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段時間,中國版“66號公路”G7京新高速全線貫通的事件陸續霸屏,該條高速公路從北京到新疆,穿越繁華,經過荒漠戈壁灘和無人區,全長2768公里,沿途壯麗的景觀令人贊不絕口,愛好旅游的達人已經迫不及待地計劃在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來一場“一路向西”的自駕之旅,可以預見,G7高速將成為一條“公路”與“旅游”融合的典型道路。
提起“公路”與“旅游”的融合,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風景道路。
的確,美國、英國、德國、挪威、日本等國家都有建設風景道的悠久傳統。按照風景道發源地(美國)的標準,國家風景道路(National Scenic Byway)至少要具備考古、文化、歷史、自然、休閑、風景六大要素中的一種,當具備其中兩項且品質杰出,或者其中某一項在全美為獨一無二,該道路就可成為“旅游觀光目地的”,在美國會被稱為全美道路(All-American Road)。
下面,我們就根據公路與旅游融合程度的深淺,一起來探查“公路+旅游”的進階之路和公路旅游的打造方式。
路景分離:路是路,景是景
在國內,被稱為“奇觀”的公路已經多達上百條。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基礎設施日漸完善,道路施工水平越來越高,各類掛壁公路、特長橋隧隨處可見。
錫崖溝村掛壁公路
有些公路讓人嘆為觀止,甚至驚心動魄,路過者忍不住要停車觀景,拍照留念。這種行為其實已經構成了交通隱患,像包茂高速湘西段的矮寨大橋,就時常有司機在橋上停車觀景拍照,成為高速交警難以根治的頑疾。
矮寨大橋
毫無疑問,這樣能成為目的地的公路景觀,并沒有實現與旅游的融合,像矮寨大橋這樣,反而構成了人與路、景與人的沖突。
這樣的沖突來自于我國公路設計的主要理念:以保持車輛通行通暢為主,“寬、直、快”成為核心指標。
雖然公路交通是旅游發展的根本前提,但絕大多數的公路設計與建設并非是為了旅游發展;既然這些公路并非為旅游發展而建,又未與旅游產業聯動,即使公路自身具有景觀吸引力,也無法與旅游相融合。
此時,路是路,景是景,路景分離。
天門山盤山公路(張家界)
一直以來,高山天塹都是建設道路的阻礙,那些為克服高山天險修建的公路,大多呈盤旋而上的姿態,既險又奇,風景瑰麗。
就像張家界的天門山公路,素有“通天大道”之稱,道路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公路從低到高盤旋而上,共99個彎,180度急彎此消彼長,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天上”,被譽為“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但建設者的初衷只是想實現道路的通達,并非為服務旅游而建,更未想過要將其打造為旅游吸引物。
如果說“路景分離,獨路成景”的公路沒有實現與旅游的融合很可惜,那有些對自然景觀構成破壞的公路建設就有些可恨了。
在旅游業不夠發達或不受重視的地方,早期規劃公路基本不會考慮或不知如何考慮旅游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高等級公路,許多甚至對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當然,也存在一些生態脆弱區的公路,在規劃初期考慮了環境問題,如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雖然路途艱險,但道路沿線的冰川、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峽谷、大江大河、藍天白云、牦牛、經幡等獨具特色的高原景觀,吸引著源源不斷的游客前來“朝圣”。
川藏公路沿線風景
當然,川藏公路建造之初也并非以服務旅游為主要目的,建成之后因沿線地區獨具魅力的自然風景和文化特質才成為旅游吸引物。
雖然沿線地區生態極其脆弱,但由于在規劃建設中最大限度降低了對環境的破壞,使得沿線生態得到了良好保護,為后期建設國家生態風景道創造了基礎條件。
淺嘗輒止:路依景,景圍路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在一些旅游發達或景點密集地區,開始將旅游開發作為公路交通建設的主要目的,許多地區開始專門建立聯通各景區的旅游公路,依照游客的空間移動規律,確保游客來往景區的時間盡量短,串連景點、景區盡量多,不走回頭路。
四川省興文縣正在規劃建設的“宜敘高速僰王山互通至石海景區快速通道”(被譽為興文最美景觀大道,20分鐘內盡攬興文精華景點)
傳統公路的建設以車輛通行為主,而且帶有“城市化”痕跡。因此,在旅游資源聚集區,以服務旅游業為主的公路設計,不僅要求功能上支撐旅游產業的發展,更要注意不能破壞整體景觀質量。
但是,為旅游服務的公路設計也并未作將公路為吸引物來打造,更無法成為旅游核心吸引物;這樣的公路建設比較普遍,一般小空間尺度景區內的風景道都可以算作這種類型,大多起到方便游客在景區內位移,串聯景區內景點的作用。
當然,有些風景道還會根據景區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來做相應設計。如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風景道,就在兩側的風景廊道種滿翠竹,景區內的觀光車還被設計成卡通大熊貓的樣子。
還有一類大空間尺度的公路,主要是為了聚集同一旅游區域內的不同景點或景區。這時的公路更類似于主題旅游線路,佛羅里達群島風景公路就屬此類。
佛羅里達群島風景高速公路
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佛羅里達群島風景高速公路(Florida Keys Scenic Highway?All-American Road?Florida),被大西洋和墨西哥灣四周環繞,蜿蜒穿梭在周邊可延伸至五公里的清澈水域。
佛羅里達群島風景高速公路真正做到覆蓋佛羅里達群島所有的自然奇觀及其社區,將佛羅里達群島的景點珠串起來,使游客能快速通達佛羅里達群島上的著名島嶼與景點。但是道路兩側并沒有相應的食宿停留服務設施,游客仍然需要在相應景點停留。
佛羅里達群島風景高速公路及周邊風景和活動
佛羅里達群島風景高速公路的風景廊道及廊道擴展區域具有獨特的濱海海島景觀特質,能讓人擁有獨一無二的視覺體驗;公路的規劃修建也起到串連起周邊景點及社區、展示區域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支撐旅游產業發展的作用。
但市州并未將其作為旅游吸引物打造。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旅游發達地區的公路建設開始與景區融合,但大多還停留在道路設計和標識體系的融合上;既未在道路融資、運營管理上與景區一體化,也未將道路自身作為旅游核心吸引物來打造。
或者說,雖然公路與旅游有一定程度的融合,但是并沒有挖掘公路本身的旅游休閑價值和沿線景觀的旅游開發價值。
深度融合:路即景,景即路
隨著旅游業的綜合和深入發展,旅游與其他基礎產業的融合收到空前的重視。為充分發揮“旅游+”的帶動作用,政府規劃建設公路不再只關注公路的運輸功能,反而越來越關注其旅游休閑價值。
同時,游客也更加關注旅行中的深度體驗,希望旅游“慢”下來。其中一項重要訴求就是希望能“慢”下來甚至停下來欣賞路邊美景、感受路邊的人文風情。
這時就出現了將公路作為主景點打造的計劃。設計上要求具備較高的審美水平,充分發掘公路自身的休閑功能,滿足自駕游客和騎行者的不同需求,建設“快”“慢”兩條公路體系。
這體現了公路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意識。公路建設在規劃設計、投融資及建設運營中,開始與相應旅游休閑項目高度融合,實現公路交通從單純滿足出行功能向交通、生態、文化傳播、旅游服務和消費等復合功能的轉變,如貴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
作為我國第一條河谷旅游公路,也是第一條服務完善的快慢綜合交通旅游廊道。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以茅臺驛站為起點,一端連著中國第一酒鎮茅臺鎮,另一端連著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地貌赤水市;中間串聯中國紅色文化精神圣地、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旅游地、中國山水康養旅游勝地、中國國酒文化旅游區、中國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區等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景點。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及沿線景點、驛站
該段公路包含160公里用紅色瀝青鋪成的山地自行車道和154公里黑色瀝青鋪成的汽車道,紅黑相間蜿蜒于青山綠水的赤水河谷,相當壯觀,自身即為旅游吸引物。
公路全線共設置12個驛站、26個露營地、23個觀景臺和休憩點,承擔起餐飲、住宿、旅游咨詢、自行車租賃、衛生、應急、補給、管理辦公、文化展示等功能。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是聚集區域風景、文化、民俗、飲食等綜合資源的開發項目。它把景區變成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形成區域“快進慢游”的旅游格局,實現了公路交通從單一功能向復合功能的轉變,是公路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典型。
公路與旅游融合發展建議
根據目前“公路+旅游”融合發展現狀,我們(《促進公路與旅游休閑融合發展研究》項目組)對地方政府或企業的公路與旅游融合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順應政策導向。根據我國《“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相關意見,結合《關于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交規劃發【2017】24號)的相關內容可以發現,旅游公路的建設工作,只可循序漸進,不可盲目開展。且必須因地制宜,結合本地旅游資源及特色,按步驟穩步推進。
二是確立落地方案。在當前全域旅游快速推進和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應從路網優化、景區內部交通規劃與設計、運動休閑項目策劃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制定公路與旅游休閑融合發展的可執行方案;企業還應注重投融資模式、運營管理模式的設計等問題。
三是豐富產品體系。外部交通仍以通達性為主,同時為推進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業轉變,可在沿線打造多元化的旅游吸引物、布局可供大眾消遣娛樂的景點和配套服務產品,把“舟車勞頓”的旅途變成愉悅身心的旅游過程。具體包括:
1.結合旅游景區、旅游風景道等建設,打造精品公路旅游產品。加強沿線生態資源環境保護和風情小鎮、特色村寨、綠道系統等規劃建設,形成有廣泛影響力的自然風景線、歷史人文線、紅色文化線。
2.注重推廣精品旅游公路自駕游線路,引導自駕車房車、汽車露營地發展,培育自駕游和營地連鎖品牌企業。
3.對于內部交通如風景道、綠道、游徑等,要打造本土化特色,具備地方文化內涵,建設能滿足旅游者文化旅游體驗的“慢游”內部交通網絡。
4.因地制宜建設旅游風景大道,結合沿線景觀風貌和旅游資源,打造具有通達、游憩、體驗、運動、健身、教育等復合功能的主題線路,并根據需求增設自行車道、步道等慢行設施,配備各類旅游休閑服務項目和體驗項目。
從政府層面來看,還應發揮試點示范的引領作用。鼓勵結合地域特色研究制定旅游風景道路的建設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創建公路與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研究其發展路徑,并進行推廣,但不鼓勵簡單模仿。
*本文作者:中山大學旅游學院何莽副教授。
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中山大學、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發改委招標課題:《促進公路與旅游休閑融合發展研究》已經啟動,項目組將陸續推出有關公路與旅游休閑融合發展的研究內容,包括國內外公路與旅游休閑融合發展案例、我國公路與旅游休閑融合發展的政策背景與趨勢、企業實踐等,敬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