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曾幾何時,人們的審美開始回歸中式,中式的院子、中式的家具、中式的飾品等等。中國傳統的居住方式也逐漸回歸,因為寫意和文雅本就是滲透在中國人骨子里的東西,本質上契合我們心靈深處的精神和文化。
明朝王世貞說:“山居未免寂寞,市居過于喧鬧,唯園居介于兩者之間。” 此話表明這樣一種意識:人不僅是自然的產物,也是社會的產物,無論脫離自然還是社會,都會產生失落感,因此在社會生活方式發展到一定階段,園居生活作為宅居形式的補充,必然成為人們文化心理得以平衡的重要方式。“自然”的園林生活使喧囂浮華、為物所役又難以改變的世俗生活得以調節,使人的身心在對自然景物的觀照和體驗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這是城市中中國古典院落得以興盛的源起。
前幾天,筆者走訪上海桃花源,一路如同探尋桃源之旅,漸漸地,車越來越少,地面越來越寬廣,眼前一片白墻黑瓦,可以說這是上海罕見的純中國古典園林住宅,但又不是一片古建。這里是一個當代桃源,是當代風格與東方智慧的完美結合。
1、當我們講桃花源的時候,我們在追求什么?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虛構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里“兩岸有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世外桃源”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代表的是一種平等、安寧、自足的生存態勢。生活于現世中的人們,雖無東晉時代的戰亂之憂,但依舊對這樣的世外桃源心馳神往。
遠離塵囂,暫時把自己從工作中抽離,對生活和內心追本溯源。世人渴望在心靈深處建一座自己的桃花源,因為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生存環境,這里都能時刻給靈魂以足夠的慰籍,而這種慰籍,將讓人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從而激發出更大的生活熱情。這是為何現在的人很容易對“世外桃源”產生強烈的價值認同的原因。
上海桃花源立意于《桃花源記》所描繪的世外桃源,藏于世界繁華中心上海,隱于中外環間的前灘板塊,為心懷美好的城市精英,營造一座桃花源。
2、上海桃花源的空間營造手法
北方“方正規矩”+南方“淡雅婉約”
從這次所開地塊的沙盤來看,整個項目100多套別墅的布局,以一條中軸線引導南北兩端,左右兩邊建筑對稱,橫平豎直,秩序井然,這是皇家園林的布局規則,恢弘氣派。
一條主要水系貫穿東西,模仿的是蘇州的平江街。別墅以組團的形式開放,一條小巷連接著7-8戶人家。每個組團內又有水系包圍,形成皇家園林中,一河繞園,四水歸堂的儀式感以及水巷交錯的江南淡雅風格。
園中有房,房中有院
中國古代建筑一直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主要體現在中國的庭院文化。木質結構的房屋與庭院相結合的建筑形式,是中國傳統的居住方式。草長鶯飛,花落葉紅,坐看四季更迭,這是庭院給人帶來的詩意盎然的生活。
從下面的總圖來看,上海桃花源設計理念,先園后房,目前公布的7-8號地塊中就規劃12個組團景觀,配以夏秋主題,根據24節氣建造對應景觀。汲取獅子林,拙政林,留園,網獅林,環秀山莊等中國經典園林精華,集萬園于一園。
在這次所開的8號地塊共打造水園和旱園6處,最大的兩個景觀在 1250 平方左右, 6 個花園占地近 4500 平方,每個組團的布局以圍合式庭院的方式,增加了公共園林和鄰里交流空間。
合院是L型的圍合布局,室外庭院的景致完美地融于室內,營造出“園中有房,房中有院”。每間合院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單層空間極大,全套間的設計,四房間間朝南。大開間大、短進深的戶型設計,部分定制落地窗3.2米高,增加房間的通透性及采光的同時,更是室內的人仿佛置身于室外的景觀之中。
游園歸家,家中又有內庭院。春夏秋冬等時令變化在這里發生,雨雪霧晴等氣候變化也都會影響人的感受。這不就是庭院的意義么?
移步換景的動線規劃
江南城市普遍由“宅-院-園-巷-街”構成,形成“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空間”的完整序列。上海桃花源遵循江南傳統住宅的禮序,打造“入口-巷弄-竹林-古典園林-私家庭院-住宅”的動線。
邁過門頭,印入眼簾的是一照壁,正對大門,構成空間有序轉換的入口節點。
照壁背后是巷弄的入口,一路走來,高墻窄巷,步道尺度親切舒適。
穿過小巷后,迎來一片竹林,竹林小徑通宅門,感悟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走過竹林,豁然開朗,一座中國古典園林展現在眼前,設計師沿襲傳統造園法,師法自然,天人合一,亭臺樓榭、水聲潺潺、池中一尾鯉魚若隱若現。
游園之后,則步入自家庭院,戶戶有水引入。
這種“由外及內,自宏至微”的游園層次,潤物無聲的視覺層級變化,讓居者的回歸路徑由漸變式體驗,私密性與趣味性兼得。古樸素雅的園林,錯落有致的山水,步移間,已然景異。循路而行,儼然再現《桃花源記》中的桃源發現之旅。給足空間時間讓都市之人移情于此,營造的是隱居都市,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
3、上海桃花源在體驗中心建起一座拙政園
上海桃花源示范區的中心園景“荷影遠香”是完全按照蘇州拙政園的板子來打造的。亭臺樓榭、小橋、峰石、溪水,一應俱全。魔都一隅,深藏這樣一片非新中式,純粹古典江南園林的建筑,實屬罕見。
明代著名造園家計成對中國造園的要旨曾作出過如下定語,即所謂“雖有人做,宛自天開”。意思是園林雖由人造,但要有湖山真意。真意體現在,園林的景觀,不是模仿,而是藝術家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通過石、水、建筑、植物等媒介,藝術地再現出來。古時的園林體現的是主人的心境和格局,現代造園,體現的是這個時代的精神。
曲折多變的空間
蜿蜒曲折
古典園林的深幽意境,是借“廊”“橋”連接單體建筑,與水面緊密地結合為一體,從而成為曲折而富有變化的空間。
比如,拙政園的“小飛虹”被運用到了上海桃花源,曲廊連接著“載欣榭”架于水面之上。比如曲橋連接各種亭臺。
高低錯落
中國古典園林的豐富有趣,不僅在于平面上有蜿蜒曲折,在豎向上還有高低錯落。在平地上造出“山林”之勢,由“爬山廊”通向高處的亭。
秀美靈動的山水畫卷
古典園林之美,還在于它如同一幅山水畫卷。畫之美,在于意境,更于細節。
庭院理水
上海桃花源打造護城河-水巷-中心湖(池)-私家庭院池的四重水系,借由月洞門、花窗以及一些中式小品相互滲透,形成一個流動的景觀。中心庭院的湖景以靜態水景為主,以咫尺池塘模仿煙波浩渺的自然境界。
堆山疊石
山石大多圍池而造,作為水池的駁岸,不僅加固岸基,且借山石之自然形態而呈犬牙交錯的形式。水、陸之間有了自然過渡,形成自然曲折之感。
花窗
建筑空間立面多窗、少實墻,借窗觀景,使室外景色充分地延伸到室內來。花窗造型多變,紋飾精美。通過海棠、秋葉、波紋等花紋形式,配以湖石、栽植,形成一個個詩意幻妙的意境畫面。
花街鋪地
園林中的鋪路,既有把人引領進園的功能性作用,又要于園中景色協調,起到“出人意外、入人意中”的效果。上海桃花源以海棠花為形鋪地,選用南京雨花石,使用古法鋪地,別致且引人入勝。
歇山頂
上海桃花源大量的采用了歇山頂的建筑方式,相比硬山頂的山墻、正脊和垂脊的建筑方式,歇山頂增加的山花和戧脊的建筑方式,呈現更為靈動、大氣的氣質。
水墨色調
黑白灰的建筑外觀,形成水墨江南的質樸外表。潔白的粉墻、樸素的青灰瓦掩映在叢林翠竹之間,如入詩畫之中。
深邃含蓄的意境
就像賦詩作畫一樣,中國古典園林也有主題有構思,而追尋含蓄的意境美則是最高的境界。意境強調的是讓人在這種特定的環境氣氛中,有所感觸、聯想和想象,從而產生美的感受。
脈絡清晰的空間序列
上海桃花源使用花窗、桌凳等景觀小品按照不同的巷道組織個性化設計。打造方形磚細牌匾及扇形磚細牌匾來增加巷道立面的多樣性, 打造了方形門洞及寶瓶形門洞,來增加立面的美觀。
然而這個園林并不僅僅只是簡單堆砌中國古典元素,在亭臺樓榭間,有三條清晰的動線引導業主歸家,歸家途中經過這些特定的場景,從而產生美的感受。
你可以穿廊過飛虹橋直接回家;你可以漫步折橋,喂魚看鳥;或許下起綿綿細雨,江南煙雨的景色勾起了你的興致,那你完全可以入亭小憩,享受片刻的祥和寧靜。
園林意境的特點在于他局限性很少,可以充分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來身臨其境地感受,且每一種感受都會相互誘發,相得益彰,使人們感受更真實生動。
4、居住的最高境界——迎接當代人心靈的回歸
上海桃花源的建筑雖依古法而建,但大膽利用現代科技做創新,他不是一個古建筑,而是當代建筑,承載的是當代人的生活,打造是一片當代桃源,迎接的是當代人的心靈歸屬。
古法建筑,回歸中國傳統文化
江南小巷
上海桃花源以江南園林為建筑形式,宅院的圍墻高度3.9米-5.5米,既還原了江南小巷的鄰里關系,又是中國人內斂注重隱私的居住理念的表達。
儀式感與創新兼具的入戶墻門
在承德避暑山莊被大量采用的磚雕墻門,被上海桃花源引入,喚為三飛磚墻門。
吸取恭王府的式樣,所有的門都有8個金色銅色系的包角,17cm可移動門檻,盡顯大氣顯貴之勢,增加了業主回家的儀式感。
國際化時代感濃郁的室內設計
這間叫“云深處”的迎賓軒,是安縵設計師Jaya在上海唯一涉足的私宅作品。整體風格偏東南亞,結合我們前陣子寫的“鳳起潮鳴”,中西融合是未來居住風格的一種趨勢。純古典的中式住宅,也可以容納西方的精華。Jaya從室內設計、家裝陳設、藝術品定制等方面,巧妙地結合了新舊理念,東西文化。
以“絲、銅、木、瓷”等東方元素為出發點,輔以特定的中西現代匠藝手法,使傳統材質在匠師純手工打磨下成為精美的泰絲、紫銅、木雕、瓷器等藝術品。
法國藝術家Christian de Laubadère的畫作
棉絲燈具、窗格屏風、飾品以及泰絲枕墊,盡顯東方大宅的魅力氣質。
5、結語
近年來,中國各地開始刮起“中國風”,背后是文化的復興與回歸。然而中式建筑的回歸,并不是簡單地還原一個中式的外立面,堆疊一些抱石、照壁等中國元素做一個中式的外殼。真正好的產品,是建筑整體與周邊環境,與中國文化,與人們內心真正尋找的傳統文化情感相融合。這才是真正的回歸。畢竟人們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中式的情懷和中式的精神。
世面上有一些作品,定位純中式,就是從里到外完全是模仿舊時的建筑,深色的基調,一股腐朽的氣息。或是在獨棟、聯排的產品外隨意添加了些東方元素。好的中式建筑,是需要與城市區域的氣質相融合,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融合。將現代的設計巧妙的融入中式建筑中。為現代家居生活注入傳統氣息才是未來中式建筑的趨勢。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房地產觀察家”,作者:戴小西、鄒毅,原標題:《中國頂級中式園林豪宅——上海桃花源,是如何打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