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本文作者黃有璨,9年運營狗,三節課聯合創始人,《運營之光》作者。自詡是個還算誠懇的互聯網信徒。
1、這是一個“知識”和“干貨”漫天飛的時代。許多人受困于“知識焦慮”和“恐慌”,滿世界看了諸多干貨,也聽完了一堆大神大牛們的分享,結果還是發現自己沒有任何改變。
原因在哪里?在過去2個月時間里,我看到了許多事實,與許多“知識付費”和內容業的專家、前輩們進行了交流,也做了許多思考。在此,我想要把一些我的思考分享給你。
這是一篇分析,也是一篇給所有“學習者”們的忠告。
2.在我看來,學習行為,依據其學習深度和最終為“學習者”本人帶來的價值導向,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做“給予啟發”。即,我聽到或看到的某個點在電光火石間突然給予了我某種啟發,讓我感覺“臥槽原來是這樣啊”。典型像我們參加的絕大多數行業沙龍,聽的大部分講座,看的大部分書和干貨文,甚至參與過的部分課程,基本能夠幫我們解決的,都是這個層次的問題。
第二個層次,叫做“構建一套健全的知識理論體系、思考邏輯或工作方法”。即針對某個具體領域如產品經理、互聯網運營、品牌營銷,甚至是歷史、物理學等等方面,有人給了你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結構化的知識體系、思考脈絡或工作方法,有了它之后,你將具備能力去解釋相對領域內出現的諸多案例和現象。
譬如,看到斯巴達300勇士的營銷結束后卻沒有人能記住其背后品牌的名字,你就知道是因為“活動內容”本身與“產品所提供給用戶的核心價值”并未產生相關性。又或者,看到一條大街上的臟亂差現象和相隔不遠的另一條街卻整潔無比,你就會知道這可能是“破窗效應”導致的結果,等等。
這個層次,對于體系化的方法論和知識結構有較高要求,從學習內容來說,目測僅有一部分書籍和課程可以做到。
最后一個層次,則叫做“提升具體能力”。即最終實實在在的對某項技能的提升負責。
所謂“知識可以被學會,而技能只能被習得”,既然要培養能力,就必須加入實踐練習和教學服務了。換句話說,用戶的能力提升,是經由反復多次的訓練或稱“刻意練習”,并經由多次反饋持續調整過后,所自然而然獲得的結果。
這個層次,既對方法論和課程內容有要求(必須可落地),還需要加入較重的教學服務來幫助學員,只有少部分課程可以真正做到。
正因為能做到此點的產品寥寥無幾,因而更多人的“能力”習得,往往都不是通過學習類產品來完成的,而是經由漫長的自我摸爬滾打后自然習得的。
如上圖所示,當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知識付費產品,其產品本身所提供的價值,基本都集中在“給予啟發”這個層面上。但是,對用戶來說,這真的是好事嗎?
3.我想通過幾個真實的事例來分享幾個道理。
過去一年里,我輸出過很多干貨和案例復盤,按理來說質量都還挺不錯的,比如說這一篇:《脈脈“知識裸捐”霸屏營銷背后的邏輯與思考》。
不少人都會通過三節課公號后臺給我留言,表示感謝。但在各種留言中,又會有所不同。
下面是兩種我經常見到的兩類留言——1.老黃你好,你寫的這些案例復盤感覺都是干貨啊,對我幫助非常大,特別感謝!但是我想問,我現在還是一名傳統線下實體店的從業者,我想要真的轉行去做運營的話,到底該從哪里入手呢?2.老黃你好,我是一位新媒體運營從業者,看了你寫的《脈脈“知識裸捐”霸屏營銷背后的邏輯與思考》后,對我幫助特別大,我正好上周牽頭在公司內部去做一次線上的傳播推廣,整個過程基本參照你的這篇文章梳理了活動流程,也規避了一些問題,最終整個活動的落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拉新方面的產出相比我們之前的活動提升了3倍!!特此前來表示感謝!!
怎么樣?上面兩類留言,是否有讓你感受到一些不同?再分享個事。
前兩天,正好跟幾個朋友在一起聊天,我們都在得到上訂閱了“李翔商業內參”,席間我們談起閱讀這個專欄的感受。
朋友A說:我幾乎天天都聽,有些地方還是比較有啟發的,但老感覺聽完了就過去了,啥也沒記住。朋友B說:我差不多每周聽一次,但感覺價值也不明顯。這時候,我說:我跟你們不太一樣,我聽得不算多,偶爾3-4個月會翻出來聽幾條,但每次聽都有挺大價值的。比如說,上周X月X日的那條,里面提到馬云對于“新零售”的一些觀點,我聽完后直接記錄下來了,后面寫文章時就直接用到了。另外,李翔提到的一個關于從事創意類工作如何更好規劃時間自己,平衡一下“需要長時間深度專注投入”和“需要持續與外界交流獲取靈感和信息”之間矛盾的方法,我聽了之后也馬上就照搬直接用上了,這兩周下來,我覺得對我個人的效率提升幫助還挺大的。
怎么樣?是否又感受到了一點點不太一樣的東西?
這就是我想要分享給你的第一個重要的道理:你得到的啟發,永遠都只有在你找到了某些“致用”式的場景和出口,將其加以應用之后,它才能真正給你帶來價值,或者說這種“啟發”的價值才能被最大化。相反,如果只是在產生了一點點電光火石般的興奮感后就再無其他后續動作,這樣的“啟發”,其實也就跟磕了藥后會瞬間飄飄然好一陣的感受是一樣的,但藥效退去后,你仍然什么也沒剩下。
4.繼續講另一個事。去年下半年,三節課的團隊中入職了一位當時還在上大三的實習生,這個小男孩,基本面其實還挺不錯的。他入職之后,我們在第一時間給他觀看了一堂三節課的課程,主題是“活動的策劃和傳播”這一類的,整個過程他都挺興奮的,覺得這個課程實在太干貨了,太有用了,對自己太有幫助了。然后,我們就跟他說,既然你覺得這么有用,那現在你來試著上手策劃一個活動,推動它執行落地吧。他說好。再然后,他就陷入了極度困難之中,他嘗試出了好幾版方案,每一次都讓我們一致覺得不靠譜,到最后,他自己也很沮喪,變得有點心灰意冷。
后來我們花了挺長時間去討論和梳理他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最后的結論是:他其實有點越界了。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此前從未有過任何相關經驗的大學生,雖然他基本面和綜合素質都很好,但他其實連一些最為基本的工作能力暫時都還不具備——比如說,我要在知乎去勾搭一個大V或者找人談個合作,我該怎么跟人說?我要管個群,群里有兩個用戶突然吵架了,這時我該怎么處理?還有我這個活動如果想要找個地方去推廣,那一次推廣到底該如何操作,中間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而,當連這些基礎的落地和推進能力都還不具備的時候,給他一個方法論,他其實哪怕聽完了覺得很有啟發很厲害,他可能也無法真正去應用這些方法來完成產出。
同理,有很多人看了不少好書,包括不少大學生看完了我寫的《運營之光》,覺得很牛逼,但仍然還是找不到一份運營工作,也是同樣的邏輯。
這是我想要分享給你的第二個道理:對于一個新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可能是扎扎實實的先積累和培養一些“能力”,而絕對不是一上來就去追求大量高大上的方法論。這可能會讓你往上走得更穩健些。
5.再說一個事情。我發現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身邊的許多高人們,如傅盛、李笑來、小馬宋等人,現在在“學習”方面的投入占比,往往是70%左右的時間去關注“獲得啟發”,20%左右的時間精力用來關注“構建某些新的知識體系”,而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來“提升具體技能”。
我后來花了一點時間思考,也跟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交流了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答案是這樣的——
對于這些高手而言,他們在“能力”方面都已經有了自己很明確的長板和短板(比如小馬宋就是喜歡寫作,但不喜歡講課),所以,其實關于“能力”方面,他們只需要考慮把自己的長板發揮到極致就好,而往往無需再考慮去補齊自己的短板。就跟羅永浩說的似的,什么事你不擅長干,就找一個擅長干的人來幫你解決掉就好了。
另外,他們自己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甚至商業方面,也往往都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較為成熟的方法論和認知,所以,除了一些完全全新且大家又不得不關注的領域(如人工智能)他們需要去補充一些知識體系之外,其他方面,他們基本可以不用考慮“知識體系”的事情。
與此同時,他們所需要思考和實踐的問題也足夠多。于是,不斷“獲得啟發”,對于他們而言,就成為了最有效的學習方式。舉個例子,他們身上典型的狀態可能是接近于這樣的——
傅盛今天看了2篇文章,從中獲得了6個啟發,其中4個他發現自己可以在企業管理、產品設計、投資、平衡生活和工作節奏方面直接應用起來,且這些也正好是他最近在考慮的問題。于是,他迅速通過跟團隊溝通、改變自己的日程、設定目標等方式迅速將獲得的啟發嘗試應用于實踐。
實踐了1個月后,這些啟發有的帶來了成果,有的則產生了新的問題,于是,有成果的傅盛可以加以總結提煉,產生了新問題的,傅盛開始重新去求解……但無論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創造和產生了很多價值,自己也獲得了很多收益。而對于剛剛進入職場,甚至還沒有進入職場的小白們來說,情況可能則正好相反。
一個想要做運營的小白,也許應該優先考慮“我是否能夠具備某些能力到一家公司去做好一些執行類工作(譬如微信微博的維系、用戶群的管理等)”,然后再試圖搞清楚“運營到底是個什么邏輯,背后有沒有一套可以貫穿始終的知識體系和指導工作方法”的問題,最后才更多關注“我能從哪些地方獲得多少啟發”的問題。
換句話說,對于一個初階選手,也許你更有效的學習方式,是把你的時間投入比重正好跟高手們調轉過來。
比如說,你應該花60%左右的時間來“提升能力”,30%左右的時間精力用來關注“構建某些新的知識體系”,而僅有不到10%的世界精力用來“獲得各種零散的啟發”。
這也是我想要分享的第三個道理:那些高手們都在采用并受益匪淺的學習方法,或者高手們都在說好的學習產品,也許并不一定適合你。你需要具備一點判斷能力,才能更好從各種學習行為中獲得收益和成長。
6.故事和道理講到這里,最后匯總一下,提煉一點給大家的忠告和建議吧——
1.可以去大量涉足“啟發”類的學習產品,但如果真的想要讓他們給你帶來價值,那建議最好能在所有的“啟發類”產品之上,找到一個或多個“致用”的出口。比如說,我現在看書,都會記錄下來一些有趣的觀點、案例、情節等,這些東西在我自己寫作時往往都會成為我的素材。
2.對于初階的新人來說,一定優先考慮購買那些能夠幫助你“培養能力”或“構建知識體系”型的產品,至少應該把更多精力花在它們上面,而少看點馬云爸爸的演講和未來的商業變革趨勢這一類的東西(注意,不是不看,而是少看)。尤其在職業領域,更是如此。
3.幫人“提升能力”是個特別痛苦、特別重的事情,它需要不厭其煩的去做大量的基礎服務,比如敦促你,比如給你的每一次實踐都提供反饋……等等,所以其實真正又愿意去做它,又還能做得比較好的高手或產品,并不多。如果趕上了一個,記得要珍惜,也要知道,其實這樣的服務很值錢。
4.如果暫時沒錢購買附帶各種教學服務,能夠幫你“培養能力”的產品,那就逼迫和求助自己,至少讓自己在看過書或是聽過一些課程、講座之后可以有所實踐,并尋求各種方式去獲得反饋(比如上知乎去問自己做得對不對,或者試著私信、微信公號留言找一些前輩給你兩句評論)。如果做不到,不好意思,這正是你與“一部分人”之間的差距和區別。
5. 能夠去分辨出來哪些東西或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學習,也是一種能力。有時候,可能就是這樣的能力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且這個能力,很可能沒法教,只能靠自己。
6.無論學習方式、環境如何變化,無論這一輪“知識付費”多么火爆,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總是只有5%-10%左右的人,他們的學習是更有效的,他們也更容易成為金字塔頂端的那群人。這個事實供你參考。
在此也可以順帶分享一嘴,三節課當前的所有課程設計邏輯,其實基本高度遵循著以上我提到的這一套理解——無論是對于產品經理,還是互聯網運營,我們目前課程體系中的P1系列課程和P2系列課程,都更側重針對具體能力的“實戰訓練”,而非“方法論”,而P3的課程,則更關注一些深層次的思考方法、整體規劃和策略制訂等。
基本上,我們認為各種方法論并不稀缺,但只有當你足夠扎實的掌握了許多能力,你再去吸收各種各樣的方法論,才會更有效。
還是沿著這個邏輯,也可以坦誠一點講,如果你報了三節課的課程,哪怕我們講得再牛逼,如果你沒有花大量時間用于訓練,這些課程基本也是并無卵用的。供你參考。
今日分享到此結束,祝每一個人都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快速的獲得進步與成長。
【號外】想要捕捉文旅大消費行業風向標?想要了解最前沿的文旅跨界創新?想要學習行業大佬最新的干貨分享?想要與行業精英現場互動深入交流?來“2017中國文旅大消費創新峰會”吧!6月13-14日,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文旅大消費頂級內容盛宴等你來!了解會議詳情&報名請戳:我要報名!(提前報名有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