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很舒服,最主要是可以上門服務,價格也劃算”,剛剛體驗完某O2O平臺提供的上門推拿服務,來自上海的龔女士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分享起這次全新的消費經歷。
盤點當前的消費市場,無論是傳統的吃、穿、住、行,抑或是時下風靡的健康養生、休閑娛樂、旅游、文化、教育等等涉及人們日常生活點滴的消費領域,“消費升級”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詞”。
事實上,在一系列政策“春風”的吹拂下,在“互聯網+”勢不可擋的“催化”下,人們對生活品質日益強烈的追求以及對消費升級的熱切渴望正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使得“消費”這架“馬車”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日漸增強。
市場穩中有升 消費升級繼續凸顯
步入2015年,盡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消費市場依然保持著較為平穩的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5月份反映實物商品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2%,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
從分項指標來看,與消費升級有關的商品銷售繼續快速增長。其中,信息消費的持續升溫使得通信器材類商品銷售“水漲船高”。數據顯示,1-5月,限額以上單位通信器材同比增長37.6%,比去年同期大幅加快18.1個百分點;5月份39.4%的單月增速較上月回升4.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來自乘用車聯席會的相關數據顯示,5月份更加適應假日休閑旅游需求的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和多功能乘用車(mpv)全國銷量繼續逆勢增長,同比分別增長51%和10.6%,顯著高于同期乘用車市場4.8%的總體增速。
除此之外,在旅游消費、休閑娛樂消費、綠色消費等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的消費領域,消費升級的態勢也愈發凸顯。以旅游消費為例,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境內、境外旅游均現大幅增長。來自國家旅游局的相關資料顯示,節日期間,北京民俗旅游收入2億元,同比增長10.2%。而根據多家在線旅游企業數據,在匯率、簽證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響下,“小長假”期間日韓、東南亞等短線出境產品持續火爆。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客”不再滿足于“上車睡覺,停車撒尿,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也不知道”的傳統跟團旅游模式,以個性化、深度游著稱的自由行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游選擇。相關數據顯示,赴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自由行出行人次普遍上漲,而這無疑也是旅游消費升級的大勢所趨。
此外,同樣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人們外出用餐增多,大眾餐飲市場持續回暖。數據顯示,1-5月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5%,比去年同期回升1.3個百分點。
“互聯網+”來襲 撬動消費潛力無限
“互聯網+”消費正持續發酵。來自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1-5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9.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38.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9.5%;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43.5%。而實際上,人們對于“互聯網+”拉動消費增長、引領消費升級的理解與感知遠比上述這組數字生動且豐富得多。
在廣州某中學教授數學的朱老師剛剛休完產假不久,被譽為“打車神器”的眾多打車APP的出現,讓每天早出晚歸的她,在上下班的路上多了一份從容。“現在已經很少坐公交車上班了,用手機APP打個快車五公里才五塊錢,方便又快捷,時間又有保證,還不用人擠人,何樂而不為呢”。
的確,來勢洶洶的“互聯網+”正大刀闊斧地改變著人們的消費體驗。通過提供更為優質、實惠乃至個性化、定制性的產品與服務,消費者對于消費升級的需求和渴望被前所未有地激發并滿足。可以說,“互聯網+”所包羅的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助推消費升級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被首次提及。隨之,消費市場上以線上交易、線下體驗的O2O模式為引領的新業態不斷涌現,并迅速獲得眾多擁躉。時至今日,諸如預約打車、點餐、蔬果外賣、上門洗衣、找家教甚至是定制家裝等等一系列新興消費方式,都已是觸“網”可及,并以如火如荼的發展勢頭,令消費市場蘊藏的巨大潛力得以極大地釋放。
美團、百度糯米等領銜的團購網站或許是最早為人們熟知的O2O應用之一。根據易觀智庫近日發布的《中國團購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團購市場規模達到304.7億元,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環比增長8.9%。而從時下頗為紅火的電影消費市場來看,根據相關咨詢機構發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電影團購總成交額達到61.7億元,約占全國電影票房的20%,占比逐年提升。
政策紅利釋放 全力助推消費升級
毫無疑問,消費升級是未來消費市場發展的潛力所在,同樣也是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基礎性作用的關鍵所在。如何借助消費升級的新趨勢,打造中國消費“升級版”是近一段時期以來消費政策的一大著力點。從目前平穩增長的國內消費市場表現以及在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旅游休閑消費等領域日漸凸顯的消費升級態勢來看,應當說政府通過在上述順應消費升級的諸多領域加大支持與培育引導力度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一系列政策紅利正在不斷釋放。
今年以來,從降低部分服裝、護膚品、紙尿褲等國外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增設免稅店,再到“互聯網+流通”計劃等等一系列消費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如果說,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舉措,是提振人們對消費升級的需求的話,那么,近期推出的一攬子消費政策,則是旨在通過完善國內消費環境來增加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的產品與服務供給,從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原先在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并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這無疑為時下的消費市場再度注入了一劑“興奮劑”。
實際上,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鼓勵下,此前由支付寶推出的“花唄”、京東金融推出的“京東白條”等個人消費貸款服務,已經讓不少消費者享受到了消費信貸的實惠與便利。
下一步,隨著消費金融領域的全面“松綁”,越來越多的消費人群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需求,將得到更加及時且充分的釋放,消費升級的步伐也將隨之加快。
多措并舉助推消費升級。可以預見,未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得到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