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參與9月20日中國極地旅游論壇的業者都知道,南北極旅游在中國是個高端且迅速增長的生意,到如今已經有必要聊一聊,如何平衡當地脆弱的環境與旅游業,使得南北極旅游生意可持續地發展。
在這個中國旅游協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等機構共同主辦,執惠承辦的論壇上,一串數據被反復提及。從2016年的旅行季到2017旅行季,中國游客登陸南極大陸的人數從3944人增加到超過5000人,同比增長30.5%。與十年前相比,這一數字更是翻了近40倍。中國已經超過澳大利亞,成為南極游的第二大國。前往北極的中國游客數量也在日益增長,芬蘭、冰島備受歡迎,而每年到達北極點的郵輪上,預計有一半左右比例的客人來自中國。
參與南北極旅游的市場主體和線路產品都變得多樣化。市場參與者從私人定制旅行公司、高端旅行社、郵輪公司到旅游平臺。例如阿里旗下的飛豬在捧熱了“芬蘭極光”線路后,于今年旅行季包下了南極旅游4個船期2000個艙位,把價位降至5萬元,明年計劃再包5個船期。南北極游相關的線路產品則包括欣賞北極光,體驗北歐小鎮風情,觀看北極熊、企鵝、鯨等野生動物,在大雪原上坐雪橇等。
執惠旅游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中國游客出國游主題中選擇極地探索的占比達30.3%。另有業內統計,中國赴南極旅行的年齡層不斷擴大,不再限于45至70周歲,而開始出現一批80后,90后甚至00后。極地旅游正從專業化、高端化、相對高齡化,向平民化、年輕化、個性化轉變。國內專業南極旅行運營商,行之悅旅行創始人杜創曾對媒體表示,“預計在2018年的南極旅行季,中國游客有望突破6000人。”
與此同時,南北極較少有人類活動,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屬于稀缺的旅游資源。南北極區域在地球環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冰川和淡水的儲存地、全球氣候的調節器。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張潤鋼在論壇上表示,產業的生態可持續發展是極地旅游探索的前提,讓極地旅游和生態環境形成良性互動是不可回避的議題。
不斷增長的游客數量也給南北極環境帶來一定壓力。資深南極游專家、劍橋大學極地研究所碩士姚松喬在論壇上講到,游客增長給北極帶來的生態問題包括:游客增長而當地軟硬件配套不足,導致游客破壞當地環境;脆弱植被被侵擾;帶來入侵性物種和細菌;對野生動物生活干擾;郵輪給地區海洋帶來垃圾負擔等。而在南極,游客活動也一定程度影響到企鵝數量。其他影響還包括游客對鯨魚肉、野生動物的非法需求。
中國科協全委生態專家伍業鋼提到,按照《南極條約》,旅游業者需要嚴格遵守其中的條款,例如在南極的任何活動必須實施環境評估,對南極所有動植物保護,嚴格控制垃圾量、不帶走一草一木,防止郵輪對海洋的污染和干擾等等。
姚松喬認為,可以通過一些細節的制定來減輕極地旅游對生態的影響,例如制定運營指南,提供旅游活動標準,比如規定野生動物觀看時的距離、打擾時間,增強游客教育,提倡安全與負責人的旅行。
“一艘外國郵輪上可能沒有中國探險隊員或會漢語的工作人員,能為中國游客講解極地旅游的環保知識和行為規范,只有英文解說,就會造成中國游客教育不充分,影響游客形象。”姚松喬說,建議國內旅游從業者參與到極地旅游的國際進程當中。
“如果豐富一下南北極游的定義,可以稱之為去南北極并關注于環境、生態、文化和受教育的旅行。希望在南北極旅行的途中可以傳遞給游客保護極地的概念,把教育作為南北極游中的重要元素。”從事高端旅游的Abercrombie&Kent公司中國區首席運營官樊娜說。這家公司建立有AKP基金會,曾為南極極地氣候研究專家捐贈科學研究儀器,同時邀請其帶領游客進行極地旅行。
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研究院董躍在論壇上透露,國內關于南極非科學考察類活動的管理規定,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推出,另外,他建議旅游行業通過自治的方式建立行業規則,平衡環境與旅游業的發展。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作者:鄭翠穎,原標題:《南北極旅游顯爆發趨勢 如何平衡環境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