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年初剛慶祝完公司成立十周年慶典的 Airbnb,似乎有些流年不利。
本月初,日本旅游局突然宣布,沒有獲得「運營許可」的民宿必須取消 6 月 15 日之前所有的預定。受此影響,Airbnb 被迫取消數千單民宿的預訂訂單,還將拿出 1000 萬美元來補償那些受影響的客戶。
事發之后,Airbnb 在 6 月 7 日曾試圖與日本旅游局協調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但日本旅游局態度堅決,并未作出任何退讓。
看政策吃飯的 Airbnb
對于 Airbnb 而言,近期日本發生的突發事件其實突然也不突然。
突然在于,這項旨在使民宿短租合法化的《旅館業法》本應本月 15 號正式生效,但日本旅游局突然宣布提前生效了。按照該法案,日本民宿屋主在本月 15 號之前到指定網站注冊房源信息,今后就可正常運營。但突然提前生效的法案打了許多民宿屋主一個措手不及,很多 Airbnb 平臺上的屋主尚未成功注冊申請。
不突然在于,近兩年來,看政策「吃飯」已經演變成 Airbnb 一種常態了。如果我們回溯 Airbnb 近幾年遇上的麻煩,被全球各地的政府處罰、起訴絕對是發生頻率最高的事件之一。
在美國國內,新奧爾良、舊金山,馬里布、紐約這些旅游勝地開始頻繁調查 Airbnb 是否違反當地酒店、房地產法律法規。據虎嗅網報道,2016 年,紐約州議會的兩黨一致通過法案,規定發布了違法租賃廣告的人將會受到最高為 7500 美元的罰款處罰,矛頭直指 Airbnb。
另外,巴塞羅納、巴黎也對 Airbnb 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2017 年 3 月,巴塞羅那給 Airbnb 開出了 3 萬歐元的罰款,理由是他們違反了當地的旅游法規,Airbnb 被懷疑是在組織非法酒店。巴黎則要求所有民宿都必須進行注冊,且每年的營業時間不得超過 120 天。
「看不慣」Airbnb 不止是各地政府,還有出租自己房屋,靠 Airbnb 賺錢的房東。在 2017 年《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中,一些房東向記者抱怨稱,感覺自己像是給 Airbnb 打工的員工,既要當前臺又要當后勤,還得忍受一些租客的無禮行為。
事實上,在 Airbnb 的規定下,這些進行短租的「房屋」越來像一個「酒店」,無論是洗漱用品還是床單,Airbnb 正在對房東提供的房屋環境提出類似標準化酒店一樣的要求。在「超贊房東」計劃,Airbnb 甚至規定房東在租客滿意度、應答訂房請求的速度方面都必須達到高百分比。
狂奔后的 Airbnb,妥協的 Airbnb
十年前,剛創立的 Airbnb 憑借遠低于標準化酒店的價格和充足的「房間」迅速贏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年初接受公開采訪時,Airbnb 的負責人稱已經有 3 億人使用過他們的服務。經過十年的發展,Airbnb 估值已超過 300 億美元,是美國除 Uber 之外的第二大獨角獸公司。
Airbnb 最常被人提起的就是傳統酒店的顛覆者,從數據來看也的確如此。根據波士頓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Airbnb 的房屋供應量每增長 10%,傳統酒店房間收入就會下滑 0.35%。而僅就房間數來說,Airbnb 在 2017 年就已超過傳統酒店中排名前二的洲際和希爾頓之和。
但 Airbnb 的發展并非沒有瑕疵。事實上,Airbnb 的這種「分享」模式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帶。一個房東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住一兩天,這當然稱不上「生意」;但當房屋數量擴大到數百萬,交易次數已經以億為單位時,這就顯然是一個典型的商業活動了。
當 Airbnb 體量尚小時,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并不為主流所關注。甚至作為一種新興事業,它甚至得到了部分地方政府的支持。但到今天,一路狂奔的 Airbnb 在十年間市值已經超過大多數傳統連鎖酒店。它所引領的「短租」已經成長為吸納數百萬人就業的行業。作為一個平臺并憑此謀利的公司,Airbnb 沒有道理不受到監管。
雖然 Airbnb 可能不滿于這種監管,但從行動上卻不得不配合。比如,2015 年 Airbnb 曾與舊金山市政府官員針鋒相對,「如果他們要針對 Airbnb 的房屋共享服務制定相關管制規則的話,Airbnb 將會進行反擊。」但沒過幾天,Airbnb 就妥協了,并表態將和市政府合作,承諾它將向所在城市繳納「公平的」酒店和旅游稅費。
另一方面,雖然部分房東對于這些日益嚴格的要求不滿,但標準化配置的房屋、專業化的服務讓「短租」變得更加可控,更適合「規模化」。當一個「交易」變成一門生意后,標準化和專業化更是其發展要求的必然。
接受監管或是走向「標準化」、「專業化」的問題不止是 Airbnb 存在,幾乎所有分享模式的生意都會遇到。比如,從共享出行軟件變成打車軟件的滴滴,之前會發生順風車事故,事實上就是平臺和車主之間的關系太過松散,平臺對于車主身份的管理不夠專業。
當然,這對 Airbnb 或者滴滴并非沒有益處。在這次的日本事件中,Airbnb 的發言人坦言,「由于民宿短租領域缺少清晰的行業規則,導致許多用戶對 Airbnb 產生不信任,信任缺失又會降低用戶留存。」法律則解決了這個問題,讓原本處于「灰色地帶」的業務經營正規化。
沒有追上「分享經濟」發展速度的專業化要求、政策監管或許會遲到,但必然不會缺席。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如何在監管者、用戶、自身之間尋求平衡乃至博弈將成為 Airbnb、滴滴這類企業的重中之重。
*本文來源:極客公園,作者:geekerdeng,原標題:《Airbnb 誕生十年后,狂奔的共享經濟開始“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