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從西方旅游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趨勢:當旅游業從初期探索階段進入體驗和度假階段后,投資和更新的速度往往會逐漸放緩。這一現象的背后,是人們對于旅行和度假的期待發生了質的變化。人們不再只是想要看到新的地方,而是想要深入體驗一個地方的文化和歷史。
在這樣的背景下,旅游產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和歷史元素,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對于懷舊和文化的需求,還可以使旅游產品更加有深度和內涵。例如,在法國的巴黎,人們可以參觀盧浮宮、埃菲爾鐵塔等著名景點,但這些景點所代表的只是巴黎的一部分。如果游客能夠深入了解巴黎的歷史和文化,比如到當地的藝術博物館、音樂廳等地方感受當地的藝術氣息和文化氛圍,那么他們對于巴黎的認識將會更加全面和深入。
低增長
在旅游業的早期階段,人們更注重的是探索和體驗新的地方。飯店、景區和其他旅游設施的建設和更新都很快,因為它們滿足了人們對于新奇和探索的需求。但當旅游業進入體驗和度假階段后,人們開始更加注重歷史和文化。
中國旅游業進入體驗和度假階段后,投資和更新速度明顯放緩,但并不意味著旅游業的發展就此停滯。相反,這個階段更需要我們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改變原有的發展模式,以創新和升級為動力,以文化和歷史的元素為抓手,用文化邏輯重新做一遍旅游。人們渴望在旅行中深入體驗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化,而不僅僅是欣賞風景。因此,旅游業需要更好地融入當地的文化元素和歷史元素,以提供更加有深度和內涵的旅游產品。
瓶頸期
中國旅游大基建時代已成過去式,許多旅游目的地和景區在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之后,陷入了瓶頸(停滯)期,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快速地增長,甚至不增長乃至衰退。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些目的地和景區就無法實現新的突破和發展。瓶頸期恰恰是旅游業者進行深度思考和調整的契機,了解市場需求和游客需求,根據不同的需求和期望進行適應性的改變。
大唐不夜城的房大人杜大人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要想在瓶頸(停滯)期實現破局和發展,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和游客需求,深挖文化,以創造性開發演繹。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對景區進行適應性的改變和創新,提高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硬件比拼階級過后,旅游與文化的主次關系發生逆轉,文化將不在作為旅游的點綴存在,而成為真正統馭旅游的核心。
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 圖源:華商報
原真性開發
文化原真性是指保持文化的真實性和原始性,不經過過多的干預和改變。在旅游開發中,在地文化往往被斷章取義、過度商業化所庸俗化、世俗化。因此,保持文化的原真性成為項目成功的關鍵。用文化原真性的表達,保護文化的真實性和原始性,讓游客能夠真正了解和體驗到當地的文化。
當地的文化保護任重道遠,文化斷根現象嚴重,游客體驗到都外來文化。在旅游開發中,盡量不要過度干預和改變當地文化,用外來文化改造當地文化得不償失,旅游業應該以傳承文化為己任。例如,在建設旅游設施時,要盡可能保持當地建筑的風格和特色,不要破壞當地文化的建筑風貌。讓當地居民能夠真正參與到旅游業中來,傳承自己的文化,讓項目置身于當地文化所包裹的氛圍中。例如,可以讓當地居民擔任導游,向游客介紹當地的文化和歷史;或者組織當地居民表演傳統節目,讓游客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
沈家門漁港民間民俗大會 圖源:舟山普陀文旅
文化賦能旅游的成與敗
1、成功案例
麗江古城:麗江古城是一個具有濃郁納西族文化特色的古城,擁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和傳統建筑。在旅游開發中,麗江古城注重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同時將其與現代旅游相結合,如舉辦“麗江古城國際音樂節”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感受納西族文化的魅力。
麗江古城
烏鎮:烏鎮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以其古樸的建筑、優美的水鄉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聞名。在旅游開發中,烏鎮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的古鎮風貌,同時將其與現代旅游相結合,如舉辦“烏鎮戲劇節”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欣賞傳統戲劇表演和感受古鎮的文化氛圍。
浙江烏鎮
莫高窟:莫高窟是一個世界著名的佛教藝術寶庫,擁有眾多的壁畫和雕塑等文化遺產。在旅游開發中,莫高窟注重保護和傳承佛教文化,同時將其與現代旅游相結合,如通過數字化技術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莫高窟
啟示:這些成功的案例都表明,在旅游開發中應用文化元素可以提升旅游的品質和吸引力,同時也可以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
2、失敗案例
成都龍潭水鄉:這個地方由于文化項目與設計定位的失敗,建筑風格沒有體現出川西特色,設計不分主次,加之后期運營和推廣與初期開發的模式不同。在策劃的環節上存在了不少問題,龍潭水鄉位于的區域屬于待發展地域,除了建筑之外,文化上的混亂、業態上的空白,同時也高估了當地人的消費需求。雖然這里號稱清明上河園,但現實卻看不到任何與清明上河園相關的內容,所以導致文化靈魂不明確,商業的思路老套,沒搞清產業核心。沒有自己的商業特色和亮點,無法留住人心。
和仙坊民俗文化村:這個項目的失敗主要是因為從項目規劃設計來看,“民俗村模式”同質化嚴重,景區設施簡陋、沒有結合當地文化及習俗,而只跟商業有關,并沒有特色。這是典型的農村開發旅游項目,當地居民自營,非統一運營,項目缺乏長期的運營資金。負責人急于在任期內做出政績,對開發項目不進行可行性論證,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認真研究解決。
啟發:以上兩個案例都表明,文化在旅游中的應用失敗往往源于缺乏對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缺乏長期的運營資金。
當然,旅游作為文化的重要承載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劣勢。在文化挖掘與深化過程要有意識的規避,在中國旅游業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低增長期尤為重要。
文化的同質化現象在旅游開發中屢見不鮮。在追求商業化的過程中,一些獨特的傳統文化可能被過度商業化或失去原有的特色,使得旅游產品缺乏獨特性和吸引力。這種現象不僅破壞了文化的多樣性,也削弱了旅游體驗的文化內涵。
在旅游開發中,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文化的珍貴性和獨特性,注重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避免文化的同質化和過度商業化,是實現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管理,提高游客的旅游體驗和文化認同,為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