘇,實際上復蘇是一種誤區,我們需要的不是復蘇,而是一種轉折,需要一種顛覆,恰恰是危機的外力給了我們一種鞭策。
不僅是旅游,我們這些大的改革都是在這種狀態下才形成的,太平日子好過,誰要改革?只有過不下去才改革。所以我倒覺得危機很可能是旅游產業結構轉折之年,產業素質提高之年,產業競爭力培育之年,但不可能是大發展的時期。
旅游的綜合性強,受經濟性、政治性、社會性、自然性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只是權重不同,因此危機必然常發。所以我們的認識過程要從大驚小怪到見怪不怪,正常處置,形成大國常態,發揮大國優勢。另一方面,則是夸大其詞,似乎旅游可以拉動一切,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在調動積極性的同時,也產生了過高的期望,給旅游背上了過重的負擔。
40年的市場起伏,旅游發展的根本在市場,市場需求、市場結構、市場運行、市場機制,離開市場,寸步難行。還是回歸本源,旅游是生活方式,是幸福產業,靠未來導向。尊重常識,高大上只會形成泡沫。契合人性,自有文化性,也有商業性,落在地上,才是產業的下一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