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密集整頓來臨
北京對于集中辦公區的整頓密集起來了。
近日消息,繼朝陽之后,集中辦公區重地海淀也暫停了集中辦公區的企業注冊,原因是“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
從28日開始,一張工商海淀分局退回審查意見截圖在朋友圈內流傳。
(圖:工商海淀分局的退回審查意見)
園區界登錄綠狗、快法務等第三方注冊代理服務網站上搜索朝陽和海淀的虛擬地址服務,發現均不能提供服務。
月初,還只是朝陽暫停。朝陽的說法是稅控不到位。
11月1日,北京市工商管理局朝陽分局下發了關于暫停企業入駐集中辦公區及孵化器的工作通知。
通知提出,“近期發現集中辦公區主辦單位存在未按規定落實主體責任,未實行統一的納稅服務管理制度的情況,按照區長辦公會會議精神,即日起暫停企業入駐集中辦公區(包括設立及遷入),已通過住所平臺上傳的企業除外。”解讀認為,該通知所表達的意思是,由于沒有落實企業納稅,因此要暫停集中辦公區及孵化器的注冊。
打從進入11月,整治尤為密集。而行動落實到海淀,人們尤其關注。
因為海淀不僅有北京最多的科技企業,也有北京最多的集中辦公區。在海淀公布的7批集中辦公名單里,已經有151家獲得集中辦公區牌照。而其他區域的集中辦公區數量,和海淀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11月3日,園區界曾就集中辦公區暫停一事采訪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區管理處的相關人士,他表示朝陽暫停集中辦公區是區域行為,至于接下來會否在海淀實施,不予置評。
不到一個月,擁有大量集中辦公區的海淀區也按下了暫停鍵。
月初朝陽集中辦公區暫停注冊的時候,就有媒體表示:“沉重打擊!創業者面臨巨額房租可咋辦?”
其實,園區界經過梳理發現,行動早就開始了。
今年9月15日,豐臺就啟動了集中辦公區整頓行動,通州緊隨其后。
距離市中心50公里外的懷柔,11月10號也跟著表態:“加強集中辦公區管理”。
在豐臺區的通報里,“僵尸”公司多是主因。來自豐臺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豐臺地稅將包括集中辦公區企業在內的3723戶連續一年以上未申報企業信息交換至工商局,由工商局將其列入異常經營名錄,吊銷營業執照。
石景山區早在一年前就暫停了西山匯集中辦公區的企業注冊。石景山暫停的理由就明確多了——超標了。
石景山區經信委中小科在2016年12月21日的文件表示:“集中辦公區總計注冊企業不超過5000家。目前集中辦公區注冊企業已經達到規定的5000家,現暫時停止在實興大街30號院3號樓二層集中辦公區進行注冊。現園區釋放出大量可注冊載體,鼓勵企業在園區四至范圍內實地注冊。恢復集中辦公區注冊的時間另行通知。”
在這個風口上還能保持樂觀的是房山。
有房山孵化器的招商人員覺得這是個機會,一邊轉發海淀暫停集中辦公區的消息,一邊吆喝著房山孵化器可以免費提供注冊地址。
根據公開信息,園區界尚未發現昌平、順義、平谷、密云、延慶、門頭溝等區域出臺明確的相關文件。
不過,有業內人預測其他區域的整治行動,“肯定會跟上的。”
照這么捋下來,監管釋放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就是治亂。
到底怎么亂?亂到什么程度,才會引發如此密集的監管?
2、虛擬注冊亂象
集中辦公區注冊在扶助中小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亂像,比如超載,逃稅,騙補,僵尸企業,乃至暴利等。
“我給你說個最出名的例子,朝陽區一個大廈里,一個很小的房間注冊了上千家公司,按照一家一年1萬收費,這1000家企業光注冊收入就是1000萬。那是一個很小的辦公區,就是通過找關系要到了集中辦公區的名額。”一名業內人士向園區界透露,這是個暴利的生意。
可這并不是符合監管要求的生意。
關于集中辦公區,官方是有管理辦法的。
2016年7月發布的《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業期科技型企業集中辦公區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集中辦公區的經營場所總面積不少于500平米,且入駐企業平均面積不低于5平米/家。”
海淀區對于集中辦公區最小面積的規定是“每個工位面積不少于2平方米”。
謀取暴利的人會通過切割面積獲取更多地址賺錢,除了這種賺錢方式,集中辦公區本身還能拿到補貼。
以海淀區為例,政府會對取得資格的空間進行辦公空間改造、實施租金減讓、成長性好企業數量達標、成功引入留學人員企業的孵化器,進行總額不超過350萬元的資金支持。
而想要拿到集中辦公區的牌照,以海淀區為例,必要條件之一就是獲得孵化器、創業基地、眾創空間或大學創業園中的某一項資質。
政府推出集中辦公區初衷是幫扶小微企業,而這些便利卻淪為投機者的暴利。這并不符合政府預期。
其實,早在集中辦公區發放名額之前,政府就有所擔憂。
有跟監管部門溝通過的業內人士表示,政府官員對于集中辦公區看法其實不統一。“有的認為集中辦公區對小微企業有支持作用,有的認為集中辦公區如果管理不好,會出現不好的情況。”
早在3年前,時任北京市海淀區國稅局局長就在《中國稅務報》的一篇文章里提前預警了。
“部分“集中辦公區”企業購領發票但并無稅收貢獻,存在逃稅騙票倒票的風險;部分“集中辦公區”企業走逃,導致主管稅務機關追繳欠稅的難度大大增加。另外,持有結存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走逃的稅收風險往往也高于其他普通小規模納稅人。持有結存發票的小規模納稅人,走逃的稅收風險往往也高于其他普通小規模納稅人。”
跑路起碼還有線索追逃,更為惡劣的是洗錢。
一位從事注冊代理的業內人士曾向園區界透露,有不少靠高利貸起家的人會憑借關系拿下集中辦公區,專門做賣地址的生意,更極端的例子是有人鉆虛擬注冊的空子,開展洗錢等違法勾當。
還有一些公司的操作手法是用過橋貸款給公司增資,短期快速注冊多個空殼公司,賬目玩得眼花繚亂,實際上資本沒多少,但經過包裝,“草根”秒變“高富帥” 。而包裝后的這類公司,多涉P2P或非法集資等高風險領域。
當然,這些極端案例發生還都是小概率事件,和政府管理成本直接掛鉤的企業稅收,卻是監管每天要面對的。
早在2013年首批11家集中辦公區名單公布的時候,海淀區國稅機關就在檢查中發現了問題。
那個時候,“集中辦公區”企業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經過公示的“集中辦公區”體現出良好的稅法遵從度,而不規范的“集中辦公區”稅收管理難度較大,稅收貢獻與管理成本不匹配。
海淀區國稅機關還在檢查中發現,在11家公示的辦公區以外,區內還存在以“集中辦公”為名義的辦公場所,通過提供虛擬信息,使一個地址甚至一個房間同時注冊多家企業。
“該類企業大多只是借“集中辦公區”進行注冊登記,注冊后長期不在或從未在注冊地址實際經營,給后續管理帶來嚴峻挑戰。”
那個時候,時任海淀區國稅局局長就建議:稅務機關對集中辦公區”的協管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即刻“停辦整改”。對“集中辦公區”納稅人的走逃率進行定期跟蹤考核,用走逃率等指標驗證協管工作效果。
既然亂象已入監管眼,那整治行動必然早上路了。人們更關注的是:這次整頓或波及到聯合辦公、眾創空間嗎?對于創業者來說,真的是沉重打擊嗎?小微創業者,遇到注冊需求該咋辦?
3、創業者受影響 業內:無需過度解讀
不少業內人士,尤其是聯合辦公的從業者,都急于跟這次整治撇清關系。他們認為這次行動的主要整治對象不是自己,而是那些“超載戶”。
一位聯合辦公的從業者表示,從空間招商角度看,聯合辦公和傳統孵化器或集中辦公區其實早已分化。
聯合辦公的大面積出租會越來越多,客戶也會越來越大。目前階段,聯合辦公搶得是寫字樓的大客戶,對于這類企業數量和企業規模,聯合辦公的注冊指標基本是夠用的。
絕大多數已有一定品牌和規模效應的從業者認為,對于集中辦公區暫停這個事件不必過度解讀,也無需驚慌。
有跟監管溝通過的從業者表示,這次整頓是“區別對待的”。對于正規經營的,只是常規溝通,真正整治的就是那些不符合要求的。
一些從業者對于整治行動也抱著支持的態度,認為以前的集中辦公區對注冊企業管理跟不上出,才出了很多問題。
“之前連共享辦公服務商也得找賣地址的合作,這是不合理的。”有做聯合辦公的負責人表示,最近的暫停行為只是過渡性措施,整頓之后,“反而會出臺支持小微企業注冊的新規,像我們這樣的規范服務商反而會受益。”
那么對于創業者來說,暫停集中辦公區注冊真的是沉重打擊嗎?
就在海淀暫停集中辦公區注冊的第二天,園區界遇到從天津來北京發展的一家文創企業,正在咨詢朝陽聯合辦公空間注冊事宜。這位創業者從空間方得到的答復是近期暫停,可以租工位,但沒辦法注冊。
談到為什么要選在朝陽,這位創業者表示主要看中朝陽這個地段和區內豐富的文創資源,方便后續開展人員招聘和業務合作。
因為已經在天津注冊好了公司,這個創業者最緊急的需求還是工位。面對暫停注冊的新狀況,他準備要么等等,要么去其他區再看看。
有業內人分析,這次集中整治行動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小微企業的創業成本,也會對他們選擇辦公區位有影響。
不過,從海淀區的行動計劃來看,整治行動主要集中在11月-12月兩個月時間。下個月后,是更進一步嚴厲的監管,還是總結行動經驗推出的新規,園區界將持續關注。
以下為海淀區7批集中辦公區詳細名單: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園區界(yuanqujie),原標題:《海淀朝陽等多區叫停集中辦公區注冊,小微創業該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