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自從武漢封城至今整整一個月時間,目前看來除了武漢以外的全國其他地區局勢基本明朗,除非有重大變故,基本可以判斷3月開始中國社會秩序將逐漸恢復。作為受本次疫情沖擊最大的文旅行業的從業者,我也談談我對于后疫情時代整個文旅行業下一步發展趨勢的一些看法。
對于從事過零售行業、互聯網行業、教育行業以及文旅行業的我來說,核心的基本面一直是同一個,那就是基于對消費者行為的判斷,一直以來所作的很多研究分析、趨勢調研、項目報告,包括給很多MBA及EMBA學生進行授課,我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任何生意做的都是基于人的需求的,哪怕那是偽需求,那也是一門生意。因此我們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論,文旅行業滿足的就是在安全需要之上的那部分需求,簡單來說,就是在實現了小康和富裕階段后,人們在有錢又有閑的時候所產生的那部分消費需求。
加上2020年是我們國家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時間節點,且現階段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那整個文旅行業作為滿足中國社會全面進入小康之后那部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重要載體,那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這里需要注意一點文化和旅游是一體的(文化旅游部合并)。我們更需要看到2019年,旅游業對中國GDP的貢獻達到11% ,同期房地產對GDP的貢獻應該在14%左右(具體數據未公布,2019年上半年達到6.9%),綜上所述,文旅行業已經成為了一個對于中國未來發展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一個支柱性產業,一次疫情并不會動搖整個行業發展的根基和大趨勢,它是一個敏感性的行業,但并不脆弱。
回到后疫情的發展趨勢判斷,這里我想說拋開節點談時間都是耍流氓,根據疫情發展的不同程度,我通過自建模型推算了反彈的幾個節點,加上這幾天變量陸陸續續的發布,如中小學開學時間的延后,暑假可能被占用等情況,綜合判斷,我列舉了后疫情時期,整個文旅行業會可能會發生的一些變化趨勢。
一, 長途國外旅行及研學不容樂觀
此判斷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WHO將中國列為PHEIC需要有三個月的觀察期,此期間內多國對中國實行了停航停發簽證的政策,一旦這些開放后,大量留學、商務需求的簽證及機票需求的積壓需要優先滿足,故旅游需求將延后釋放。
第二,國外疫情的持續發酵對國內消費者的心理會產生波動
這個非常好理解,最近日本、韓國、新加坡、意大利等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字仍然在持續攀升,在這部分情況仍不明朗的當下,加之海外旅游需要一個較長的準備周期,必然會導致今年有海外旅行計劃的消費者變得異常謹慎。
第三,收入的波動將會是關鍵的影響要素。
2019年的經濟下行壓力本就巨大,加上這一次疫情讓本就不容樂觀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國家都在號召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企業都面臨者生死存亡的危機,員工的收入自然也會收到影響,企業的就業員工和企業主基本就是中國旅游消費的核心人群,在當前經濟收到重大影響的情況下,砍掉非剛性的消費需求是收入收到影響時的最直接的動作,因為作為非剛性需求有屬于奢侈性消費的海外旅游自然成為了首當其中被砍掉的額外消費部分。因此,今年從事海外游的旅行社、航空公司、海外地接、海外游學機構、海外租車公司將會受到巨大的沖擊,行業洗牌可能在所難免,但生存下來的企業可能將以較低的價格整合大量的資源,從而在明后年產生海外旅游的巨頭級別的企業,相信資本的力量會在其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二、國內長途游和周邊短途游可能會在五月份有一個反彈
當然這要視疫情的控制情況而定。本來今年五一恢復了五天的黃金周配置,在春節這個傳統的旅游旺季的需求受到極大壓制的情況下,在五一產生報復性的反彈我本人是持謹慎樂觀的。謹慎的原因是五月距離當前不過兩個月時間,這兩個月時間對于消費者信心修復的時間是否充足,并沒有充足的把握,而且各個地區的疫情管控程度各有不同,對涉及跨省跨地區的長途游。
我個人認為還不能盲目樂觀的判斷,可能國內長途游整體市場的恢復時間會延后到暑假甚至國慶。對于國內短途游來說,尤其私家車自駕出游的這部分需求,相信隨著疫情的穩定到結束,將會很快迎來一波反彈。首先海外和國內長途游因為之前所說的原因將受到巨大影響,但旅游需求旺盛的基本面并沒有被顛覆,因此,不涉及公共交通,前往城市周邊型旅游目的地的這部分需求將形成疊加,部分高端的私密性較好的度假類產品甚至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對此,這部分從業企業應該做好提前準備,以應對可能會出現的需求井噴。而且這一波消費對恢復全年的旅游消費的信心至關重要,在開門迎客的同時,絕對不能放松好防控防疫的要求,因為一旦出現因為出門游玩而導致的傳染確診,那將對全年的整體旅游市場造成極端致命的打擊。
三、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新型文旅企業將馬太效應逐漸顯現在各文旅細分市場,并加速跨界融合。
我這里指的核心競爭力,它可以是強勢的品牌,可以是海量私域流量和客戶粘性,更可以是不可復制的資源。后疫情背景下,行業的整體洗牌是不可避免的,活下來的企業要么是能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的,在第一波復蘇行情下就通過核心優勢搶占先機的優質企業。要么就是打不死的小強,頑強的挺過了行業的冰河期,在長尾市場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整個行業停滯的這段時間內,其實是個很好的思考時機,什么才是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自己的企業能夠帶給消費者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么?這遠比盲目的將業務一股腦移到線上這種拍腦門的方式理性的多,本人也曾在互聯網企業有過創業經理,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用互聯網公司的模式去做文旅行業,那99.99%的企業都是死路一條,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態,線上線下融合目前看仍然還是一個偽命題,當然,長遠看我相信萬物互聯的時代肯定會到來,但文旅行業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少數以線下體驗為主導的行業。跨界融合的趨勢,可能會以大型集團收編整合諸如戶外、營地教育、小眾網紅民宿等流量入口的形式開展。畢竟在國內諸如大型地產開發公司等擁有土地、資金這些核心資源的企業,對比文旅行業內中小型企業具有絕對優勢,我認為這一點無需避諱,阿里可以收購大潤發、騰訊聯手蘇寧收購了家樂福,這不是傳統零售業的失敗,相反我覺得這是時代的進步。因此,后疫情時代涌現出一大批帶著土地、資金、流量、IP的跨界玩家進入到文旅行業千萬不要吃驚,這是倒逼行業變革創新的必經之路,也是整個行業不斷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
整體上看,疫情既沒有想自然災害一樣對基礎設施造成破壞需要重啟,也沒有像經濟危機這種周期性的結構性消費影響。恢復旅游消費者信心,才是所有旅游從業者最最核心的工作,只要對安全的信心恢復,那我們所期盼的“報復性反彈”指日可待。
最后,冬日凝春,朔風孕暖,待我們一起擁抱春暖花開,陽光燦爛。
本文為作者投稿,原標題:《淺談后疫情時代文旅行業的發展趨勢》 。作者:周立明,蝸窩集團聯合創始人、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