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這里是北京。
一個擁有 2000 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每一天,人流和車流像潮汐一樣涌動。清晨,人們從天通苑,回龍觀,清河等城郊的四面八方向城市中心集中,夜晚,又從中心商業區留向周圍的萬家燈火之中。
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潮汐運動由無數的運力承載著,地鐵,公交車,的士,專車,拼車……他們像一個城市的毛細血管,疏通著整個城市的血液,讓這座城市得以生生不息。
和北京類似但不相同的還有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
二十三歲的小茹工作剛滿一年,為節省開支,本在北四環新浪工作的她把家安在了昌平附近,每天轉兩路公交,在擁擠的車廂內耗上一天八分之一的時間。而最近,她發現了停在公司附近的「另類巴士」。
這類巴士乍一看有點像企業的定制班車,準點到達,車內承載一定人數后就立即發車,線路也是固定的。
和企業的定制班車不同的是,他們的乘客并不局限于一家企業,而是在手機上下訂單的網民,搭乘的服務也不是免費的,通常和地鐵出行的價格不相上下。
從這些班車車身上的 Logo 你或許可以看到他們的來歷:考拉班車,接我云班車,哈羅同行……
新市場與新玩家
對于嘟嘟巴士的創始人劉逸洵來說,創辦一家提供班車服務的公司并非跟風,而是和自己的經歷密切關聯。
在「生意氣氛很重」的廣州念大學的時候,劉逸洵就開始嘗試租班車,為學生在各個校區的往返提供運力。從大學城到珠海校區,從珠海校區再到深圳大學,切入學生在學校間穿梭交通不方便的需求,幾個大學生的創業項目竟然也做得風生水起。
「那時候也沒有互聯網的概念,用的是諾基亞手機,只有 QQ 群,我們靠發短信的方式和大家聯系,上車的時候再向乘客收錢。」
畢業后,劉逸洵相繼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工作了一段時間,再次創業的他把目光瞄向了上下班人群。
不同于大學時期,如今,手機已經從簡單的功能機變為可以提供各種生活化服務的智能機,人們在通信方面的使用習慣也過渡到了微信和各類 App,只要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預訂座位,訂單支付的全過程。
「深圳有 900 萬的出行人員,這是一個大市場。」在電話采訪中,劉逸洵對這個增量市場懷有很大的信心。
在深圳,同樣看到這個市場前景的,還有嗒嗒巴士,小豬巴士等。
和滴滴快的在很短的時間輻射到全國的場景不同的是,班車類的服務目前大多是呈區域化的形式擴散。
車來了是一家成立于 2013 年的杭州公司,也是國內較早做實時公交應用的公司。據車來了的大巴項目負責人馬程杰介紹,之所以從杭州開始做實時公交的數據積累,是因為杭州是唯一一個把數據開放給第三方的城市。
在做實時公交的時候,車來了發現用戶不僅僅希望提供實時的公交線路,還希望提供公交車擁擠的數據,這個數據在技術上很難實現,車來了團隊準備自己做。
專車市場的火爆給車來了提供一個思路,于是,他們想利用實時公交積累的數據來提供班車服務。
大象腳邊的舞蹈
來自四面八方的創業者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如果滴滴快的做了,你怎么辦?
剛剛完成15億美金新一輪融資的滴滴快的在過去一年正在跑馬圈地,在整合了專車,快車,順風車等服務之后,它想變成用戶手機里唯一的出行應用。
在和其主要的競爭對手 Uber 展開競爭,低端專車的價格與拼車的價格不相上下之時,拼車市場也收到了波及。
盡管這樣,在從業者看來,這個市場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車來了的馬程杰如此看待用車市場的競爭,在滴滴快的的大部分精力在于和 Uber 競爭,專車市場上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目前還沒有時間和精力放在班車的出行上。嘟嘟巴士的劉逸洵也認為,巨頭自己做的可能性很小。
「和一對一的拼車不同,班車拼車更加更加強調線下的用戶體驗。」
這一點也許是班車拼車與眾不同的地方。
在和北京幾乎統一緯度的舊金山,也在今年年初掀起了班車拼車的潮流,據 The Verge 報道,目前已經有 Leap,Loup,Chariot 三家創業公司為上下班的工作人員提供班車服務,據資料顯示,Leap 會在公交車上為乘客提供免費的 WiFi ,USB 接口,有飲料和零食的吧臺,以及木制的桌子。
(圖片來自 The Verge)
盡管舊金山的準地鐵系統 MUNI 已經可以提供較為便宜的出行服務,但是在 Leap 的創始人 Kyle Kirchhoff 的預想中,拼車的班車更像是一個大學或者是科技公司的訓練學校,在車上,一杯分享的咖啡就會成為社交的潤滑劑,『大家都住在彼此的周圍,去同一個地區上班。』
護城河與壁壘
除了便捷的辦公環境,方便的生活服務之外,圍繞班車的想象空間還有很大,包括企業的定制服務,周末游等。但在目前來看,提供良好的用車體驗還不是那么容易。
在車和用戶兩端,首先要解決的是車從何來的問題,和 C2C 的小轎車拼車不同,大巴的資源目前大多掌握在車隊手中。考拉班車的聯合創始人柯實介紹,目前北京有 1000 多個供應商,有銀建這樣大的國企公司,也有小型的車隊,而考拉班車目前的做法是租用車隊的車輛,提供出行服務。
與考拉班車不同的是,車來了的大巴選擇資源整合的方式,把推薦的路線發送給有出行任務的大巴,當和大巴的出行線路吻合時,就利用大巴的剩余運力,為有出行需求的上線班族提供服務。
馬程杰介紹,「杭州的通勤公司下的班車有兩種,一種是公司自己的,一種是班車掛靠在通勤公司下面的,我們直接跟通勤公司合作,把錢給到通勤公司。」
與供應商合作的大巴拼車公司是如何管控司機的服務質量呢?一個普遍的做法是給司機提供獎勵,嘟嘟巴士的劉逸洵介紹,他們會給服務質量好的司機提供補貼。
即使解決了司機端的問題,線路也是行駛在路面上的大巴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在哪條線路上行駛更容易保證上座率,更容易避免擁堵,不會和公交車產生過多的沖突都需要兼顧。
在開辟新的線路上,車來了的大巴項目負責人馬程杰介紹,由于車來了在早期做實時公交時積累了大量的公交線路數據,掌握了熱門路線之后,更加容易把握新線路的需求。
嘟嘟巴士的劉逸洵則認為,除了這些公交數據之外,區域的辦公人數,人們的出行需求等都是重要的維度。
嘟嘟巴士還提供了讓用戶開辟線路的選項,報名超過 30 人的線路就會被納入新線路的籌備考慮當中。
當線路的規劃確定之后,能否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對于一輛大巴車來說更為重要。單從北京的班車情況來看,還沒能做到國外 Leap 所描繪的車內場景。
以 WiFi 為例,據考拉班車的柯實介紹,目前很多公司班車所提供的網絡服務只能達到實時發送微信的速度,要搭建一個更好的網絡環境還會面臨成本的問題。
而這些很難解決的問題,不論巨細,都將成為新興大巴公司的護城河與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