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山東聊城東昌府有一條胡同,在傅家祠堂旁邊。來聊城的人一般都會登光岳樓,但很少有人會去仁義胡同。其實,仁義胡同背后承載的歷史和文化不次于中國十大名樓光岳樓。因為,在這里,你能找到中國文化的根。
傅斯年扇毛爺爺耳光
先說點不能“播”的。在臺灣的很多史料中有這么一段公案,講的是著名五四運動領袖、國學大師傅斯年扇毛爺爺耳光的事。1918年,毛爺爺在北大圖書館任書記官,負責給學生找書、登記等事務。
有一次,還是學生的傅斯年過來借書,毛爺爺給他找錯了。傅斯年理論,毛爺爺說是他搞錯了。毛爺爺說的是湖南話,傅斯年說的是山東話,兩人話不投機,引起了巨大的沖突。傅斯年一怒之下,狠狠地扇了毛爺爺一個耳光。
毛爺爺再怎么錯,傅大炮也不該給他耳光啊。更何況,傅斯年出身書香門第,家教嚴格。說起傅斯年,不得不提山東聊城東昌,提起聊城東昌就一定要提他的七世祖傅以漸。他是大清國的第一任狀元,位居宰相,康熙最重要的老師。
傅以漸矮胖,不能騎馬,于是順治帝便允許他騎驢過午門。倘若你穿越回順治朝,一定能看到年幼的康熙拿著小鞭子給老師傅以漸趕驢。難以想象這位日后的鐵腕帝王也又如此萌的一面。康熙帝一生的學術修養多半受傅以漸的影響。
讓康熙感動的故事
在清朝時期,東昌府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城市,極度繁華。康熙南巡必經東昌,曾三次登上光岳樓,俯覽江北水城的無限風光。有一次,康熙在聊城聽說了一個老師傅以漸的故事。聽著這個故事,想著老師的為人,康熙極為感動。
故事是這樣的。話說傅以漸高中狀元,在京城當了大官,家族在聊城也狠狠風光了一把。家人修宅子的時候,無意中占了三尺鄰居的宅基地。鄰居要求其退回去。無奈院墻已經竣工,退回去肯定得追加預算,傅家死活不肯。
鄰居也不想讓,事情一時僵持了下來。當時傅以漸在京城任高官,家人立即修書一封希望他借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給地方官打個招呼,擺平此事。數日后,家人收到了傅以漸的回書,僅僅二十八個字:“千里來書為堵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后非常羞愧,趕緊將宅墻退后數尺。鄰居知道后也十分感動,覺得傅家不以勢欺人,于是也將宅墻退后數尺。這樣以來就形成了一條胡同,后被命名為仁義胡同。這件事在聊城鄉里傳為佳話。
當然,關于這首詩也有爭議,還有一種說法是源自安徽桐城六尺巷。不過,筆者旅居聊城四年,親自去過仁義胡同,見這首詩,仁義胡同之事不虛。
康熙御筆仁義胡同
聽完這個故事后,康熙前往傅家府上參觀仁義胡同,并親筆寫下“仁義胡同”四個大字。在康熙皇帝的一生中,發生了太多大事,無論是收復臺灣還是評定葛爾丹,抑或是評定三藩,都彰顯了一位帝王的武功之強盛。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康熙一朝之所以能為大清王朝走向鼎盛奠定基礎,是因為皇帝本人對“仁義”等儒家普適價值的堅信和篤行。從他為仁義胡同題詞可以看出,仁義之心早已成了他血脈深處的東西。
仁義胡同的故事已經煙云遠過,現代的人們大概已經不再堅守也不再學習那些古老的價值和倫理。但是,無論時代怎么變,仁義之心不可變,不然我們永遠都找不到文化的歸宿。我們游東昌時,看到的是一條古舊的胡同,但體悟的是我們民族文明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