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華住舉辦世界大會的初衷,是與生態鏈的伙伴共聚一堂、互相切磋;既是行業的交流,也是思想的盛宴。我經常說“形而上”決定“形而下”,有了思想才能把具體事情做好。
今年的世界大會跟往年不太一樣,從9月底到12月初,我們一共舉辦了五場:廣州、成都、長沙、北京和上海。每一場都會邀請一位經濟學家或財經觀察家來分享他們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看法,其中樊綱、李稻葵、秦朔、許小年教授等都是中國知名的經濟學家和學者。
作為每次大會的主旨發言,我照例將自己一年左右的觀察和思考分享給大家。今年的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天下、江湖、華住、遠方。
天下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從“十四五”規劃當中摘出來的一句話。看到這句話時,我的腦子里第一反應就是想回顧一下這100年來發生了哪些重大事情?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9年-1933年經濟危機大蕭條、股市大跌,失業率爆增;經濟危機可能激化了矛盾,接下來1931年-1945年開始了各種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算),歐洲和太平洋的二戰,接著是解放戰爭,之后是朝鮮戰爭。然后痛定思痛,世界恢復平靜,西方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包括部分亞太地區,尤其是日本、韓國,進入了經濟的黃金期。
之后有幾個局部戰爭(越戰、中印、中蘇),對中國影響比較大的還有這么幾個事情:文革,我是1966年生的,也就是文革開始那年。文革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可能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接下來是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中美建交,蘇聯解體,到近幾年的中美競爭和今年的新冠。
這100年來發生了這么多的事情,有瘋狂的戰爭、有人類社會黨派的成立、有國家的解體、經濟的簫條和繁榮。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回顧百年來的大事件,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這句話后面的深意。有時候,一個很小的事情或者人物,就會觸發一件很大的社會事件。這次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病毒——新冠病毒誘發、激化了許許多多的矛盾,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許小年教授講到“修昔底德陷阱”(注: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戰爭也是這種競爭的可能選擇之一):歷史上,雅典文明非常輝煌,斯巴達人武力很強,最后兩敗俱傷。而當下,中美兩國的“互掐”,實際上08、09年就開始了,但這個病毒(可能還要加上川普)激化了兩國之間的矛盾和成見。這也是十四五規劃中所說的,我們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表現方式上,世界格局開始從“多邊主義”走向“單邊主義”。過去美國跟誰都好,現在只跟那些講英文的國家關系好。
從全球化到本國優先。過去講“全球化”,世界分工很自然,但今天不是這樣,連做口罩、做呼吸機都要移到國內,美國也要把在中國的工廠搬回國,這叫“本國優先”。
從產業托拉斯到互聯網寡頭。過去我們知道石油、鋼鐵、汽車等等各種大的托拉斯企業,包括日本有很多這樣的商社,今天則被社交媒體、互聯網公司、電商公司,比如亞馬遜、面書Facebook、中國的騰訊阿里等這樣的互聯網寡頭所取代,由于新技術的產生。
影響人類進程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能量獲取方式的變化,二是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蒸汽機就是能量,文字、互聯網就是信息。每一場能量或信息方式的改變,都會極大地改變人類文明和歷史的進程。互聯網屬于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這個變化才剛剛開始,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到今年20年了,但對社會、對整個世界的影響非常大。
“十四五”規劃中還有一句話:“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是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很好的總結和歸納。
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天下大勢。在經濟上也有幾個變化值得大家關注:
1、流動性增加。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不管美國、中國、日本還是歐盟,都在大量地印鈔票。從資本主義開始發達以來,國家政府對貨幣的流動性增加,一是為了拉動投資,二是應對各種戰爭、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錢的流動性是各國解決災難、解決發展問題的一大重要手段。大家都在印錢,中國新發貨幣比較容易進入房地產,美國新發貨幣比較傾向進入股市,兩個市場新增貨幣的流向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流動性的增加實際上對做投資非常好。
2、消費重要性提升。出口今年創了新高,但現在斷言中國又回到了出口的春天還為時過早。因為疫情的影響,其他地方生產能力減弱、供應鏈減弱,使得中國強大的供應能力凸顯,我認為是暫時的現象。從長期來看,中國的消費開始崛起,在GDP里比重逐年增加。國家和政府在這樣的宏觀形勢下提出: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我認為重點在前半句“國內大循環為主”。
以上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國內外形勢的變化。
江湖
“江湖”是我對酒店行業的一個比較“江湖”的叫法。國際形勢的變化,映射到酒店行業,就是我這一部分要分享的內容。
關于江湖,我總結了幾個方面:
壓力測試
疫情確實讓我們這個行業的人都很慌張。慌亂之后是焦慮,焦慮之后是積極的應對。不管是華住還是我們的同行,都在積極應對,每個人都可歌可頌。
一是這次測試當中單體完敗。2020年酒店關店數15萬,其中98%是單體酒店,數據來自攜程網。從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的9月份,攜程上酒店ID數量少了16.3萬,保險起見,我們用15萬這個數字。這里面包括臨時關門、政府征用、停業裝修、法人更換的酒店,絕大多數是受疫情所迫停業,至少是暫時停業。到了2020年的10月份,又有9萬多家新增,凈減少7萬家。
但這沒有改變我的結論:在新冠疫情的極端壓力測試下,單體酒店破產倒閉的比例極大。自然的結果就是疫情過后,很多單體酒店考慮翻新、加盟,向連鎖化、品牌化轉型。
二是國際品牌處境尷尬。不管是因為中美對抗還是中國崛起,中國人對洋品牌的熱情從崇拜開始變得更加理性,在消費品領域的國潮風也充分地驗證了這點。疫情導致的國際通航中斷,也對客源產生了重要影響。國際品牌最好的時光,酒店六成以上都是外國客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國人,現在的比例幾乎是零。國際酒店公司在中國正面臨著很尷尬的境地。
三是全服務酒店陷入被動,因為人多地方大,能耗高,在生意慘淡的時候壓力特別大。大家都在努力渡過難關,其中有一個有意思的案例是:疫情期間五星級酒店轉型賣包子。這個包子前幾天我自己也吃了,確實好吃!這個創新的點子很好,但是一個全服務大酒店不可能一直靠賣包子來維持啊!
四是視頻會議使用量的增加。有人說既然有了視頻會議,就可以減少出差,不必要的出差我們就不去了,甚至出差會變成一個超低頻事件。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究。
我認為,酒店的定義,就是當你不在家時候的一個住宿單元。如果人離開家后可以不用睡覺,就不需要酒店了。這輩子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如果人類有一天可以減去8小時的睡眠時間,把實際生命延長1/3,這是天大的喜訊。假如因為這樣的發明,華住需要轉行,我會很開心。
但是我探討出來的結論是相反的,且看我對出行的一些觀點。讀者若有興趣,也可以參考閱讀我的文章《深度交流、深度閱讀、深度思考》。
出行
人類有沒有可能因為疫情、視頻會議就不出行了?我們先看看今天的人類是怎么來的。
我查了歷史,是非洲大遷徙造就了現代人類。差不多15萬年之前,我們共同的祖先智人,因為氣候的原因,從非洲草原走了出來。智人走出非洲,以每年一英里的速度,用4-5萬年走遍了全球,完成了對世界的覆蓋,這就是現代人類的來源。
出行是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和必需,所以我的結論是——遠行是人類的天性,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擋人類的遠行!我們不用悲觀,應該滿懷信心。
這幾年,中國乃至世界旅游人口的不斷增長,也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我的觀點。
中國的旅游人口高速增長很自然。錢多了,眼界高了,必然結果就是出行的人次更多、距離更遠。
雖然旅游的人次很多,但是我們這個產業,不含航空、經典門票、餐飲等收入的住宿業,2019年的產業規模還不到1萬億。在中國,汽車產業的規模是住宿業的6倍,房地產是23倍,商品零售(含電商)是50倍。
中國旅游人口雖然一直在增長,但酒店這個行業最近整個10年、20年甚至30年基本處于虧損的邊緣。下圖是星級酒店的利潤率,全口徑的酒店放進來,這個曲線還要往下移,甚至是虧損。
行業不大,出行的人不少,而且越來越多,但又不掙錢,為什么?
供給側
我得出的結論是——酒店業的供給側出了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里說,“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講得特別好,中國許多行業的供給側都有結構性的問題。具體在酒店業的表現如下:
1. 規模小
中國酒店行業住宿單元平均25間房,而美國酒店是93間,差不多是中國平均體量的4倍。而且中國所有酒店包括農家樂在內,有80%的酒店客房量小于20間,這樣很難掙錢。可能有些小體量的精品酒店例外,但數量極少。
房間體量小,意味著規模經濟不足,沒有好的經理人、沒有好的配套。
2. 連鎖率低
不僅體量小,中國酒店的連鎖率也非常低,大約在20%—25%左右,美國是中國的三倍,歐洲是中國的兩倍。
3. 坪效低
很多高檔酒店坪效很低。奢華酒店一個房間的均攤面積160平方,這是什么概念?上海商品房價格大約在10萬/平米,這樣一個房間的造價就高達1600萬,多少年才能掙回來?差不多要100年!
4. 人效低
酒店的人房比普遍高。尤其是高檔酒店各方面都被異化了,成為面子工程,成了附庸,成了配套。盲目追求高、 大、全,而且大部分酒店產品雷同,尤其是客房。
5. 品牌弱
大部分本土酒店的品牌還是很弱。這10年、20年崛起的本土品牌,只有漢庭、全季、桔子、如家、錦江之星等,大部分還是在經濟型和中檔市場,高端這塊幾乎是空白。
五大趨勢
從這些現象以及前面所說的出行思考、壓力測試,我認為中國酒店業未來有五大趨勢:一是從單體走向連鎖,二是從全服務走向精選,三是從星級走向品牌。
星級沒有錯,中國的老一輩酒店人,從散亂、無序開始,用星級規范,用統一的標準——比如多少面積、多少人房比、多少配套打多少分、掛多少星,這對中國酒店業非常正面,沒有任何錯。
但這么多年來,盡管一再修改星級標準,我認為還是過時了,因為消費者已經變化了,1000個消費者可能有100種想法。僵化的標準跟不上客戶的靈活變化,而品牌可以百花齊放,多姿多彩。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跟著品牌選擇酒店而不是星級。
從華住幾個旗艦品牌的經營數據來看,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對比中國星級酒店10年來的RevPAR,漢庭超過了三星、接近了四星,全季超過了四星,水晶則接近了五星。星級被品牌取代這個趨勢一目了然。
第四個趨勢是本土品牌崛起。國際品牌在變弱,越來越多的本土品牌會崛起。不管是愛國的熱情、國際客人的減少還是我們的自信,本土酒店品牌這幾年會加速發展,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
第五個趨勢是從地產配套變成投資工具。過去高檔酒店是商業地產的附庸和配套,我覺得這個現象會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會將酒店作為投資工具。投資酒店是因為可以賺錢,而且是輕松賺錢。中國會開始出現一批以投資酒店為職業,為自己謀生和創業的人,還會有“投二代”。
最近我跑了很多縣城,很多投資的業態已經越來越少,比如百貨商店等。其中有電商進步的原因,也有城市化變遷的因素和消費習慣改變的影響。但是酒店未來會成為很多人的投資工具,而不是為了面子和配套。
八大紅利
盡管酒店業有種種困難和挑戰,我們仍然心向美好。偉大的人們,總是那些在冬天里聞到春天花香的人,在黑夜里看到光明的人。下面談一談行業里讓我們看到希冀和光明的事情。我把它總結成八大紅利。
一是投資紅利。不管是物業供給過剩還是疫情、電商沖擊,很多房子都空出來了。以前要在深圳、上海租市中心的房子很難,現在機會變多了;這說明我們的租金成本有可能降下來;原來租不到的地段,現在也有可能會出來。
二是品牌紅利。經過10年、20年的沉淀和探索,中國頭部酒店企業已經崛起。品牌化、連鎖化的酒店抗風險和恢復能力更強。跟著強大的品牌走,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更強,投資更有把握。
下圖是華住與行業平均出租率對比。
三是內循環紅利。習總書記說“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從以往過于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轉變”。
所謂“國內大循環”,其本質是消費,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衣食住行”,在旅游業我們經常用“吃住行游購娛”來說旅游的各個要素。度假、出差、開會等等都是消費,我相信政府會出臺很多政策,來鼓勵消費。比如增加帶薪假期、增加工資、強制休假等等,都是帶動我們行業的利好。
四是流動性紅利。我們看三張圖表,第一個圖表是美國的主要資產美元、黃金、債券和股票的表現:1美元22年后是0.59美元;而中國在同樣的周期內,股票變成了10到12倍,1塊錢人民幣變成了0.37元。
再看200年的時間跨度,只有美國的數據:1美金變成了5分錢,股票是100萬倍,債券是1600倍,黃金是3倍。這是流動性充分產生的差異,而且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流動性的增加對我們這個行業是利好——不管是簽租約還是買物業,都是利好。所以我們盡量爭取簽長租約,持有物業也非常好。
大家看以下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加盟商在江蘇徐州下面的縣,買房子加盟了漢庭,10年不到,資金全部回籠了。購買物業有10%的年現金回報屬于很好的投資了。
這樣的案例不是個案,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多個。流動性增加,能夠在房價合適的城市購買物業投資酒店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讓時間做租金的朋友,讓時間做投資的朋友,合理杠桿,充分利用流動性。
五是城市化紅利,這一點我已經連說了三年。中國的城市化已經過了第一階段,初步的城市化,現在第二步的城市化分兩個過程:大城市更大,小城鎮活躍。我們可以看到,很邊遠的縣消費不低,人員不少,行業很興旺,這樣城市化的過程會持續更長時間。
高鐵、高速公路、航空使大城市更大,打通了交通的動脈,未來幾年仍然會是基礎建設的活躍期。城市化紅利對酒店行業一定是利好的,高速、鐵路、航空的發展使商務出行和休閑旅行的人成倍增長,住酒店的人會比原來更多。
六是下沉紅利。中國的酒店分布,數量最多的是在三四線城市,那里的商業業態相對單薄,租金也更便宜。大量的三、四、五線城市,不管買還是租,肯定更有機會。
比如浙江某鎮的一個全季,在華住的口徑里算五線城市,租金0.95元,RevPAR是205,回報周期很容易算(2-3年)。四川某縣(3線城市)宜必思,這是一個不太發達的地方,0.61元的租金,RevPAR是187,大概2、3年現金也就回來了。中部的山西某縣城城市有個漢庭,租金0.4元,RevPAR是248,估計當年投資就可以回本。
中國有很多縣城和小鎮,你們去“慧眼識金”,而華住為你們提供品牌和系統支持,做好服務。但是在這些低線城市,要做好布點規劃,不能一哄而散,要有開店保護。靠數量,靠廣沃的網絡,靠充分的滲透,而不是在某一個城市扎堆布點。
七是中國的人口紅利,中國是目前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些人從廉價勞動力,變成了消費生力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口紅利,這個紅利依然存在。今天要造手機,部分產能可能會轉移到越南,但做酒店正當其時。
酒店已經從奢侈品變成了一個大眾的必需品,酒店潛在客戶群不是4億也不是6億,而是4億+10億,是14億中國人民。
中國有兩個市場,一個是4億的中等收入市場,另外一個是10億的大眾市場。下圖是中國人口經濟階層的狀況分布。
中國的人口紅利龐大:智能手機的用戶有8億,設備數量超過10億;快遞去年超過500億,今年疫情下數量可能更多。
習總書記說,“中國不斷拓展的內需和消費市場,將釋放巨大需求和消費動力”。前幾年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提出的“雙循環”,節奏把握得都特別好!“上下同欲”國家才能往前走,才能富強。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對我們這群人來說特別幸運。
八是增長紅利。中國家庭消費比例不到美國的一半,消費增長空間大;中國有8億人沒有去過天安門,10億人沒有乘過高鐵,12.6億人沒有出過國,潛力巨大;目前酒店連鎖率偏低,潛力巨大。
因此,中國也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我們在酒店投資方面有很多機會。作為酒店從業者的我們,真是生逢其時!
五大坑
但是,不能覺得有這么多利好的消息,就能簡單粗暴地進行投資。我們得注意酒店投資中要小心的“五大坑”。這些陷阱大家要避免。
一是高利貸。借15%以上利息的債投酒店,肯定是錯誤的。也不能和親戚借錢來做投資,人情比高利貸更貴。
二是高租金。本來租金可能是1.5元,著急搶物業,2元租下來,純利潤就給別人了。一般說來,經濟型酒店的租售比不要超過35%,中檔型不要超過40%。
三是高風險。這兩年的城市化讓幾乎所有城市都在搞新區,但是很多城市根本沒有經濟實力搞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新區有時候可能需要5年、10年才能發展起來,比如客源單一的開發區,以及一些概念新區等。還有不合規物業,前幾年住宅、教育都可以開酒店,今天就比較難。這些都是要避免的風險。
四是高投資。如果你有錢,要砸錢做奢華酒店,這是情懷,不是投資。如圖,中國的酒店檔次分布和人口分布對應,平價型、經濟型、舒適型、高檔型、豪華型。未來中檔會多一些,平價型會比圖中要少一些,但經濟型酒店不會差。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根據客戶分布和收入結構來進行投資布局的調整。
最后是低重置成本。當一個城市或地區,可以做酒店的物業很多,租金也不貴,就是我說的“低重置成本”。尤其是那些原來比較難進入,忽然之間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的城市……你要特別當心,這可能就是我說的“低重置成本”的情況。短時間大量的新增同質供應,勢必影響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