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喜歡抖音的, 不只有數量龐大的新潮年輕人,還有很多目的地城市。
當前國內疫情受控局勢較好,文旅行業、城市的復蘇也開始進入下半場關鍵期,客流的競奪、消費的促進提升,人與資源的競爭,疊加城市早有的競爭驅動力,塑造出當前城市競爭更急迫、更復雜的情境。
城市營銷、城市品牌形象與打造,被推至一個更高層級。
而城市營銷的渠道、路徑與模式等,相較以往也已有重塑態勢,主要表現在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憑借巨量的用戶、分發推薦機制以及消費落地轉化等鏈條構建,已較廣泛滲透到城市營銷市場格局中。短視頻+城市營銷,成為諸多城市尋求再塑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模式。
城市的身段更“綿柔”,更具人格化,它們要在短視頻帶來的城市營銷新渠道、新路徑,以及新的營銷場景或場域中,找到中意的目標人群,爭得他們的閑暇時間,講述他們愛聽的故事、展示他們愛看的風景,進而影響他們的心智。
城市營銷的話語體系、內容與策略等也因此而變。
有不少城市或艷羨“網紅城市”的耀眼榮光,或驚詫于“網紅”消逝的迅疾,它們的疑問是自己到底該怎么做?
時也,勢也,以文旅營銷為前置對象之一的目的地城市營銷,正面對新的主流客群、新的時代語境,這是它們競爭突圍的新機遇期和新挑戰期,如何“玩新”,如何進一步深掘城市文化等內核特質,鍛造軟實力?
疫后城市營銷競奪戰“痛感”加劇
疫情下,不少城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境況:人們出行自由度及收入等制約下,消費受制,城市的真正復蘇還要一個較長過程;同時,國外疫情的反復和高發態勢,以及其他因素影響,使得拉動內需、新項目引進投建,形成一定的經濟內循環效應,被抬升至更高的層面。
以一省、一市來說,其不僅要尋求本省(市)消費、項目建設的有效激發,還需要形成對本省(市)之外客流、商流和錢流的有效吸引。
由此,城市間的引流營銷競爭加劇,但當前“痛感”也明顯。
不少城市的營銷思維、營銷方式及渠道等相對傳統,營銷內容與方式年輕化、移動化和短視頻化的程度還不夠,比如對抖音這類短視頻應用平臺,不少城市城市品牌操盤手,也知其“利器”效能所在,但如何有效為己所用,還存有大小不一的短板。
這導致一些城市的營銷離目標受眾較遠,投入較大但實際效果不明顯。在新技術、新渠道、新營銷已是必爭之域的當下,城市營銷已進入一個新的競爭場域,城市借勢、造勢能力不一,也帶來彼此品牌聲量強弱不一。
說到城市品牌營銷內容,可發現不少城市多基于官方的話題體系或城市概念來宣傳,比如宜居城市、旅游城市等標簽,整體偏宏大或宏觀敘事,市場辨識度不夠高,所呈現的城市“溫度”(比如文化溫度)不夠,且欠缺觸動或打動人心的獨特內容或單核“爆點”,導致城市營銷內容調性相對同質化,難以打造出清晰的城市符號或形象。
同時,一些城市或機緣巧合意外爆紅,或積極打造營銷爆點,但因為優質營銷內容的輸出能力不夠,導致爆點曇花一現,難以內化為持續價值效應。
當前的城市營銷還有一個存在已久的“痛點”,表現在城市多個單點營銷各自出擊,但點未串成線,更未組成“面”,導致營銷的時間和資金投入不少,但多只產生偏碎片化的效應。背后的主要緣由是招商、文化、旅游等部門基于自身訴求各自營銷,對外輸出的關鍵信息不同,城市品牌定位散點化,不夠系統聚焦。
營銷作用和品牌聲量的非均衡化“痛點”,也較為明顯。比如一線城市由于營銷意識、可獲可用資源以及城市聲量等方面,相較于二三線城市,本身即有一定的優勢效應,有著更突出更持續的受眾牽引力。
不過,這一傳統營銷格局已有較大變化,非一線、非東部城市已頻繁“上位”,為什么?
而這也可視為城市營銷的內容、路徑與模式被重構的肇始,又是為何?
由點到面,重塑城市名片打造路徑
一個主要緣由是,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強勢介入,重塑了當前的城市營銷、城市品牌傳播與構建的渠道、路徑、模式和價值評估體系。
城市營銷,正進入新的時代語境中。
梳理下來,那些被抖音捧紅的城市,首先因為一個或幾個差異化內容的短期大量傳播,甚至部分裂變,形成熱門話題和強關注度,乃至形成一個爆點,進而吸引大量人群前來打卡體驗、消費,進一步擴大傳播效應,而當地企業、政府部門跟進,一方面保持話題度,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體驗服務…..形成循環效應。
但為何這些背后是抖音?
其一,抖音實現了大量年輕用戶的高黏性聚集,用戶量也還在擴增,這是城市營銷必然要去觸達且可觸達的巨量用戶池。
其二,抖音的龐大數據體量及數據分析能力,使得較為優質的營銷內容可以相對精準的觸達用戶,帶來有效的營銷效果,包括提升線下消費落地的概率。城市影響力的打造,基底是城市的各類特質,如何更好的理解用戶對城市文化等各類特質的偏好,并產出短視頻內容(比如美景美食是抖音用戶最希望看到的內容),引發用戶的心理共鳴。
其三,抖音正聚合更多的文旅營銷內容(來自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旅游項目或機構、達人等),其間文旅屬性也更為突出,這使得城市基于文旅營銷的內容或方式,有了更好的可轉化率。
統觀來說,抖音已基于流量、互動、達人、內容與沉淀五個維度,構建了互通循環作用的城市營銷閉環體系。五個維度的內在邏輯可概括為:流量與互動相互支撐,互動與達人相互帶動;達人與內容相互成就,內容與沉淀相互補充,沉淀與流量相互轉化。
最終要實現的是,營銷種草到消費拔草的良性鏈路或生態,即持續滾動的優質內容打造與輸出(種草)、龐大的用戶量及精準觸達(種草)、城市的品牌聲量與用戶消費線下轉化(拔草)。
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展現出新媒介技術、渠道,對城市形象傳播、品牌塑造等帶來的傳播理念的更新,以及傳播的組織架構和流程的重構,進而帶來城市營銷的深度變革,其當前及未來價值,將體現在多個層面。
未來,城市品牌的更強更立體塑造,都將是考驗對“人”的理解,指向的是“人格化”城市與目標群體的氣息契合、心意互通,考驗城市營銷操盤者上至制定策略,下至打通鏈接短視頻內容與目標客群的能力。
沿著這個思路,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有的城市“一瞬間”能成為網紅?又為何一些城市網紅不過幾月,就泯然眾人。
網紅城市有密鑰嗎?網紅如何長青?
在上述基礎上,城市還要做什么?系統研判本地可通過短視頻營銷的短視頻內容,特色化、獨特性等是關鍵,且要保持連貫持續的內容輸出,強化營銷作用,提高目標用戶注意力的黏性,以及擴增關注用戶,忠粉難求,但城市要有自己的“忠粉圈”。
關鍵還在于,說得好,還得做得好,吸引粉絲前來,要讓他們“忠心誠意”消費,也就是城市要對應營銷內容,打造城市可體驗服務,線上展現與線下體驗相契合,打通營銷鏈條。
在這些情境下,諸如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如何應時順勢契合不同區域的城市營銷訴求,頗為關鍵。它們的動作走向,將成為城市營銷的一大變量。
(作者劉照慧為執惠創始人兼CEO)
近日,巨量引擎推出《域見中國》專欄,首期探討“短視頻與城市繁榮”問題,后續將持續連接區域發展與城市營銷產業鏈路上的關鍵角色。這一舉措,或將為城市營銷發展提供新思路與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