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債務爆雷的新華聯控股,不得不減持自己最優質的金融資產之一:北京銀行(601169.SH)股權。
3月9日晚間,北京銀行公告稱,新華聯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了2.6億股(1.2%)公司股票,減持均價為每股5.34元。此次減持,新華聯回流資金約13.91億元,新華聯減持后仍持有北京銀行4.53%股權。
幾乎與此同時,評級機構大公將新華聯控股的主體信用評級下調至C。
減持股份和評級下調背后,是新華聯控股的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3月6日,新華聯控股公告稱,其發行的“15新華聯控MTN001”中期票據因未在3月6日前如期兌付,構成實質性違約。該債券發行總額10億元,到期應兌付本息額10.698億元。
新華聯控股表示,未如期兌付主要是受疫情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導致業務遭受重創,1-2月減少經營回款超過60億元;加之持續受到“降杠桿、民營企業融資難發債難”的影響,償付貸款和債券導致現金持續流出,流動資金極為緊張。新華聯稱,正在協調展期此債券,并表示要加快引入戰略投資者,緩解資金壓力,努力保障后續債券到期償付。
為了兌付債務,新華聯近期還清倉了持有的遼寧成大(600739.SH)股權。2月9日,新華聯將其持有的遼寧成大5.18%股權,以13.39億元對價轉讓至粵民投。新華聯曾在2018年舉牌遼寧成大,總計耗資約16.9億元。(詳見:《遼寧成大爭奪戰:粵民投上位第一大股東》)
新華聯于2016年舉牌北京銀行,之后一路增持,最高時持股近10%左右,為北京銀行第一大民營股東。2019年后,北京銀行成為新華聯的融資工具。當年5月,新華聯將其持有的北京銀行股權用于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新華聯總計發行了二期以北京銀行為擔保的可交換公司債券,募資46億元。
今年2月,新華聯發行的第一期可交債已被債券持有人全部兌換為北京銀行股權,換股比例達2.65%。換股后,新華聯控股持有的北京銀行股票已減少至5.91%。再次減持后,新華聯仍持有的北京銀行4.53%股權中,有2.05%可被用于第二期可交債。
新華聯曾熱衷于參股銀行,共持有北京銀行、長沙銀行(601577.SH)、寧夏銀行、大興安嶺農商行四家銀行股權。2018年,為符合“一參一控”的監管要求,新華聯將所持寧夏銀行13.53%股權、大興安嶺農商行18%的股權分別以15.27億和2.77億的低價掛牌出售,但至今未有買家。
新華聯控股的資金危機始于去年年底,當時新華聯旗下財務公司因3億元同業拆借款發生逾期,被訴至公堂,該訴訟隨后又觸發了新華聯與民生信托借款協議下的還款條款,最終導致民生信托申請對新華聯控股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股權及財產進行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
不過那次新華聯驚險渡劫,與各個債主最終達成和解,但此次新華聯又發生10億債券的實質性違約,反映出新華聯的流動性危機已較難化解。(詳見:《新華聯債務驚魂:民生信托起訴凍結后和解》)
新華聯控股的實控人為現年62歲的傅軍。上世紀90年代初傅軍創辦新華聯,經過30年多元化發展,新華聯集團以“文旅+地產+金融”為核心,業務涉及文旅地產、化工、石油貿易、有色金屬和投資等幾大板塊。
傅軍是資本運作高手,熱衷資本市場多元化產業投資,新華聯創辦初期,傅軍就在資本市場獲利頗豐。2007年至2009年,是傅軍資本運作高峰時期,其先后運作旗下東岳集團(0189.HK)在港股上市、與妻弟吳向東運作金六福酒(現新絲路文旅)上市以及新華聯(000620.SZ)借殼上市。近期,傅軍還操作東岳集團分拆東岳硅材(300821.SZ),讓后者登陸A股市場。
除此之外,傅軍在二級市場參與賽輪輪胎(601058.SH)、宏達股份、北京銀行、道氏技術、科達潔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傅軍還在一級股權投資市場頻頻出擊,參與投資了團貸網、樂視汽車、共享單車OFO等公司,不過這些投資項目多已爆雷。
新華聯控股旗下實業主要有化工業務、石油貿易、礦產資源及貿易、房地產等。2019年,新華聯集團營收達到1056億元,首次突破千億。
新華聯控股的這些實業近年來也表現不佳。上市公司新華聯從地產轉型文旅,投入大回報慢,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收入56億,同比降8.8%,凈利1.63億,同比降46%。
新華聯控股的化工板塊核心公司為東岳集團。產能過剩背景下,東岳集團去年前三季度營收60億,同比降18%,凈利潤8.37億,同比降30.65%。
多元化經營擴張后受困的新華聯,資金鏈明顯緊張。財報顯示,2019年一季末,新華聯控股有息負債總額達680億元,短債328億元,手頭現金僅約118億元。
評級機構東方金誠上周已經將新華聯控股的信用等級下調至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東方金誠稱,新華聯控股賬面資金緊張,近期面臨較大債務集中償付壓力,未來三個月內面臨到期或回售的債劵金額達38.6億元。
此外,新華聯控股的盈利能力和經營回款有所下滑。去年前三季度,受地產業務板塊收入結算影響,新華聯控股利潤總額下滑52.34%;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經營回款預計將有所下滑。新華聯控股各項債務償付主要依賴外部融資,但各融資計劃進展不及預期,流動性壓力進一步增大。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大摩財經”(ID:damofinance),作者:海星,原標題:《新華聯難解債務危機 被迫減持北京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