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4月7日,由執惠、趣旅聯合主辦的《2017年首屆國際海島游資源對接大會》,以“時代創藍海,連接‘島’未來”為主題,匯聚20個海島國家、地區,30個海島城市,25個國際代表團,以及旅行社、OTA、航空、度假酒店、旅游投資機構和研究機構等500余名中外嘉賓,為海島游資源、渠道、產品和資本搭建連接平臺,為產品結構升級、營銷手段創新、服務體驗提升、多元市場培育提供解決方案,共同開啟海島游的新紀元。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嘉賓演講整理而成:
劉照慧:首先特別感謝各位領導!尤其是來到深圳這個寶地,深圳來了很多次,給我越來越深的印象是深圳非常有活力,非常開放,包容,除了很舒服的天氣之外還有很難忘的美食,還有一個最最打動我的,也是我非常崇尚的一種精神,就是實干精神,做實事。
我昨天去拜訪鄒會長的時候聊到這一點,執惠是一個產業媒體和服務平臺,有服務奉獻的精神,為行業做一點小事情是我們巨大的榮耀。來到深圳這個寶地得到各位領導和各位的支持,我也是非常感激。執惠剛剛起步的時候,第一次活動就是在深圳辦。深圳的創業公司也好,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也好,旅游業里面我們可以看到有非常多扎實、做實事的企業。趣旅也是我非常認可的一個團隊,欒總帶領這個團隊發展非常快,也非常務實。深圳是個非常新的城市,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批走向世界的城市,我也特別榮耀,能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們對于旅游業的一些觀察。也希望將來有更多的機會能夠服務于深圳旅游業者,服務于全國的旅游業者,也和各位領導們一起做更多實在的事。再次謝謝大家!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國際海島游資源對接大會”。為什么突出“資源”?我們看到旅游業過去十年、二十年的變化,更多是在營銷和渠道,尤其是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化發展帶動了攜程等等一批OTA的發展,但是在OTA之前更多的是旅游業勤勤懇懇的深耕。
以前有很多爭議,說線上和線下如何激烈地競爭,其實我們發現旅游最終還是一個產品和服務的事情,不全是營銷的東西,也不全是鄒會長說套路的東西,更多還要回歸到它是一個讓人幸福、讓人有體驗的行業,讓人在里面感受到我們除了庸碌生活之外那點美的東西,這是旅游業讓我們應該銘記的東西。
另外,旅游還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文化交流,我們到任何一個國家去都是民間大使。我是學外交出身,一直想做官方外交官,但是做旅游是曲線救國,實現民間外交,所以旅游我會作為終身的事業去做。我發現旅游完美詮釋了文化交流的使命,細小之處體現出國民的尊嚴,這是旅游業和其他任何行業所不同的東西。
以前有人說這個行業非常浮躁,有很多套路,我們也看到很多資本進入,以及對這個行業一些破壞的影響,但是我們發現還是要回歸到這個行業的本質來。我今天來分享,包括我們跟欒總一起設計這個主題,就是想能不能更實在一點,不要講太多虛的東西,回歸到行業本質,能不能去連接全球資源,為業者提供更好的有價值的服務。這是這個會議的初衷。
演講現場
我今天的演講是“全球海島游已成風潮,模式創新勢在必行”。執惠作為一家產業的研究平臺,在做很多行業研究的事情,我們是以媒體作為基本載體,去挖掘、了解、研究這個行業發生的事情、創新點以及未來的價值所在。
我今天拋磚引玉分享三點。第一,出境游增速放緩。待會兒我會分享一個數據讓大家看一下整體的局勢判斷。今天是國際海島游資源對接大會,將更多從國際、國內海島資源角度來探討,中國有非常豐富的海島資源,但是在發展程度上和國際海島還是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們今天視野集中在出境。海島游熱度不減,但是我們今天包括昨天晚上趣旅和我們團隊都說場子小了,明年希望做更大的平臺。第二,游客變了,傳統模式面臨一些挑戰。第三,海島游的模式創新,要有一些不一樣的做法。
第一,這個數據是高盛的研究。在這個曲線下來的時候,在2016年、2017年交界的地方整個曲線有下滑。眾所周知,整個出境旅游受海外安全局勢包括GDP下滑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看到出境旅游增速第一次下滑到4.3%的增速,也就是2016、2017年交界的時間,我們發現出境游的增速放緩,但并不意味著出境旅游沒有增長,像北京和深圳的房價,漲得慢但不意味著不漲。從2015年到2025年出境旅游依然有非常快速的增長。但是中間這個部分會有一個什么樣的因素和前提條件在變化。我們以前的營銷和渠道之間的創新并不能真正革新和變革這個行業、并不能真正帶來價值,從2015年-2025年,中間實現出境游的增長和香港、澳門1.3倍的增長,實現的是資源的創新和產品的創新。
我們在最近一年時間研究這個行業的時候,我們從七個新的維度重新看這個行業,分別是資源、產品、營銷、渠道、互聯網、用戶和資本。這七個維度再重新看的時候,大家發現從過去一年到今年,明顯的感受是大家在探討資源的價值重新挖掘,以及對資源附加值的重新認知、產品方面的創新,以及服務價值的回歸,這變成整個行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實現中間這個月簽,這幾條必須做到。如果還是停留在渠道和營銷層面的創新,這個月簽是很難實現的。2025年出境旅游做到2.2億,海外出境旅游花費450億美元,今年過年國人半個月時間花掉1000億人民幣。這是萬達過去三年在海外的投資總和,145億美元。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國游客的消費能力是驚人的。所以整個出境旅游未來的增長速度依然會非常大。深圳作為全球出境最重要的出發地和客源地,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世界對中國越來越友好,藍色的是我們獲得簽證和免簽的,尤其是以海島為核心,很多海島國家和目的地對中國的簽證大量放開。同時看到灰色部分還是要求我們簽證的。這個過程中可以注意到,中國現代公民擁有簽證的比例只有7%,也就是說我們93%的國人還沒有走出過國門。未來發展空間隨著簽約政策放開會有更大爆發的可能性。
海島,這是TripAdvisor(貓途鷹),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點評網站,2017年發布了一個名單,全球25大目的地里面有9個的海島,這個網站相對公平,而且數據非常龐大,有4.6個億的點評數據,所以這個數據還是非常可信的。海島目的地占比將近一半,全球五分之一的人選擇海島游,海島游的魅力熱度越來越強,而且未來短期內不會衰減。如果說實現鄒會長提到的可持續發展的話,這個事業夠我們做一輩子的。
第一名是巴厘島,是全球目的地的一個排名,海島從業者應該非常熟悉。海島游為什么熱度不減?為什么五分之一的游客選擇海島游?我們對于海島的認知和了解,海島是一種最具自由行精神代表性的城市,它是一個相對完整的閉環,能讓人真正享受休閑時光和度假時光。
我們到任何目的地,大家的感受大多是匆忙的,趕路、拍照、購物。但到海島是讓人真正放松身心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昨天和鄒會長探討我深有感觸,實際還有更高的高度,需要考慮到可持續發展,我們不要涸澤而漁,我們要可持續的。這些海島,包括珊瑚、藍天、沙灘,希望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的旅游方式,能夠在海島這個環境里,這個場景里有更好的展現,有更好的讓我們感受到旅游的幸福感。
海島游可能未來更多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我們如果只是觀光,很難體會到真正的度假之美。我去年在塞舌爾,發現中國人在海灘上包得嚴嚴實實打著太陽傘漫步、拍照就走了。我發現很多歐洲人躺在沙灘人認真看書,在享受那個時光。那個差異讓我們感受到,是我們匆忙的心還沒有安定下來,是我們匆忙的腳步沒有在那里駐足,沒有享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不是我們要買東西,而是那段時間我們怎么度過,這是海島游的精髓。
未來人與自然和諧的共處方式也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海島游未來如何變化,可能是消費群體年輕的變化。傳統模式面臨三大挑戰。如果提到游客的變化,不得不提的是消費升級。我們人均GDP2016年底剛剛過了9800美金,實際上到了度假時代,享受我們的閑暇時光,不一定要買什么東西,不一定要趕路,不一定非要吃什么,不一定非要拍什么照片,而是在這個場景下,你的身心、靈魂能否真正地安靜下來,這是海島游的精髓。
我們看到千禧一代的人群,看到1984年-1995年,或者從1980年-2000年,2000年之后的年輕人群消費方式有了巨大的變化,可以用幾個字概括:個性化、體驗化和移動化。右邊這個圖是他們對于移動端的使用和對于移動應用的使用,對于旅游方式、預定方式、體驗方式、感受方式、分享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個人群目前也是中國中產階級,目前是2.2億,占總人口的16%左右。這個主流的中產階級消費人群代表未來的消費趨勢以及未來代表整個產業鏈里面主流的消費群體,這個群體不管是我們做產品還是服務必須要考慮的新的元素。傳統層面上,我們服務老一代跟團的方式,大家是趕鴨子式的,觀光式,實際可能和主流的消費人群的特點有很大的脫節。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于整個傳統的渠道和商業模式都有非常大的挑戰。左邊這這幅圖是中國所在的位置,體量巨大,但是整個互聯網的滲透率非常低,只有15%左右。如果中國有9.8億網民,在滲透率上只做到15%的層面,實際我們和大部分的消費者有很大的脫節。這個數據在亞太區是29%,在美國是45%,在歐洲是49%-50%。這樣一個數據對整個產業鏈有一個思考的起點,對于年輕人群,主流消費人群在哪里,在哪里做營銷,我們服務于什么樣的人,他們喜好什么,他們為什么點贊,他們會吐槽什么。這是我們不得不了解不得不查的東西。移動端的預訂中國遠遠超過日本、美國、英國、印度,這塊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一直到2020年,這是通過中間商預定產品,有一個巨大的變化。通過移動端預定達到51.6%,通過傳統的供應商,不管是零售還是批發還是旅行社,在這個端上會有比較大的變化,渠道的價值要重新挖掘,產品的價值要重新認知,服務的價值要重新回歸。我們看到這些的時候應該考慮如何從模式上變革做生意的方式。
盈利水平,對國內幾大主流旅行社集團做了財報分析。中國的旅行社,剛才周處提到一個數據,旅行社的密度在深圳居全國之首,但是很多沒有上市的公司看不到盈利水平和數據,如果對比,綜合毛利水平在7%-15%之間,大部分在7%-8%,我們現金流很好,但是盈利水平有待提升,所以資源端價值需要重新認知,在服務端的價值要做出衍生。在產品深度價值的挖掘上要更進一步努力,才有可能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在模式創新方面,第一,產品能否做深厚一點,突破輕模式盈利困境。我們如果去看旅行社和OTA過去十年二十年的發展的話,我們的產品十年二十年沒有變過,我們產品層面上只有線路間的拼接,只有各地旅游團的項目的簡單推薦,甚至不負責任的推薦,這個時候產品很薄,在盈利水平上很難賺到產品附加值的錢,也很難賺到資源重新挖掘價值的利潤。
第二塊,注重服務,旅游業第一是產品,第二是服務。我們對于所有產生的感受方式都是通過服務在做,業者、導游、地接,所有環節的人都在為旅游產品的體驗做傳導的事情。我們把我們對于旅游精神的理解傳達給消費者,傳導給游客。如果我們傳達失當,這個體驗是糟糕的,這個體驗是破壞性的。所以在服務層面上,能不能提升用戶的粘性,能不能做到一個海島去完之后,我想鄒會長可能再不會住周潤發酒店,可能那種破壞讓他心有余悸,所有游客都感覺到去一次再也不想去了,這種涸澤而漁的做法在服務端的薄會造成用戶粘性的缺失。以前我們可能通過投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現在消費者直接用腳投票,朋友圈直接吐槽你,直接拉黑,直接告訴大家這個產品不好,大家不要買。這種傳播性對整個業內的影響是顛覆性的,我們沒有時間慢慢處理一起糾紛,沒有時間慢慢應對消費者的投訴,消費者馬上可以給你投否決票,也可以說是否決。這種層面上,口碑傳播的影響帶來的波及性甚至是破壞性的,我們防不勝防。幾乎消費者里面投訴率最高的集中在旅游業,服務部分需要思考怎么做到更加有人情味、有體驗性。
第三,把握散客化和移動互聯網的趨勢,重塑海島游產業鏈。從原來傳統產業鏈里,在地接、零售、批發之間有很多中間環節,這些中間環節對于價值的傳導和服務的傳導都有或多或少的缺失,都有或多或少的急功近利,都有或多或少的涸澤而漁。這種價值之下如何去重新認知資源,重新創新產品,重新用服務打造整個產業鏈深度價值傳導,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如果從整個價值重塑層面,從原來旅行社到OTA,后來到MTA,未來更多在渠道創新上,以前的分銷、地接在要素重組上要發生重大變化。
我們看到散客的比例,2013年出現倒掛,這幾年會更加明顯。很多專項2B,但是并沒有改變,我們最終還要面臨消費者,可能你面臨的是業者,但是產品還是面對消費者。最終受到檢驗的還是我們對需求的了解是否深入和細致。再往后推,從旅行社層面需求是第一考慮,借助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我們對資源的稟賦能否重新打造我們對于產品的認知。現在問題在于,資源如何變成好的產品,好的產品能否符合消費者深度的需求,變成很好的服務體系。這是我們面臨的長久課題。營銷和渠道端不缺,攜程、阿里、天貓、京東,所有的電商平臺,都在爭搶客源,但是誰在創新產品,誰在挖掘資源?是業者踏踏實實深度連接這些資源,以及對這些資源珍惜、保護、可持續發展和利用,這個時候才能讓我們的游客感受到更多的旅游之美,體驗之美和文化之美。
執惠是一個以旅游媒體為載體的旅游創新平臺,我也希望我們能夠踐行這個使命,用創新驅動大消費的產業升級。我們也提了一個小的愿景,心存大愛,從點滴做起,做更多踏踏實實的事情。今年6月份我們在北京還有中國文旅大消費的創新峰會,希望各位到時候一起探討我們行業最前沿、最深度、最有價值的課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