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3年5月簽署了開放數據政策,并在講演中指出美國政府的開放數據將會推進商業發展,并幫助企業推出以前無法想象的產品和服務。2013年11月麥肯錫公司發布了開放數據全球最新報告,報告指出全球每年大概有3萬億美元的經濟潛力是由教育、能源、以及醫療行業數據開放帶來的。
美國FCC消費者和政府事務局局長,喬爾.古林在《開放數據》一書中對開放數據進行了描述;開放數據是指公眾、公司和機構可以接觸到的,能用于確立新投資、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發現新趨勢,作出基于數據處理的決策,并能解決復雜問題的數據。它不同于大數據,雖然他們之間的確有重疊。開放數據的宗旨是將提供免費、公開、透明的數據信息。并能適用于我們所需要的任何領域,比如商業經營,政府運作,以及處理各項事務。開放數據的目的是推進民主,讓政府公開數據,讓人們了解稅金的花費,但是開放數據可以創造巨大商業機會,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簡單的講,開放數據就是政府向社會公布自己所擁有的,并經過脫敏的數據。包括天氣數據、GPS數據、金融數據、教育數據、交通數據、能源數據、醫療數據、政府投資數據、農業數據等。這些原始數據本身并沒有明顯的商業價值,但經過一些公司加工之后,可以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
開放數據在美國有幾千億美金的市場,包括300億美金的氣象數據,900億美金的GPS數據,上千億美金的醫療數據。但政府開放的數據是原始數據,數據自身的商業價值并不大,需要專業的公司對數據進收集,清洗,挖掘,展現,從而形成具有商業價值的數據。在美國有很多公司是依靠加工政府開放數據而實現其商業價值的,例如處理天氣數據的Zillow公司,the weather channel 公司,以及處理GPS數據的Garmin公司,它們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一百億美金。
一、開放數據帶來的商業機會
1)天氣數據幫助農業增產
農業生產面臨的危險因素很多,但這些危險因素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等技術產品進行消除。天氣成了影響農業非常大的決定因素。過去的天氣預報僅僅能提供當地的降雨量,但農民更關心有多少水分可以留在他們的土地上,這些是受降雨量和土質來決定對。
Climate公司利用政府開放的氣象站的數據和土地數據建立了模型,他們可以告訴農民可以在哪些土地上耕種,哪些土地今天需要噴霧并完成耕種,哪些正處于生長期的土地需要施肥,哪些土地需要5天后才可以耕種。其目標是可以幫助農民增加20%-30%的收入,對于每年可以帶來5000億美金稅收的美國農業,開放數據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2)健康數據的瘋狂派對
美國的Archimedes公司利用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中心,以及臨床試驗數據庫和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開放數據,開發了健康狀況模型,并研究了針對不同人群進行醫學干預的效果,為病人提供適合他們的治療方法。
iTriage是由一名急診室醫生創建的公司,是奧巴馬最喜歡的案例,它允許病人通過網絡或手機輸入他們的病癥,快速得到他們所需治療的建議,并獲得臨近可求助機構的清單。
3)洞察金融危機
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帶來了幾萬億美金的損失,幾大美國投資銀行設計出來的復雜金融產品,各個金融公司之間的復雜的股權關系,以及復雜的交易環節和對手最終導致了這次金融災難。
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透明的商業環境,缺乏對數據分析。雷曼兄弟公司由分布在50國家內的2985個合法實體共同運行,這些實體由錯綜復雜的正規和不正規體混合而成,互相展開貿易,即便監管者懷疑雷曼出了問題,也不可能在公司倒閉前找遍雷曼兄弟近3000家公司及時采取措施。
2010年通過的多德-弗蘭克法案,要求金融機構提供更多的數據,特別是在信用違約互換和信用衍生產品上。并要求成立監督金融產品透明度和公開度度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借助于金融行業公開的數據,監管機構、投資機構和企業、個人可以進行分析,及時識別出金融行業的系統風險,降低金融危機發生的概率。
4)資源的合理配置
很多企業都在抱怨其找不到合適的技術人才,很多學生也在抱怨工作很難找。利用政府公開的數據,教育機構可以了解人才市場的需求和供給情況,預先幫助學生或培訓者選擇技能培訓,幫助企業做好人才規劃。
政府的公開數據還可以幫助企業了解產業投資情況,避免重復投資,商品過剩。利用政府公開的數據,企業可以發現潛在商業機會,合理配置資源,避免投資浪費,得到最優的投資回報率。政府也可以通過開放數據,讓市場自己實現資源自主配置,減少行政干預,降低政府的規劃風險。
5)開放數據助力創業公司
創業公司NextBus利用公開的交通運輸領域數據,在波士頓、洛杉磯、舊金山告訴通勤者,其希望搭乘的Bus何時到達,并讓他們知道是否需要在車站等候還是有足夠時間來買杯咖啡。要知道在特別寒冷季節和特別酷熱的季節,以及在偏遠的地區,準時乘坐Bus,避免錯過Bus,避免在嚴寒酷暑中等待Bus,對于乘客是多么重要。
Google一直在使用開放的GPS數據來研制無人駕駛汽車,如果這項技術被推廣,以美國為例,將會減少大量的交通事故,為司機節省更多的時間,減少燃油消耗,據估計每年節省的經濟花費將會超過2000億美元。
二、政府開放數據的主要范圍
1)政府收集和制造的科學數據。例如天氣數據,政府資助的醫療研究數據。這些數據都可以作為公共資源進行使用。
2)政府運行的數據,例如政府支出或大型項目運行數據。開放數據一方面可以增加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另一個方面可以給一些公司帶來商業機遇。
3)監管行業的數據。這些數據由企業提供給政府,并且經過政府二次加工。這些宏觀數據對于產業規劃,企業的投資戰略都有很大影響。
三、開放數據應堅持的7項關鍵指標
公開性。除了涉及到隱私、機密、安全和其他限制的特定數據之外,其他數據應該公開
可得性。開放數據可以方便地被檢索、下載、索引和搜尋
可敘性。開放數據可以用多種描述方式幫助使用者應用數據
可重復使用性。在獲得準許公開的前提下無限制使用開放數據。
完整性。盡可能收集好主要信息之后再公開,信息應該是完整的。
及時性。開放數據的實用性和可用性要同樣快速
管理公開。數據公開后,應存在一種聯系方式能幫助人們使用每一種數據集。
四、中國開放數據之路的挑戰
中國政府在2015年5月印發了《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明確指出2015年重點推進9大信息公開領域,國企信息的公開也是一個亮點。《工作要點》標志著作為中國80%數據擁有者的政府,已經看到了開放數據的力量。鼓勵和推動企業、第三方機構、個人對政府公共數據進行加工和應用。利用開放數據作為新的生產力,推動大眾創新和萬眾創新。
但中國大數據商業應用才剛剛開始,大數據商業應用的技術、產品、人才、市場都還在成長過程中,開放數據在中國面臨著如下的挑戰。
國家對數據治理還沒有完成。很多數據沒有集中管理,還是處于信息孤島狀態,這些都是開放數據需要解決的問題。數據治理投資巨大,時間周期較長,都是巨大的挑戰。
一些開放數據還不是電子形式。例如醫療數據和教育數據,在一些地區還處于紙質記錄狀態,沒有形成電子檔案。這些數據的電子化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
開放數據的脫敏和整合將是一項重大的挑戰。特別是國有企業的數據,哪些數據可以公開,哪些數據需要脫敏,如何整合各個地方的數據,這些都是一個挑戰
大數據服務公司和大數據人才匱乏。由于大數據市場剛剛開始,市場上缺少大數據人才和大數據服務公司,公開的數據短時間可能很難產生商業價值,這會影響政府和企業開放數據的積極性,不利于形成良性的大數據商業市場,會影響開放數據項目的持續發展。
五、有關開放數據一些建議
人類社會即將進入數字時代,開放數據將會是巨大的生產力。政府已經認識到了開放數據的價值,會持續推動政府和國企的數據開放。即使短時間內開放數據的投資看不到商業價值,但其未來經濟價值會促使政府堅持開放數據的政策,持續進行投資。就像中國的高速公路,開放數據是另外一條信息高速公路,將數據轉化為資產,轉化為巨大的社會生產力,幫助企業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對于數據擁有者的政府,需要在保障公共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完成數據治理和數據整合,逐步向社會開放數據,并提高數據質量,公開面向所有個人和企業,有效利用政府科技資金,讓利益相關企業和個人參與到開放數據項目中,鼓勵創新,接受外部挑戰,利用集體智慧,實現數據最優選擇。
對于國有企業,需要在保護自身商業利益的前提下開放數據,幫助各自產業鏈企業的發展。同時開放數據也可以幫助其自身進行產業規劃,進行有效投資,發現市場機會和風險,穩健經營,科學決策。企業可以利用開放數據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決策失誤風險。產業鏈企業的良性發展,也會推動國企自身發展和進化,提高競爭力,優化企業經營,實現產業共贏。
對于企業家,開放數據將會作為新的資源,幫助企業進行發展,聚焦新的商業機遇,特別是在開放數據影響較大的保健行業,金融行業,能源行業,教育行業。
數據服務公司可以利用開放數據,幫助消費者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為企業和政府提供具有價值的商業數據。
對于經營中的公司,可以利用開放數據評價商業伙伴和潛在投資,通過提供數據來樹立消費者的忠誠度,學會在透明的商業社會中進行經營,尋找公共或私人合作的機會,專注自身產品和客戶,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總之,開放數據將會是社會的一個巨大生產力,對于政府、社會、企業、個人都是有利的。開放數據對社會的影響將會是巨大的,是數字時代人類社會自身進化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人類社會在大數據時代的必經之路。
(來源:中文互聯網數據研究資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