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特色小鎮是在幾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產業、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擁有幾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經濟規模、特色產業鮮明的行政建制鎮。
近年來,涌現出了一批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比如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的云棲小鎮,還有以影視文化產業著名的浙江橫店鎮等。但是,在推進過程中也出現了概念不清、定位不準、急于求成、盲目發展以及市場化不足等問題。
1月13日,在首屆中國特色小鎮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統一規范,嚴格控制建設數量,取消一次性命名,統一實行寬進嚴定、動態淘汰的創建達標制度。
上個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當中明確,要從各地區實際出發,量力而行、控制數量、提高質量,體現區域差異性,提倡形態多樣性,不搞區域平衡、產業平衡、數量要求和政績考核,防止盲目發展、一哄而上。
例如,《意見》中指出,浙江的特色小鎮是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備相應的要素和產業基礎。各地要科學把握浙江經驗的可復制和不可復制內容,合理借鑒其理念方法、精神實質和創新精神。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近日也指出,不能照搬照抄,“學習的應該是精神理念、創新精神,而不是學習外形。例如別人有一個影視小鎮,我們也搞一個影視小鎮,別人做基金小鎮我也做基金小鎮。實際上有些中西部的地區,恰恰是由于這樣一些簡單的模仿,導致沒有條件也要去做一些做不到的事情。有些地方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規劃了一批小鎮,有的地方要在三五年之內,規劃建設100個、200個小鎮。”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在于長沙舉辦的首屆中國特色小鎮論壇上表示,特色小鎮是加快建設新型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基于當地資源優勢形成特色產業,從而吸引人口、企業、資本聚集。要以人為中心,要有好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公共醫療等,是人居住和就業的地方,建設要遵循規律,“特色小鎮這樣一個應該符合規律的發展過程,成了部分地方政府的任務工程、政績工程,很多地方以特色小鎮的數量、投資規模等硬性指標來進行要求和考核?!?/p>
徐林還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大包大攬,把特色小鎮作為融資平臺來打造,希望利用特色小鎮擴大當地的固定資產規模,推動當地GDP的增長,甚至還出臺了特別的考核要求,形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一些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甚至房地產等項目戴上了特色小鎮的帽子,“引來房地產商規劃、蓋樓,投資上去了,也可以滿足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要求,但這樣的小鎮,沒有產業、沒有內容,最后有可能會演變成空心鎮。”
為此,《意見》中提出,要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各地區要以企業為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主力軍,不要過度干預。嚴防政府債務風險,盡可能避免政府舉債建設進而加重債務包袱。縣級政府綜合債務率超過100%的風險預警地區,不得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變相舉債立項建設。同時,還要嚴控房地產化傾向,綜合考慮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吸納就業和常住人口規模,從嚴控制房地產開發,防范“假小鎮真地產”項目。
不過,馮奎也指出,“嚴防”、“嚴控”等表述提出了規范的方向和內容,但不是說不要發展,“我們也還要看到規范的目的是為了以后能更好地發展,所以叫規范推進特色小鎮,而不是說以后不發展了。近期的政策文件當中特別提出特色小鎮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要推動供給側小鎮經濟。這都是以往所沒有的?!?/p>
據了解,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對已公布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等,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
*本文來源:央廣網,作者:劉飛,原標題:《國家發改委:規范特色小鎮建設 統一實行動態淘汰達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