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發展森林旅游是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器”,有助于帶動偏遠地區脫貧攻堅。但是,目前大多數森林旅游產品單調雷同、特色不足,只能滿足“走馬觀花”“到此一游”的觀光式旅游需要,無法留住游客深度旅游。下一步,森林旅游亟需從“看風景”向“過生活”轉變,以滿足人們觀光、度假、康養等多樣化需求。
“五一”勞動節期間,無數游人慕名來到廣西羅城羅東村,享受喀斯特水上森林旅游樂趣。這里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通過發展森林旅游,20多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景區實現了就業脫貧。“以前種地,全家辛苦一年只有幾千元收入。現在每月有穩定收入,生活越來越好。”村民銀桂梅高興地說。
“發展森林旅游是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有效‘轉化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司司長程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據統計,2018年全國森林旅游接待游客超過16億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5%,創造社會綜合產值接近1.5萬億元。森林旅游目前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進一步增長的潛力在哪里?
帶動百萬人口脫貧
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定點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廣西龍勝,龍脊梯田國家濕地公園以獨特的稻田、森林、河流景觀,吸引了世界各地游人。龍勝平安村村支書廖元壯告訴記者,全寨200多戶村民開辦了120多家農家樂,人均年收入達5萬多元。“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吸引更多人來旅游,百姓才能持續增加收入。”龍勝縣委常委、副縣長敖孔華說。
廣西林業局局長黃顯陽表示,力爭到2020年通過發展森林旅游帶動3萬名貧困人口脫貧。數據顯示,全國依托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35萬戶110萬人,年戶均增收3500元。
程紅告訴記者,目前我國共有各類自然保護地11000多處,占國土總面積18%以上,是開展森林旅游的最主要載體。過去這些自然保護地分屬林業、環保、城建、國土、水利、農業、海洋等不同部門管理,不僅不利于統一監管,也制約了森林旅游發展。2018年,國務院實施機構改革,明確由國家林草局負責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地,既破解了自然保護地“九龍治水”難題,也為統籌抓好森林旅游創造了有利條件。
仍局限在“走馬觀花”
程紅表示,目前我國森林旅游產品最突出的問題是單調雷同、特色不足,只能滿足“走馬觀花”“到此一游”的觀光式旅游需要;難以滿足人們觀光、度假、康養等多樣化需求,無法留住游客長時間深度旅游。
程紅認為,大多數森林旅游地很少圍繞主要景觀延伸開發,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特別是缺乏特色鮮明的森林浴、森林運動、森林探險、森林教育、森林研學等參與性強、特色鮮明的內容,缺乏具有生態特色的自然風景與生態文化、室外游憩與室內娛樂、感官享受與心境享受、冬季項目與夏季項目有機結合等內容。
同時,基礎設施落后也是森林旅游業的一大薄弱環節。我國森林旅游地大多處于偏僻山區林區,交通條件相對落后。比如,前往大興安嶺林區要花費大量時間,導致森林旅游長期不溫不火。此外,很多森林旅游地缺乏食、住、行、游、購、娛等服務設施,以及游步道體系、解說系統、標示系統等功能性設施。還有一些地方服務設施粗制濫造,既沒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也無法滿足游客需求。
程紅告訴記者,森林旅游是投入高、產出慢的長周期產業,門檻高、限制多。很多企業雖看好森林旅游的潛力,但由于融資困難、投資保障不明確等問題,降低了成功合作的幾率。
目前,我國森林旅游的主要載體——自然保護地大多是生態紅線區或禁止開發區,從事旅游開發限制多,審批復雜。比如,在林間搭幾座小木屋、修一段游步道,都要經過多個部門審批,這嚴重制約著森林旅游業發展。
如何告別“門票經濟”
程紅表示,發展森林旅游需要大力推進“四大轉變”,即森林旅游形態從“看風景”向“過生活”轉變、森林旅游開發從“工業化模式”向“生態化模式”轉變、森林旅游經濟從“單一門票”向“綜合產業”轉變、森林旅游管理從“粗獷型”向“精細型”轉變。
傳統的“看風景”森林旅游是對某處景點、風景的淺層次欣賞。“過生活”森林旅游則是深度體驗森林生活,要圍繞主要風景點,融合周圍的自然生態、鄉風民俗、人文歷史打造出相互銜接、互為依托的森林生活核心圈、輔助圈和拓展圈。大力開發森林游戲、森林徒步、森林探險、森林漂流、森林攀登、森林低空飛行,以及林下種植、林下采摘、林下親情活動等森林娛樂和體驗項目。同時,打破旅游者、旅游地居民之間的藩籬,做到游客與居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形成生活氛圍濃厚的“旅游大社區”。
“森林旅游開發應堅決防止被工業文明思維綁架,堅決杜絕工業化的手段和模式。”程紅表示,在森林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上,無論是住宿、餐飲、娛樂等基礎建筑,還是標識、健康、科教等設施建設,都要遵循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原則,不搞大挖大建,盡量少占林地或不占林地,并做到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在森林旅游產品開發上,應精心設計排放低、污染少、品質優、效益高的新興旅游產品,同時引導游客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構建綠色低碳森林旅游產品體系。
在森林旅游管理上,可借鑒國際性成熟標準和規范,比如IUCN綠色名錄、ISO14000系列標準,提升我國森林旅游業低碳化、生態化水平。
同時,要摒棄單一“門票經濟”做法,把森林旅游與森林種植業、森林養殖業、森林采集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觀光式林下經濟。既向游客提供參與式的旅游項目,豐富其旅游生活,又為游客提供綠色生態森林食品,滿足其健康飲食需求。
此外,還可以把體育、文化、教育、醫療等產業與森林旅游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山地運動、生態文化、自然教育、健康養生等新興康體項目,向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網,作者:黃俊毅,原標題:《產品單調雷同、特色不足,森林深度游還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