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期,東京最新的城市宣傳片刷屏朋友圈。傳統的江戶都城與時尚的東京在文化上對撞,構成了現代的日本。經過工業化和信息化革命后的日本,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的傳承樣板。
反觀中國,5000年的華夏歷史與現代的中國,也正在迸發出創新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僅表現在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中,同樣表現在了一個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街區里。
是的,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城市文化就是在為城市保留特色與發展的根基。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一書中提到:“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專門用來儲存并流傳人類文明的成果,儲存文化、流傳文化和創新文化,這大約就是城市的三個基本使命。”
歷史建筑、歷史街區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其進行有效保護越來越受到城市規劃管理者的重視。在以土地換取經濟發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當下,對歷史街區、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越來越成為歷史文化保護的重點,各地此類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也因此逐步得到維護與修繕。
放眼國內,我國于2008年4月由國務院首次頒布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在此保護條例的基礎上201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審議通過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審批辦法》,相關政策的出臺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起到了指引和規范的作用。
近年來,國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隨著整體保護觀念的增強而不斷發展,更加重視歷史街區的成片保護,并由關注古建筑保護到對包括歷史遺址、產業、傳統文化等全要素的保護。
(上海新天地)
事實上,我國的歷史文化保護經歷了從單體建筑保護發展到歷史街區的整體規劃保護的過程。其主導思想一是將歷史文物遺產保護與城市設計相結合,突出城市風景特色;二是從歷史文物的單純保護向有機更新與利用的大方向轉變,使歷史文物能走下展臺,融入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并成為文物保護的主流。
從國外的實踐經驗來看,國外城市對文化遺產保護與再開發所采取的政策與措施基本上可以歸結到環境、經濟及社會這三個層面。
環境層面:著力于對建筑物的修復,整體物質環境的改善以及與其他旅游景點的溝通連接等;
經濟層面:注重對其經濟活力的培育,講究營造有特色的活動,吸引游客,營造商業氛圍;
社會層面:通過促進社區參與,借旅游的發展幫助解決街區衰退帶來的種種內部問題,達到重建社區的目的。
通過以上三個層面的措施相互作用,很好的發揮了三方效應,加上在此基礎上的成功開發和宣傳,促進了城市形象更新和知名度提升,從而對整個城市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城市更新、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歷史文化古街的保護與開發成為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特別是擁有很多文化歷史建筑的城市,大拆大建不僅不能代表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相反這是對城市歷史文化的無視和粗暴破壞。
在我們長期的研究和實踐中不難發現,國內不少歷史街區由于保護資金缺乏、規劃理念缺失、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思想認識不足,依然存在“大拆大建”,“有形無魂”等諸多問題和不足。
(京都二條坂)
1、商業開發過度,對歷史文化元素沖擊巨大
這是許多歷史文化街區或多或少普遍存在的問題。過度的商業開發使歷史文化街區逐漸演變為現代商業街、購物步行街,身在其中根本無法感受街區的歷史文化底蘊,建筑風貌、街區景觀及雕塑完全淪為文化的空殼。
2、經營分散凌亂,缺乏統一管理
由于歷史文化商業街區大多是個體經營店鋪,整體缺乏統一運營和管理,導致業態陳舊、經營同質化嚴重、無特色商品泛濫等現象,這不僅造成了街區商業活力的降低,還嚴重傷害了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底蘊,對旅游客群的吸引力也日漸喪失。
3、業態功能的單一,弱化了文化和旅游體驗
通過我們多年的實地考察和調研,國內大多數歷史文化街區業態多以零售和餐飲為主,歷史文化展示、休閑娛樂、民俗演藝類體驗性業態未得到足夠重視和強化。街區文化內涵嚴重缺失,旅游消費體驗無法得到滿足。
4、古建保護和文化復原有形而無魂
現有的很多歷史文化街區暴露出兩大極端,一種是對建筑不作任何修繕和維護,或者在無任何監管和統一規劃的情況下,任憑私營業主自行根據經營需要對建筑結構和外形進行隨意改造。一種是將原有的建筑拆除一空,原址復建。這兩種情況都直接導致了古建保護的空洞無力,文化復原更是無從談起。
要解決上述問題,并防止未來更多的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中重蹈覆轍,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自發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揚。
對歷史建筑及其所在區域的文化進行保護
是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理念
歷史文化街區屬于一個城市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而文化遺產的保護要講求一定的規律和方法,對其保護是一個不斷擴展和再認識的過程。《雅典憲章》中明確提出“保存好代表某一時期的,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筑”。
1963年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的《威尼斯憲章》提出“必須把文物建筑所在的地段當作專門注意的對象。要保護他們的整體性,要保證用恰當的方式清理和展示他們。”
(意大利小鎮里的民宿,世界文化遺產)
1987年由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提出的《華盛頓憲章》,將歷史古跡保護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提出了學術屆目前通用的歷史地段與歷史城區的概念,認為環境是體現真實性的一部分。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后,又陸續提出了文化景觀和文化路線等新概念。
相對于國外,國內的理論發展要晚一些,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概念體系成熟的也相對晚一些。從最開始的文物建筑的保護,逐漸發展形成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城的文物古跡保護體系。而在2005年12月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將“文化遺產”代替了過去常用的“文物古跡”。適應了國際上文化遺產保護概念不斷細化與拓展的趨勢。
小規模、漸進式、修舊如舊是歷史文化街
區保護性開發的理想模式和基本原則
首先,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改造的過程中,要遵循著“修舊如舊”的指導思想與原則。對于一個典型的歷史名城或街區來說,建筑的立面應最大限度的還原其原本的狀態,體現原有的地域特色,而街區的建筑布局和內部規劃也要盡量與城市自身的整體風貌相協調,使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所在城市獨有的名片,而不是單純乏味的商業開發與復制。
其次,在“修舊如舊”原則的指導下進行歷史文化街區小規模的、漸進式的更新和改造可以更好的協調整個區域的發展,能更好的體現出“整體性和原真性”,不至于讓原有的歷史文化信息在新一輪的改造中過快消失。
歷史街區的改造應該是一種自然生長,有機演進的過程,而非激進式的方式。在當前城鎮化進程大潮中,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項目在全國掀起來一股開發的熱潮,但不乏大拆大建的情況,原有的建筑肌理與文化印跡隨著改造而消失。
在漸進式原則的指導下保留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筑才是可取之道,同時對破損的建筑部位進行局部的修繕,所用的建筑材料也應該和原有的建筑材料相仿或者相近。在建筑結構或者建筑布局上也不應有太大變動,對于正在逐漸消失的結構和工藝需要著重的恢復。
再次,如何對原住居民進行安置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應該在最大程度上讓居民參與到社區的建設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考慮原住民盡量安置在原有的生活區域當中,使其成為歷史街區文化的一部分,這不僅增加了原始區域的文化底蘊還有利于減少強制拆遷所帶來的利益糾紛。
在堅持上述總體理念和原則的基礎上,對歷史文化名城(街區)進行保護性開發,要想取得文化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雙重成功,遵循以下四點具體實施原則至關重要。
以“建筑為形、文化為魂、旅游為龍頭、商業為主體”為定位原則
歷史文化古街的保護性開發首要任務是對項目進行定位,對于大部分此類項目而言,定位的核心文化主題與項目所具備的歷史文化資源各不相同,但所遵循的原則是一致的,即以建筑為形、文化為魂、旅游為龍頭、商業為主體。
在該原則下,將“展示古城風采、恢復城市記憶、重塑空間肌理、再現市井生活、交融中西文化”作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開發的核心理念,圍繞該理念進行具體項目的定位思考和實踐才是務實的、有指導意義的。
(新與舊的對比:萬科永慶坊)
以“修舊如舊、外舊內新、保留歷史、
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為建筑
改造和修復原則
保留傳統格局,對每幢建筑及細部進行分級處理,體現歷史信息的真實性,并賦予相適的使用功能與強度。通常情況下保留歷史文化建筑(包括古民居、宗祠、城樓、廟宇、故居、縣衙等),修繕并做到“修舊如舊”“外舊內新”,整治現代建筑,設計新穎構筑物,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拆除不和諧的建筑,并通過現代抽象符號延續傳統韻味。
(北京老胡同內的新民宿化再造)
以“打破直線肌理,增加節點設計,
提升空間層次和環境品質”
為空間形態規劃原則
延續歷史古街原有的街巷格局及尺度,路面采用體現街區文化底蘊且與原有材質相近的材質鋪裝,同時增設人性化座椅、綠化小品提升環境品質。重要路段采用步行系統以優化交通體驗。統一景觀配套風格設計,真實展現文化內涵。大部分歷史古街均需延續低層高密度的城市肌理,保留巷弄、庭院的格局與尺度。保持天際線的連續性,利用雕塑、鐘樓、塔樓等節點創造高潮,吸引人氣。
以“老字號、非遺文化”為引領,以現代時尚中高端業態為補充的業態規劃原則
歷史老街的改造更新不僅在于形,更在于內在的魂,如果建筑、街區肌理是形,那么街區規劃的業態則是歷史街區的魂,要想真正做到歷史街區的“修舊如舊“,文化底蘊深厚,關鍵還在于業態規劃是否有魂。
根據我們的實踐,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加大引進“老字號”特色店鋪的數量,突出“老宅、老街、老字號”的傳統民俗文化。嚴格控制缺少文化內涵的普通小商鋪的數量,同時,大力引進非遺民俗文創機構,這在豐富產業復興經濟的同時,活化了傳統文化,提升了歷史街區的文化特色。
對于中西高端業態如精品百貨、西餐店等也要做到適度引進,以滿足文化旅游客群的多層次消費需求,形成中西合璧、土洋結合的新型歷史文化街區。
(改造后的北京坊里的休閑業態,遠觀前門)
以古建為形,以文化體驗及商業業態為魂的文化傳承原則
珍惜歷史元素遺存,復原真實文化內涵,修繕不能盲目保留“表面”而喪失“內涵”,更不能隨意賦予新“內涵”而剝奪人們認識歷史的權利。應提升對原真性的保護意識,對文化進行“修繕”,使其真實信息得到保存與發揚。
對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開發,文化傳承應以有形和無形的方式貫穿于前期開發和后期運營的方方面面,民間藝人的民俗文化演藝、文創工坊的傳統制作工藝體驗是一種體驗式文化傳承;宗祠、古民居、城樓、街區雕塑等古遺址是通過實物喚起人們對歷史的記憶;文化館、中醫館、小劇場、禪茶館等通過展示和體驗的方式讓歷史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我們來看,日本京都著名的花見小路就是在保持了江戶時期的風格基礎上,還在道路上隨處可見那時期的歌舞藝伎,這種生動的紀念傳統形式,既傳承了文化,又活化了業態體驗。整個街區瞬時變成了流動的演藝空間。
(京都花見小路景觀)
除此之外,新一代的文化體驗業態更值得嘗試和創新。最新的演藝技術、主題場景體驗、沉浸式的娛樂業態植入老街場景,才是老街文化與旅游表現的未來。
例如,南京老門東借助古城墻的節點,打造的幻影燈光秀,就極大激發了南京市民和游客對老門東街區旅游的興趣。
(南京老門東燈光秀)
綜上,城市歷史街區的地域性人文特色,包括建筑、文化標識、商業形態以及體現其獨特文化氛圍的社會與文化活動等,已經成為城市吸引、發展旅游業及商業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相信,在堅持上述原則的基礎上,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性開發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效。下面我們以成都錦里街為案例,看看以上原則在歷史古街升級改造中的應用實踐。
1、還原完整街區肌理,豐富場所空間體驗
錦里老街通過打破直線型步行空間的“線”形模式,將周邊統一整體規劃,增加了節點設計,實現縱橫交錯的“面”與豐富多彩的“點”的改造。這里的廣場、戲臺、牌坊、廊橋、變化多樣的建筑等通過點面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場景交換的豐富性和游客體驗的趣味性,勾勒了老街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文化“外形”。
2、活化歷史文化遺存,展示真實文化內涵
錦里街的修繕沒有盲目保留“表面”而喪失“內涵”,更沒有隨意賦予新“內涵”而剝奪人們認識歷史的權利。從規劃到建設以及后期的運營對原真性的保護意識始終如一,通過對文化進行“修繕”,使其真實信息得到保存與發揚。
3、挖掘傳統文化,尊重人居形態,創建街區特色
錦里街大力保留原住居民的歷史傳統與生活方式,鼓勵其回遷并共同參與民俗文化保護,提倡多元化發展以延續“無形文化”,守住原汁原味的街區文脈。
4、合理進行業態布局,保障多元產業及文化共存
錦里街采取調控手段加大對“老字號”傳統業態保護力度的同時提高現代時尚品牌的招商門檻,并在原有集中式業態規劃的基礎上,進行了多業態混合布局的嘗試,從而提升了不同業態之間的人氣的融合及消費的連帶的效應,大大提升了街區活力。
5、保留建筑原樣實貌,延續歷史空間記憶
錦里街非常重視歷史遺跡的保存,摒棄了粉刷等不可逆轉的整容手段使街區改頭換面,而是盡可能采用傳統材料加固或修復,讓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街區文脈。
同時,錦里街注重整體規劃統一設計。通過立面改造、植被裝飾等手段,保持界面的連續性與完整性,使新老建筑在傳統街區中和諧共存。
7、有效平衡開發力度,實現街區可持續發展
錦里街一方面合理利用歷史資源,另一方面適當增加商業服務配套,完善商住管理制度,保證居民居住權益與游客深入了解歷史的雙重需求。這既豐富了歷史古街的生活煙火氣,又很好的將生產與生活有機融合,實現了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上述分析與探討,是我們從長期研究和服務實踐中進行的總結,旨在與同行分享并讓業界認識到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的核心所在,即如何準確地理解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價值及保護意義。進行建筑物等“有形文化”的保護,最終目的是延續無形文化,詮釋街區靈魂。
我們希望,通過本文能為當前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供可鑒之策,同時提醒廣大業內朋友把文化內涵的保護放在首位,尊重歷史,以人為本。在此基礎上確立發展定位,保護空間肌理,提升環境品質,重塑場所精神。最終達到保護與開發和諧共存,實現歷史街區的良性發展。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房地產觀察家”(ID:realestatereview),作者:朱建崗 鄒毅,執惠專家作者,領易咨詢總經理(個人微信號:brian378183884),原標題:《為何中國的歷史文化古街都是千街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