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后,他的家鄉——山東高密當地政府,將他曾經住過的房子修整一番,并且把一塊上好的田地按照小說《紅高粱》的樣子,還原成了百年前的高粱地,著實火過一段時間,后來更在此基礎上延伸出了整個紅高粱小鎮。這是中國首座文養小鎮,涵蓋了各種新興業態。僅是作為板塊之一,開業于2021年4月的紅高粱影視城,便已創下“疫時代”不到一年時間接待70萬游客的佳績。小鎮還先后榮獲濰坊市“十大文化旅游集團”重點培育企業、“新舊動能轉換山東省精品旅游先進單位”“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一等獎。
做文旅,就要做這樣的鎮!
日本的國寶級人物宮崎駿老爺子,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古早級的“旅游網紅”。上世紀80年代,老爺子的一部《龍貓》,帶火了埼玉縣所沢市一處清幽的小小村落,之后“小梅家”和“龍貓的車站”火遍了全球,成為眾多旅游從業者心目中的推廣標桿,宮崎駿老爺子也當仁不讓地成了日本第一“旅游網紅”。
截圖來源:《龍貓》
還是上世紀80年代,大作家村上春樹帶著妻子去了一趟歐洲,開始了一趟沉浸式的自由行,并且寫出了一本大火的游記——《遠方的鼓聲》。當然,村上春樹靠自己這一路犀利幽默、嘴炮無敵的吐槽功力,歪打正著,勾起了當時手里剛剛有倆錢的日本國民們無處燃燒的熱情,于是,歐洲深度自由行一度成為日本的現象級風潮。
作家,拉動旅游——這種現象歷來就有,如今更是旅游格調的象征。
遠未達到巔峰的玩法
玩文化情懷看上去是一條可行之路。“紅高粱小鎮”的吸引力主要來自于:它是圍繞作家的一組小說而展開修建的,而異于傳統的“作家故居”模式。如今,與“紅高粱小鎮”有所類似的,中國與知名作家聯類的“文旅路線”,還有《邊城》中的茶峒路線,西安的白鹿原旅游區等,其對游客造成的吸引力,均遠遠大于傳統的“作家故居”。
僅山東境內,據不完全統計,就有李清照故居、老舍故居、康有為故居、辛棄疾故居等五六十處文學旅游資源,但除了孔府,均未能成就突出的旅游效果。“故居”“紀念堂”式的“文旅”項目,在情感上難以引起游客的共鳴,使得旅游的趣味性無法伸展。
李清照故居
老舍故居
山東曲阜孔府
而“紅高粱小鎮”這樣的成功項目,對文化資源的開發立足于某些傳頌度極高、在國人心中業已建立情感聯結的作家作品,一草一木皆帶情感,輔以網紅大V的持續推薦,這才是帶有時代特色的旅游路線。
自“故居”——名人帶動旅游的思維之后,“紅高粱小鎮”的成功難免讓我們走入到“作品帶動旅游”的又一思維定勢,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情感模式:故事帶動旅游!游客走入景區,其實是走入了一個他已經熟悉的夢,他期待在這場旅游中圓夢,甚至“穿越”到他夢寐以求的場景。于是,帶有濃濃書香氣的高端的文旅項目,一定是一場“穿越之旅”。
作家帶動“網紅路線”
穿越之旅的本質,就是要將旅行寫成故事,關于這點,村上春樹先生有話說。村上先生自80年代開始游歷諸國,寫下許許多多的游記,但是他的觀點卻是:旅行,只是件好玩的事情罷了。
所以,一言不合就出走的村上先生,在冰島發現了當地的貓兒更加沉穩和親人。
在老撾隨處可見伽藍精舍里的佛像和街頭的僧侶。
在紐約街頭查看爵士酒吧的演出。
日本的旅行社抓緊時機,開發了與村上春樹一模一樣的旅游路線,成為青年人趨之若鶩的“網紅路線”。
當下大熱IP,往往蘊藏著無限的寶藏,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風靡全球,帶紅了諸多旅游打卡景點,而這些地方生態的良好有序,造就了優越自然環境,又為“穿越”提供了諸多可能性。
例如:《哈爾的移動城堡》取景地——法國阿爾薩斯省科爾馬,一個運河邊的小城,沿河兩邊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木房子,宛如走進了童話世界。
截圖來源:《哈爾的移動城堡》
法國旅游小鎮科爾馬
《魔女宅急便》取景的瑞典斯德哥爾摩
截圖來源:《魔女宅急便》
瑞典斯德哥爾摩
《天空之城》則是走進了天高云闊的威爾士。
英國威爾士
宮崎駿電影中,最大的IP自然是《千與千尋》了,它的取景地是日本道后溫泉。這里的神隱世界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息,是宮崎駿先生將原生態的自然與日本傳統文化生活相結合的一次成功嘗試。
結合我們自身文化來看,許多旅游景點尚未與文化聯類,而那些火爆全國的現象級大IP遠遠沒有被挖掘出旅游勢能。
比如現象級作品《魔道祖師》中,一個幻想的修仙世界中,有著五大家族,雖然我們無法去認定這些地方具體方位,但是通過影視表現,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類似的地方:
如“云夢江氏”的蓮花塢具體在哪里呢?我們可以從“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詩句中猜測到,這是兩湖地區一個蓮藕產業發達的小城,雖不一定大,但卻存在著極具潛力的旅游價值。
又比如蘭陵金氏。山東棗莊古稱蘭陵,詩仙李白曾經在此留下“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的不朽名句。影視化的《陳情令》中,蘭陵金氏的宗廟制式也頗有孔廟的感覺。有了大熱故事的加持,帶動的豈止是一處地區的旅游熱度?
更不用說《陳情令》的取景地貴州都勻螺螄殼山,因為一部劇而被大眾熟知,其文化價值由此大增。
“小而美”:香港戲精垂范書香之旅
打造類似紅高粱小鎮的景區,需要給旅客以沉浸式的體驗,而沉浸式旅游的要義,就在于故事性。在這一點上,香港的旅行社開發的“張愛玲”旅游路線,無需硬件投入和大規模裝修,無需圈地和行政審批,便走得風生水起,掙得盆滿缽滿。
游客第一站:張愛玲曾經生活過的常德公寓。
游客第二站:她出生長大的舊法租界,品嘗紅房子西菜館里的西餐。
第三站:跟著她去桃園品嘗她最愛的大餅和油條。
然后輾轉跟著她來到了香港大學。
去淺水灣尋找范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故事。
香港淺水灣
張愛玲路線的成功讓我們反思:“軟性”的旅游資源,即“故事”作為旅游資源,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穿上漢服的年輕人,可走進什么故事?
當下,以漢服為代表的古風經濟的強勢出圈:2018年,共青團中央將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上巳節定為“中國華服日”,開展文化活動。有了官方蓋章認證,以漢服為代表的古風經濟熱度不斷上漲。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僅2020年,我國漢服愛好者的規模同比增長45%,達516.3萬人次,與此相對應的中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同比增長40.7%,達63.6億元,2021年該數字還在持續上漲。當文旅領域的回暖撞上古風經濟大熱,加上影視IP的不斷強化,抖音、火山等自媒體的推廣,一大波漢服巡游發生在各大景區,將古風經濟與文旅產業推向了強力融合的快車道。
如今各大景區街頭,如南京老門東、成都錦里、西安大唐西市等,隨處可見窄袖輕羅、齊腰襦裙的年輕人,自成一道風景。據統計,日常游玩、旅途場景是超六成的漢服消費者購買驅動場景,其次為近三成的民俗活動和古風造型拍攝寫真,沉浸式古風體驗成為當下人文旅行的重頭戲。
而比沉浸式打卡的古風經濟更加吸引人眼球的,當屬夜市+古風的穿越之旅。我國古代夜市始于漢,伴隨著市民文化誕生,興于唐中晚期,盛行于兩宋,明清進一步發展。到了現在,夜市文化承載的文化消費屬性漸漸被削弱。所以,在古風經濟大熱的當下,作為傳統中原文化發源地的河南省浚縣,依托古城風貌,將普通夜市與景區開放融合,打造古風集市,通過漢服攤主們的裝扮,將市民生活的煙火氣中增添了些許古香古色的文藝范兒。
紅袖添香夜讀書,讀的是書嗎?不,讀的,是夜。以夜色搭臺,靠經濟唱戲,不但給眾多漢服愛好者增添了新的打卡地,也通過夜經濟拉動當地文旅產業的興旺。
而這其中,缺席了中國故事的身影,使得旅游的趣味性、游客粘性,尚未達到巔峰效果。浚縣原本的旅游業較為慘淡,一個夜市+古風的古城融合項目,鏈接《清明上河圖》這樣的大IP,拯救了一縣,而可以開發的,何止是《清明上河圖》呢?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名不見經傳的正定縣借著央視籌拍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契機,促成建設榮國府及寧榮街等旅游景區,不但為《紅樓夢》的開拍提供了逼真的人物生活環境,成就了1987版《紅樓夢》作為影視傳播史上經典的地位,其高度仿真的“榮國府”更是為廣大讀者和觀眾提供了體驗場地,同時,經過修繕的隆興寺、臨濟寺等傳統文物古跡也為寧榮街補充了更加完善的旅游目的地配置。其以文學名著主題公園形式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并且將原本與《紅樓夢》無多少關聯的正定縣從無到有,推廣成了宣揚紅樓文化最主要的基地的模式,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推廣至全國的“正定旅游模式”。1984年,到正定旅游的人數大幅增加到40萬人;1985年,游客數量更是突破了50萬人;1987年《紅樓夢》開播后,榮國府“天天游人滿,日日進斗金”,年收入突破2000萬元,遠超其前期投資資本。以名著和傳統文化作為賣點,建造仿古景觀為古代文學經典造勢傳播的途徑與方式,時至今日依然對當代文旅業的發展起到極強的示范作用,可以說,紅高粱小鎮也是與其思想內核一脈相承而來。
同樣來自山東的淄博聊齋城正是正定模式的直接受益者。聊齋城在融合了蒲松齡故居、聊齋園等蒲學資源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開發。其指導思想也是以經典大IP《聊齋志異》為依托,將其中有關章節形象化,輔之以現代科技手段,將書面文字變為物象實體,以逼真的形式,成以館,連為城,逐一演示。同時,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尊重歷史,還原蒲松齡生活時代的淄川,將其生活的故居和城外的景觀如鬼谷洞、康成書院等一起納入聊齋城范圍。可以說,當代的偌大淄博皆是聊齋城的“城外”,將一座城置于大IP中,可謂聊齋城一大特景,對于光大齊文化與文明建設也起到了極好的宣傳效果。
上述將IP吃透拉動文旅產業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即使再普通的景物,因為有了故事的加持,其旅游的文化內核被激發,因而產生了獨一無二的景區效應。與之相對的,便是一些成名已久的歷史景點,雖然手握悠長歷史和珍貴記憶,卻因為沒有掌握足夠的“故事情節”,而淪為同質化的產物,未得到足夠的開發。
這種有足夠基礎的老牌景區的升級再開發,最重要的,也是要向紅高粱小鎮取經,在合理保護的基礎上,延伸出可以與游客互動、帶給更多游客沉浸式體驗的故事氛圍的休閑度假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