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我打 Uber 最多的時間,往往是花在叫車上的。
烈日炎炎的夏天,站在某購物中心門口,等司機過來,打開門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就在你們對面,掉頭過來花了整整十分鐘,你們要去的方向明明是另一邊,我還要掉頭回去……” 于是接下來的整個行程中,我一直陷于一種不必要的歉疚中。
在趕時間的時候又路程短的時候, Uber 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在地圖定位不準、解釋不清地址的時候,擁堵的城區里、和掉頭不方便的立交橋下時……Uber 往往就沒有出租車方便了。尤其是當路程短的時候,寧可省下與司機溝通的時間成本,隨手招一輛出租車。
盡管市場份額遠遠落后于 Uber (而且并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但拼車應用 Lyft 在幫司機和乘客節省時間這件事上已經做得比 Uber 好了,起碼在舊金山是這樣。
Lyft 從今年一月開始,在舊金山市從 Cesar Chavez 路到 Stanyan 路之間的區域內設置了 “快樂駕駛區”(Drive Happy District,DHD)。只要在這個區域內召車,目的地也在區域內,車費 5 美元封頂。
這一做法有效增加了在此區域內打 Lyft 的需求和司機數量。于是,三月份的時候,Lyft 又在 DHD 中推出了“Lyft Line Hotspot”,如果你愿意走到這些“熱點”,將能以最快的速度召到車。
TechCrunch 的報道提到,這些熱點綜合考慮了安全、便利、效率等幾個要素,主要設在有停車空間、朝向熱門目的地、方便掉頭的地方。使用的時候,只要打開 Lyft 的拼車模式 Lyft Line,然后把自己的位置圖釘拉到附近熱點上,系統就會為附近的司機選擇一條最優的到達路徑。
這一試驗同時受到了司機和乘客的歡迎。四月份的時候,DHD 中又新增了 100 個熱點,目前這個區域內遍布的 100 多個熱點已經能滿足大部分人走一小段路就能打到車。
這一改進實現了司機和乘客的共贏:對司機來說,能大大縮短接到乘客之前的時間,減少繞路、掉頭浪費的時間,減少空載率;而對乘客來說,雖然要多走幾步路,但減少了等待司機到達的時間,實際行程的總時間反而能夠縮短。
而且,這些內置的“熱點”是地圖上固定的點,這也可以使它成為不識路的司機與乘客的福音:當司機和乘客都熟悉這些“熱點”后,接載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在三里屯加班的時候,望了望外面的車流,想了想寸步難行的 Uber。如果走出 500 米就能召喚到一輛坐上就能開的 Uber,我還是會很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