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不是每一座城市都必須擁有主題公園,也許一座城市就是一座公園。” 近日,深圳華僑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李堅在一次旅游投資大會稱,“不同于以往‘地產+旅游’的傳統模式,華僑城將構建起一套O2O城市智慧旅游系統,形成‘文化+智慧+旅游’的全新模式。”
據了解,這套系統在線上,為主題公園量身定制智慧旅游APP系列和相關文化游戲產品,同時打造一些智慧旅游拳頭產品;線下即體驗中心,華僑城意圖把全國旅游資源有效統一,即“每一座城市就是一個主題公園的概念”,以一種全新的表現模式去展示每一座城市的特點。
通過線上線下形成資源共享,華僑城將目光鎖定在每一座城市,試圖進入先前不具備建造主題公園的其他地方。
文化旅游遇見移動互聯,將會發生什么?
李堅說,智慧旅游在華僑城,不是互聯網+的概念,不會像淘寶、攜程之類一步登天,甚至也不會把3000萬的旅游數據轉化為有效財富,因為互聯網和文化旅游之間有本質區別。旅游經濟是體驗經濟,只有人到了才能享受相應的服務。
“華僑城賣的不僅僅是旅游的概念,從企業戰略角度來說,它賣的是旅游的文化,如何將文化嵌入體制中?華僑城的做法,可以通過線上廣泛的傳播,實現較容易的交易和客戶的互動。通過這種傳播,使歡樂谷在線上產生流量,而此類流量很可能不屬于歡樂谷本身所在的城市,而是以歡樂谷為半徑,向外輻射2小時左右的城市圈。”億翰智庫中國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分析說。
李堅說,目前這套系統正在廣西柳州文化科技主題樂園內試驗,明年年底正式對外推出。前期先在歡樂谷和春秋淹城等主題公園內鋪開線上系統。后期,線上線下全面展開,爭取在全國批量推廣。
“很多主題公園升級不到位,是導致游客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我們先后升級了7次,在升級中也會保留原來的一些硬件產品,但會增加類似于多功能眼鏡之類高科技元素,來升級游客的體驗。”李堅說。
彌補不足
在外界看來,華僑城仍然是一家房地產企業,執行的是“旅游+地產”的經營模式,具體是把主題旅游與主題房地產結合起來,再融入主題商業,幾大元素之間互為依托,形成獨特的“華僑城模式”。
其中,最大的優勢在于,歡樂谷作為大型共建項目,華僑城在與地方政府洽談土地中增加了相應籌碼,以旅游品牌的優勢低價拿地,再以地產開發快速回籠資金,補貼旅游地產。
華僑城的毛利潤雖高,但這一“地產+旅游”模式偏向于重資產運營,這決定了其造血能力一般。事實上,縱觀華僑城20多年的發展,其旅游地產模式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然而,在行業巨變的情況下,現有模式受到的挑戰越來越大。
目前,華僑城嘗試改變,彌補現有模式的不足。
具體做法是:一方面,把一部分門票收入作證券化嘗試,未來在開發項目上,更多引入資產證券化、輕資產等一系列增強現金流的操作。此外,今年3月華僑城就拋出80億元定增方案,加快歡樂谷布局。
“原本輕資產模式如果加入重資產,競爭力會更高,同樣的,原本重資產行業加入輕資產,競爭力也會加強。”張化東說,華僑城的關鍵在于如何打通融資渠道,特別是打通資產證券化的渠道。甚至可以加入其他的金融手段,這更有利于華僑城的發展。
另一方面,就是上文提到的,利用互聯網,插上文化和科技的翅膀,實現城市智慧旅游城市系統。
按照李堅的構想,華僑城智慧旅游終端將被打造成平臺入口,實現旅游景區門票收入之外的收益多元化。而這,正是華僑城未來發展所需要的生命力和動力所在。
事實上,歡樂谷與迪斯尼等國際巨頭相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歡樂谷的營業收入中80%依賴門票,20%為園內的其他收入,包括餐飲、主題紀念品等。迪斯尼方面,過去10年里,迪士尼公園的年收入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2014年總額超過50億美元,其中還不包括公園內食品飲料等商品的銷售收入。其中,迪斯尼樂園門票收入只占其全部營收的30%-40%,更多的是商品、影視、圖書等衍生產品。
據悉,迪斯尼有一個園子,每年更新產品的三分之一。歡樂產品的更新是一個公園成長的生命線。而這個生命線從哪里來,華僑城認為從文化上來。華僑城試圖通過“難以用報表解讀”的文化與科技,推出新產品,使產品、產業乃至資產結構得以優化升級。
“華僑城跟其他企業競爭,還需要建立起自己主題公園的文化與品牌,在文化塑造上加大投入。未來比拼的,不是華僑城開了多少個主題公園,門票收入多少,每年增長多少,而是看文化與品牌有沒有拓展開。迪斯尼可以在中國開,華僑城也可以拓展到國外,這是相互的作用的過程。” 張化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