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9月19日,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舉辦,湖北今古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執惠旅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的的2019武漢文旅融合光谷高峰論壇在武漢光谷盛大開幕。本次峰會以“科技賦能文旅,共生共榮共贏”為主題,聚集了文化、科技、旅游企事業單位共計550余人,圍繞文化旅游新產品供給和新業態融合展開深度交流與資源對接合作,推動了武漢的文化、科技、旅游產業的高質量融合創新發展。執惠創始人兼CEO劉照慧出席本次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劉照慧表示,數字化重塑文化產業要考慮幾個方面,包括供給鏈端用數字化改變體驗方式,產業鏈聯系更多分銷平臺做目的地的營銷,整個組織生產方式上重塑人才培養方式。
他認為,現在的文旅要滿足新的消費需求,必須要有創新的產品,創新的產品來自創新的人才。如果這幾個方式不改造,組織不能重構,價值鏈不能重構,產業的價值不能重構,我們很難實現文旅的大跨越發展。
以下為劉照慧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業內同仁,來到武漢非常的開心。據我所知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從科技角度去解讀應該全國是首次,所以很榮幸來到光谷這樣一個高科技密集的地方,我們一起來探討文旅和科技之間的關系。
我今天的演講的內容主題是“數字化重塑文旅產業”。
文旅產業發展的宏觀背景
眾所周知,去年文旅部的成立開啟了文化和旅游的開始,但是我們從產業層面來看,其實不僅僅是文旅融合,還有跨界創新,還有文旅和大消費之間的關系。我一直認為文化不是虛無縹渺,文化一定是可感可觸可消費,什么樣的手段能夠讓文化走進生活,走進產業,讓科技和文化之間產生奇妙的聯系。
所以我們看文旅大消費的融合,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也呈現出這樣的一個形態,包括消費的大眾化,2017年已經有45億的旅游人次,今年會超過65億,中國旅游人次目前已經平均達到4次左右,這個數字還在增加。
需求的品質化。新中產消費的崛起,文旅已經變成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旅游和生活的融合越來越緊密。
競爭的國際化。我們處在一個國際化的時代,互聯網讓全球所有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想象。中國用40年的時間可能學會歐美200年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供給端所有產品變化滿足新中產的消費需求和新崛起的旅游消費的喜好。
文旅融合化。從去年文旅部的成立,監管條線的規范,產業過程中還有更深的融合,這個可以跨界到更多的產業和行業。
旅游的相關細分產業有109個,文化定義全世界有200多種,這兩個大的產業融合在一起,一定是牽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所以未來文旅融合和科技之間的關系會形成強大的發展動力,產業的現代化。
1989年之前,中國的旅游業可以說并非是現代產業,但我們現在的經濟結構,如果不從第三產業上做大規模的突破和改造,我們離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中國第三產業服務業占比剛剛超過51%,國際上一般發達國家的水平是67%,歐美國家達到90%以上,我們面臨產業結構大規模調整。
中國城市消費正在進行消費升級。今天,文旅整個發展狀態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財富,積累消費水平的提升,我們的消費一定是升級的,但是升級和消費的分級并存。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大家追求更多的品質化、個性化,新中產的崛起,當然還有更多中國三、四線城市,四、五線城市正在釋放更大的動力。
如果大家去看中國的主流消費群體,以80后、90后、千禧一代年輕人為核心的消費群體正在主導消費大潮,這個大潮基本不可逆。日本一位作家寫的一本書叫《消費時代》,日本二戰后到現在每三年一個階段,目前已經進入第四個階段,而目前中國還是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并存,觀光休閑度假是一起,升級和分級并存,對人群服務、產品升級、旅游產業鏈的效率都要做更多的思考和提升。所以今天請了很多科技的代表、旅游的代表、文化的代表,大家一起來探討產業發展。
如果我們去總結消費升級的話,有這樣四個關鍵。消費升級是什么?是我們單位時間里生活品質的體現,是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功能和體驗性的并重,文化消費、體育消費、精神消費逐漸占據我們更多的比重,年輕人的新中產消費比例里有21%以上是精神文化消費,所以這樣一個消費趨勢的變化讓我們能感受到文化和旅游已經非常深刻地融合在一起。
我們總結來看,現在文旅的新形態應該有這樣幾個關鍵詞,我們面臨年輕一代的新中產、新消費、新用戶,他的新需求更加追求體驗化、個性化、移動化、深度化的消費方式,正在對我們的場景端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
我們說場景,傳統來講有旅游的六要素,我們的景區面臨提質增效,綜合體面臨升級,所以大家看到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在同步,在場景上進行大的革命。什么樣的技術,什么樣的方式能夠讓我們的場景變得更加滿足我們本地生活一體化的這樣的生活方式,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能否通過更多的場景來實現更好的體驗性和生活品質的改造,新的品質要求下,AR/VR的全新技術科技的手段深刻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經濟形態應該是未來文旅的一個新的經濟結構。
上圖是執惠的文旅大消費產業三維模型,我們從三端重新解讀現代文旅產業結構。
第一端,場景端,是產品創新中心、體驗中心、文化中樞。這里面的內容是哪一些?如果一個游客來到武漢,我在這里度過什么樣的生活,這里面的內容有美食、節慶、康養、文化,一個“漢馬”吸引非常多的人體會這個城市的魅力。但是更多層次上理解,還需要很多專業的人士在科技手段、產業服務方式,多維度方方面面的措施來去提升整個產業的供給效率,服務體驗和整個產業發展的程度。
如果我們看旅游,剛才說只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是不夠的,還要加上跨界創新,旅游和諸多的產業之間產生了更多的密集交互關系,和體育、宗教、民俗、康養、文化娛樂、教育、地產,所有這些包括用什么樣的方式重構產業。今天提的是數字化,能不能通過科技的手段打破產業的邊界,再重組里面的邊界,里面的連接點、突破點、創新點在哪里。所以今天是我拋磚引玉跟大家探討的文旅科技賦能,如何賦能,以及怎么樣實現共生共融共贏。
全球數字化發展歷程
簡單回顧一下全球數字化發展的歷程。科技在過去很長時間扮演大規模改造我們人類生活的動力,幾次工業革命、能源革命、信息革命,現在面臨5G前夜的信息革命下,和發達國家展開了激烈競爭,我們的互聯網發展速度是發展國家的2倍以上,占據國家經濟巨頭的一席之地。
過去幾十年中,中國和美國的競爭,基本上看到,2010年之后,中國有了新的物種,有了小米,有了摩拜,有了新的體驗方式,新的分享經濟的心態。但是在之前的很多年里,我們看到科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得力量是不可小覷的。
再來看未來五年驅動中國消費的五大增長因素,我們可以看到新中產的崛起,富裕人群的崛起已經成為一個主流的消費群體,還有代際的演變,尤其是80后、90后、千禧一代的主流消費群體,線上線下的關系也在進行重塑。
今天除了旅游之外,本地生活服務、閱讀、網購、電商,還有本地的移動化的一系列的生活設施的改造,實際都在被互聯網加速的改變,數字化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但是旅游業滲透率只有10%左右,景區只有5%左右,中國現在互聯網新科技對產業的改造非常不足。
中國現在的文旅產業有幾大特點,第一就是優質產品較少,第二個是產業鏈效率低下,第三是服務業現代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大家看到服務業在經濟占比提升,90%以上才能到發達水平。地域在向三、四線城市輻射,以武漢為核心,中南地區輻射周邊非常多的城市,它的帶領作用和引領作用在持續加強。
數字化旅客驅動文旅市場變革
我們說數字化在驅動文旅的產業變革,大概有幾個層面。
文旅的產品為什么會和數字化產生這么密切的關系?因為旅游的本質是重塑我們頭腦中的體驗,這樣的體驗一定是來自于科技手段,來自于媒體,來自于內容,觸動我們心靈的東西改變我們的體驗,所以旅游的體驗是非常難的事情,不斷刺激我們頭腦中對物象的建構,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占領消費者的心智。所以迪士尼每年投入資金改造旅游產品,重塑IP,不斷的傳播占領心智,為什么呢?因為旅游產品不創新、不變革是很難做好的。
谷歌的數字博物館瀏覽全球藝術品,迪士尼、環球影城很多都是數字化、數字版權、數字音樂,電影、電視、音頻無不通過數字化改變,所以未來和旅游產業之間要找到破局點,數字化是值得思考的。
我們去湖北博物館看的不是文化嗎?是文化,但是這個體驗方式在發生變化,不是滿足“只看”,要去感受里面的文化內核,這樣的變化必須通過新的手段,VR/AR來重新解讀我們的文化元素。
文化的元素、文化的資源、旅游的資源、旅游的元素不等于產品,更不等于好的服務體驗。每個地方推薦旅游產品的時候大多數人講資源、講元素,我們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資化遺產,哪些變成好的體驗、好的產品,哪些變成經濟效應,這是需要考慮的。未來,數字技術將對游客的出行和場景產生更深的互動影響,數字化因素將不斷提升體驗和目的地之間的關系。
中國文旅產業數字化趨勢
未來文旅產業的趨勢有幾個層面。
第一個,產業重構。旅游和非常多的產業之間產生了互動關系,產生了交互,但是它的結合點在哪里?是從用戶方面,我提的是用戶,而不是游客。用戶是有黏性的,有喜怒哀樂,有喜好,有復購,游客是觀望的思路對待,游客游完了就會回去,所以產業上要重新的整合。大家來武漢可能去知音號體驗文化的魅力,感受文化的美食,跑一場“漢馬”,可能回味一下紅色旅游的革命圣地。所以大家看到產業的重構。第二個是價值的重構,產業的價值點都要重新思考。最后還有組織重構。
文旅的重構包括5G、AR、VR、云技術。舉一個例子,自駕游司機最痛苦,物聯網能使司機解放出來,因為司機什么都不能看,只能看前方,所以這樣的技術,未來5G會帶來一個非常大規模的重構,產業之間重新的鏈接,我們通過最終的對接點,在數字化用戶、數字化產品達到重構。
在產業重構上,文旅現在扮演著幾個維度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文化價值、產業價值、體驗價值。文化價值方面,比如故宮的100多件文物,它不是高冷范,數字授權、數字版權分銷,包括數字技術實現了文化和身邊的連接,文化可感可觸可消費。如果不是這樣,文化藝術品束之高閣和我們產業之間會有很多問題。
5G未來在很多方面會重新解構產業中的很多方面,包括應用場景的發展,包括會催生更多的應用場景,自動駕駛,工業4.0,包括很多的以前無法呈現的東西可以通過技術的重塑,可以復原一個古建筑,打造一個新的場景,打造一個新樂園。
最后一個趨勢是組織的重構。以前的方式是中心化,權威機構自上而下,但是現在一個微信群里面可以@一個非常基層員工,這個地方要改造,那個地方要改變,所以組織化從原來中心化生產變到多中心,最后是分布式,我們的組織關系變得越來越扁平,所以整個生產力的組織方式和生產方式在科技和技術發展下都發生心的重構。
對于文旅來講,需要專業化的生產才能夠打動游客。為什么那么多元素不能等于產品,因為缺乏專業機構、文化人才,缺乏創意,缺乏有組織的生產,所以要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如果用以往打造景區的方式,一個景區30年、40年不會變,這個無法迭代,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頭腦中的消費需求,這樣的是不好的,所以必須通過更加創新分布式的方式來實現產品的組織生產。
歸根到底,數字化重塑文化產業要考慮幾方面,包括供給鏈端用數字化改變體驗方式,產業鏈聯系更多分銷平臺做目的地的營銷,整個組織生產方式上重塑人才培養方式。現在的文旅要滿足新的消費需求,必須要有創新的產品,創新的產品來自創新的人才。
如果我們這幾個方式不改造,組織不能重構,價值鏈不能重構,產業的價值不能重構,我們很難實現文旅的大跨越發展。所以今天和大家齊聚一堂,探討科技如何賦能文旅,這也是這次主題的核心,希望經過今天的探討能夠真正實現共生共融共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