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政策導讀:現代化產業體系呼之欲出!
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既要逆勢而上,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也要順勢而為,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
5月5日,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隨處可見的復蘇景象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2.74億人次,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恢復至疫前同期的100.66%。放眼神州大地,旅游市場的復蘇隨處可見,上海虹橋站“史上首次”發往全國各站的車票均售完、室外博物館圓明園遺址公園(日最大承載量7萬人次)發布公告稱“五一假期”前3日門票全部售罄等,讓每一位消費者和從業者都切身體會到了旅游市場的火熱和繁榮景象。
自今年初對新冠疫情實施“乙類乙管”以來,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清明節假期僅一日,仍交出了國內旅游出游2376.64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5.20億元的答卷。但總體而言,2023年的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假期的人均旅游消費均低于2019年同期。
2019年與2023年的重點假期人均旅游消費對比
根據文旅部數據 作者自制
可見,旅游業迎來從市場復蘇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轉折點,我們需要站在新的起點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旅游業經此一“疫”,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了。傳統的依靠數量增長、山水資源帶來門票經濟等粗放發展模式將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行業亟需新動能來提升發展。在活躍的市場表象下,我們需要找到一條具有內生驅動力的“隱秘而偉大”的發展路徑。
戰略拐點,向左還是向右?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旅游業作為綜合性服務業,是實體經濟中的蓬勃力量,也是第三產業的重要領域,發展韌性強,產業鏈條長,可有效調整一二三產的結構比例。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對“增加優質服務供給”便給出了具體的發展方向,即“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改善旅游消費體驗,打造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紅色旅游等精品項目。”除了國家一系列的政策引導外,現實的旅游市場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需要重新審視其中的旅游供求關系,以創新驅動各要素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
一是Z世代登上旅游消費舞臺。95后、00后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同時又追求性價比,“旅行特種兵”現象遍布全網。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一代,他們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主動分享所形成的線上口碑傳播,將給旅游供給帶來更高的質量要求。
二是旅游產業邊界正在重構。一方面是主客共享模式的梯次發展。當前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文化休閑設施,既為外地游客服務,也是本地居民休閑的重要場所,如順德歡樂海岸PLUS、上海蘇河灣等。隨著我國城市群發展及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預計主客共享模式將從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梯次發展。另一方面是產業融合的縱深發展。大眾旅游從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消費,許多景點開始融合商養學閑情奇等復合業態,航天旅游、工業旅游、科普研學、森林康養、文商旅等細分領域熱度不斷提升。
順德歡樂海岸PLUS 圖源:廣東省旅游協會
三是旅游供給面臨新趨勢。我國旅游業對GDP、就業貢獻率曾在2017年均超過10%,是現代服務業增長最快的板塊,盡管2022年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度跌破2%,但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3月底,我國旅游相關企業達到463萬余家,超過半數企業成立于1-5年內。其中,2023年一季度新增注冊企業14.1萬余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漲11.5%,供給活力逐步恢復。2015年全國旅游業完成投資破萬億元,全國旅游投資額一路攀升,根據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的旅游投資額為1615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但在大規模的投入所產生的高品質、有效旅游項目還不夠多,這是資本和技術、創新的脫節所致。
疫后進入旅游供給將進入“輕重并舉”的存量提升時代,如旅游行業的管理經驗、品牌價值、IP要素等進行輸出和再創新,為賦能存量資產提供新路徑。同時,旅游要素獨立化發展是旅游需求演化推動的結果,也是旅游供給提升的重要標志,如近年出現的景區度假化、酒店目的地化等探索,浙江烏村更是將“一價全包”的國際度假理念應用到精品農莊的打造中。而成都結合美食文化、三國文化、特色音樂文化,將原有的城市旅游觀光巴士升級為火鍋巴士、話劇巴士,此類微創新也可以為游客提供本地特色的主題體驗。
CITY TOUR火鍋巴士 圖源:成都旅投
“隱秘而偉大”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疫后,旅游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系統來看,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需要真正構建起現代化旅游產業體系。國內學者主要基于結構優化、產業融合與集群發展、開放經濟和國際競爭力視角展開研究,趙霄偉、楊白冰(2021)對標紐約、倫敦、東京等“頂級”全球城市,提出多元融合的產業發展方向、協同發展的產業創新生態、協調發展的產業布局思路、雙向開放的產業開放程度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出發點、切入口、落腳點、競爭力。
針對旅游業而言,筆者曾從有效供給、需求升級、創新驅動、環境優化、產業地位演進空間等方面對拓展現代旅游產業的戰略空間進行了分析。結合疫后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形勢,構建現代化旅游產業體系勢在必行,其中的關鍵環節主要包括推動產業創新、引導產業集聚、推進產業融合、深化產業開放。
1、推動面向市場的產業創新
一是打造中國旅游創新策源中心。中國旅游研究院課題組對全國31個省(區、市)進行旅游創新能力評價分析,認為華東、華南地區領跑國內旅游創新。在這兩個地區內有眾多的高校科研機構、涉及旅游商業的風投機構、智力服務機構。以華東地區為例,誕生了許多個中國旅游業的第一,如第一個OTA攜程(技術創新),第一張景區電子門票的研發、運營者驢媽媽(商業模式創新),第一個家庭短途度假品牌開元森泊(產品創新)等。長三角都市群旅游消費力強大,是世界級旅游消費市場,具備形成旅游策源中心的基礎條件。
休閑客群集中在三大城市群 數據來源:仲量聯行
二是構建旅游產業創新體系。新技術、資本、企業家能力是內生因素,市場需求、制度因素對技術、資本和企業家能力等都產生影響,這五種力量共同驅動旅游業創新發展。從企業家的角度,要培養“創二代”旅游企業家,過去的20多年中國出現了陳向宏、陳妙林、黃巧靈、蘇志剛等旅游創業家,未來需要更多的“創二代”旅游企業家。從新技術的角度,以5G通信、物聯網、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在改變社會生活的同時,也在塑造旅游產業創新機會。從制度因素的角度,要鼓勵旅游創新主體在旅游研發、旅游品牌上的投入和培育,比如國資委針對涉旅國企的考核,除了關注收入和利潤以外,可考慮把品牌影響力和旅游研發創新作為考核關鍵點。
三是優化旅游科研成果的轉化機制。近年來我國旅游研究成果豐碩,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項目市場轉換率還比較低,存在理論與實踐聯系不緊密的現象。現代化旅游產業體系呼喚更多把論文寫在“旅游一線”的科研機構和學者。
四是推出創新的旅游產品體系。針對旅游市場的分化,要有更多優質的短途度假產品、體育旅游產品、康養旅游產品、科技旅游產品、針對專業人士的技能型旅游產品等。
五是提升品牌旅游企業的研發能力。華僑城在主題公園領域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三,復星旅文集團擁有CLUBMED、托馬斯庫克、太陽馬戲等知名旅游品牌,錦江集團擁有多個國內、國際知名酒店品牌,還有無錫靈山集團、開元旅業集團、宋城集團、長隆集團等具有品牌創新能力的企業,應該在現代產業創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Club Med普吉島度假村 圖源:ClubMed地中海俱樂部
2、引導多形態的產業集聚
一是塊狀分布的旅游產業集聚區。我國有一些初具規模的旅游產業集聚區,如東部華僑城、上海臨港地區(上海海昌海洋主題樂園及酒店、冰雪世界及酒店群)、三亞海棠灣等。未來,從滿足多年齡層次人群的一站式消費需求、協同共享客源、信息、品牌、形象等優勢要素的視角,旅游產業集聚在規模和質量上有更大提升空間。以美國為例,2021年全球客流排名前12的主題公園中,6家集聚于奧蘭多,購票入園人次超過5400萬。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地區等都有望出現更多的旅游產業集聚區。
奧蘭多主題公園一覽表
根據2021 TEA/AECOM THEME INDEX AND MUSEUM INDEX數據 作者自制
二是線狀集聚的文旅融合項目。結合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等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設,打造一批線狀集聚的優質文旅融合項目,如在大運河沿線濟寧、揚州、無錫、蘇州等布局優質文旅項目,每個項目都力爭打造為當地的文化客廳和文旅核心吸引物。
三是網狀結構的旅游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是某一行業內的競爭性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互動關聯的合作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廠商和相關機構(如大學、科研機構、制定標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網狀聚集在某特定地域的現象。如英國格拉斯哥是全英第三大城市,被譽為“建筑與設計之城”。20世紀80年代,格拉斯哥政府通過開發旅游吸引物、推動關鍵性衍生企業發育,強化旅游教育、金融服務、軟件和電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完善區域配套設施,發掘在地文化特色、促進各類設施為當地居民生活、休閑服務等措施,促進了旅游產業集群的發展。我國也要因勢利導,引導和培育出一批有競爭力的旅游產業集群,如筆者在2004年提出建設上海郵輪產業集群,目前上海已經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郵輪母港區域。
上海國際郵輪母港 圖源:樂游上海
3、推進多層次的產業融合
一是在企業層次,培育具有產業融合能力的旅游集團。在全球受疫情影響下,2020財年迪士尼總收入同比2019年下滑6%,但全年財報發布后其股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上漲6%,原因是迪士尼的媒體網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1%,其流媒體用戶超預期增長,已達到7370萬人。同樣在2021財年,迪士尼線下的主題公園依舊受疫情影響,收入同比2019年下降37%。但其總營收達674億美元,同比2019年僅下滑3%。這就是線上線下結合、旅游和相關產業融合的多元化帶來的抗風險能力。結合旅游產業的特征,我們需要一批以品牌為核心的線上與線下結合、具有產業融合能力的旅游企業集團。
二是在目的地層次,推進“旅游+”與“+旅游”。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載體,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催生新業態、延伸產業鏈、創造新價值。如果說“旅游+”體現的是旅游業尋求與相關產業相融發展,那么“+旅游”則是其他產業與旅游業的主動融合、順勢聯動。與40年前相比,旅游市場基礎、產業動能和目的地發展模式都發生深刻的變化,今后發展旅游產業更多的是要用“巧勁”,注重新型城鎮化、新基建、鄉村振興、國家公園、國家文化公園、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對高品質目的地的推動作用。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圖源:中國旅游報
4、深化多維度的產業開放
一是入境維度,要構建便利化服務體系。“十四五”時期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將為入境旅游提供優質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要構建起完整的入境旅游的產業鏈,完善入境旅游便利化體系等軟性體系,不斷提升入境旅游規模和質量。
二是出境維度,要做大跨國經營的旅游企業。結合出境旅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引導、培養出一批具有國際化經營能力的旅游企業。隨著我國出境游客的規模不斷擴大,我國旅游企業的跨國經營機會也越來越大,反過來旅游企業的跨國經營,也會促進出境旅游市場的良性發展。
三是國內維度,要深入推進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以長三角為例,以往不同程度存在著旅游市場體系割裂、產業結構趨同、追求各地利益最大化等情況,在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形勢下,要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為契機,探索深入推進區域旅游一體化的規則約束機制、信息共享機制、品牌共塑機制、績效激勵機制、利益補償機制、產品聯動機制等。
四是企業維度,要推動旅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和不同行業內企業的跨界合作。旅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將會催生具有產業鏈整合能力的大型旅游集團,如中國旅游集團與開元森泊的股權合作,將推動其度假綜合體開發運營能力提升,有利于提升其旅游產業鏈影響力。如旅游和醫療企業的跨界合作,將催生一批高品質康養度假企業,奢侈品行業和酒店業的跨界合作,出現了頂級奢華酒店-寶格麗酒店等。
注:文章僅代表作者研究興趣,不代表所在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