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沿著全中國最繁忙的高速公路廣深高速,正在崛起一條科創走廊——廣深科創走廊,它的目標是打造成為“中國硅谷”。
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正式印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成為指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建設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今年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完善區域協調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在廣深莞等沿線城市協同發展的條件下,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將有能力打造“中國硅谷”,成為全國創新發展重要一極。
以企業創新驅動為主要特征的穗莞深城市群,既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腹地,也是目前國內規模較大、在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創新企業集群。2016年,三市地區生產總值4.6萬億元,以占珠三角21.7%的面積,創造了67.6%的生產總值。
本次規劃范圍為沿廣深軸線區域,具體為北起廣佛交界處,經廣州主城區、東莞松山湖、深圳主城區,南至深圳大鵬新區,沿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珠三環高速東段、穗莞深城際、廣九鐵路等復合型交通要道所形成的創新要素集聚區域,長度約180公里。規劃指標數據統計范圍為三市全域。規劃期限為2017—2030年,展望至2050年。
從廣州到深圳的以高速公路、軌道等交通要道為依托的軸線區域,實際已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業、人才、技術、信息、資本等創新要素,初步形成了廣深科技創新走廊。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珠江東岸的廣深鐵路、高速公路是全中國最繁忙的交通通道,也是最重要的產業帶,交通發達,產業形態多樣化,在這個地方打造廣深科技走廊具備了良好的基礎。
《規劃》提出“一廊十核多節點”的空間格局, 一廊即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依托廣深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珠三環高速東段、穗莞深城際、佛莞城際等復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創新資源,三市連成一個產業聯動、空間聯結、功能貫穿的創新經濟帶,建設成為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長度約180公里。
十核即十大核心創新平臺。具體為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廣州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廣州中新知識城、廣州科學城、東莞松山湖、東莞濱海灣新區、深圳空港新城、深圳高新區、深圳坂雪崗科技城、深圳國際生物谷,總面積約34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用地總面積約243平方公里。
《規劃》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第一步是到2020年,科技產業創新能力領先全國。主要創新指標達到或超過創新型國家(地區)水平,全社會科研投入在GDP占比超過3.5%
第二步是到2030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打造中國“硅谷”,成為與美國硅谷、波士頓地區相媲美的全球創新高地,全社會科研投入在GDP占比超過4%。
第三步是到2050年,建成國際一流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走廊,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通過一條或多條高速公路作為重要連接軸建設創新走廊,推動多城跨區域合作,在世界上并不罕見。比如美國從硅谷到舊金山灣的公路旁,有大批高科技、技術創新公司以及世界知名高校如斯坦福大學,綿延101高速幾十公里,將科創資源和產業發展進行有效的聚合。
在廣莞深之外,在長三角地區,沿著杭州灣北岸的上海松江、嘉興、杭州也在積極打造科創走廊。今年七月,松江、杭州、嘉興三地在滬簽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和松江G60上海科創走廊的基礎上誕生,以G60高速為紐帶,將上海松江區、嘉興和杭州等長三角城市串連,旨在推動科創要素自由流動和組織,成為長三角區域創新的聚集區。
根據《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上海松江、嘉興、杭州三地將以G60高速公路為紐帶,打破行政區劃,在提升區域協同創新能力、共建高度融合發展產業體系、共同營造良好創新發展環境、健全互聯互通智慧基礎設施網絡、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等五大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橫跨三地的科創走廊,爭取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全球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信息經濟產業中心、全國跨區域協同發展的排頭兵。
*本文來源:一財網,作者:林小昭,原標題:《廣深科創走廊規劃三步走,目標是成為“中國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