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月5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5年,新增一批高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高品質提升城市旅游休閑水平,建成輻射國內外的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有福之州”品牌全面打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超越邁出重要步伐,高質量發展機制基本形成,旅游主導產業地位更加凸顯。力爭旅游總人數突破1.8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1800億元,形成千億旅游產業。
為此,將展開實施六個專項行動,包括優化旅游發展布局、拓展旅游發展新空間、打造一批區域標志性項目等。
《意見》提出,做大海洋旅游,加快福州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建設,進一步打造濱海新城濱海旅游度假帶、瑯岐國際生態旅游島、環馬祖澳旅游區、羅源灣(松山)濱海旅游度假區等濱海旅游目的地,做好漁旅融合,發展漁家民俗體驗、海上垂釣等濱海休閑項目。支持長樂東洛島、連江黃灣嶼等無居民海島試點整體開發。做優康養旅游,開發溫泉療養、中醫藥養生、森林康養等健康旅游產品,加快康養旅游產品提質升級,培育建設一批森林康養小鎮、森林康養基地等。同時,做深研學旅游,推出“古厝之旅”“紅色之旅”“生態之旅”“文化之旅”“鄉村之旅”等一批主題研學線路,增設一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做強工業旅游,依托工廠、工業遺產項目等,打造一批觀光工廠,建設一批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工業旅游試點企業。
《意見》提出,鼓勵和規范旅游民宿發展,統籌布局一批精品民宿、特色民宿、休閑民宿項目。適時出臺高端度假酒店扶持政策,支持在旗山湖、晉安湖、三江口等區域發展高端度假酒店,力爭“縣縣有高品質酒店”。支持各地發展非星級的精品酒店、特色酒店、連鎖酒店。指導建設一批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全域生態旅游小鎮、金牌旅游村、省級美麗休閑鄉村和省市“水鄉漁村”休閑漁業基地。
《意見》全文如下: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直各委、辦、局(公司),市屬各高等院校,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全省旅游發展工作視頻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政〔2021〕8號),深化文旅融合,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我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超越,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目標要求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圍繞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總體目標,傳承和弘揚“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和寶貴經驗,堅持“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理念,搶抓強省會戰略機遇,積極融入福州都市圈建設,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全域提升、精品打造、招強培優、消費挖潛、精準營銷、快通暢游六大專項行動,加快建設全域生態旅游市,打響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新增一批高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休閑街區,高品質提升城市旅游休閑水平,建成輻射國內外的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有福之州”品牌全面打響,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超越邁出重要步伐,高質量發展機制基本形成,旅游主導產業地位更加凸顯。力爭旅游總人數突破1.8億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1800億元,形成千億旅游產業。
二、實施六個專項行動
(一)全域提升行動
1.優化旅游發展布局
加快完善“一核三帶四區”全域生態旅游市發展布局,重點打造“一核”閩都文化休閑核心區,突出“三帶”藍色海濱休閑度假帶、閩江黃金水道休閑帶、大樟溪山水金湯康養帶,推進“四區”山水溫泉康養區、山海夢都體驗區、生態人文休閑區、畬族民俗旅游區建設。加快規劃建設各級森林步道,有機串聯市域內主要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地、古村古道等旅游線路。建設沿馬尾、長樂、福清、連江、羅源海岸線濱海風景道,打造一批休閑游憩相宜的美麗海灣。編制內河港口總體規劃,并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支持依托榕城自然生態、山水景觀、人文特色、歷史文化等資源條件,建設“風情小鎮”“花漾街區”“美麗鄉村”,打造最美“幸福公園城”。〔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園林中心、市名城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市文物局、市文投集團,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以下任務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增強旅游發展動能
樹立省會城市發展標桿,推動福州創建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充分發揮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溢出效應,積極推動三坊七巷、福建船政、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史跡、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申遺。依托中國船政文化和船政建筑群,打響世界工業遺產品牌。發揮三坊七巷、鼓嶺等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疊加優勢,建設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依托上下杭等歷史文化街區,創新業態,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旅游休閑街區。推進連江、鼓樓、晉安等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推動福清、長樂、馬尾等創建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市)區。加快實施《福州市高A級旅游景區升級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推動中國船政文化景區、鼓山旅游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貴安溫泉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力爭到2025年全市實現“縣縣有4A”。〔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林業局、市名城委、福州古厝集團、市鼓嶺管委會〕
3.強化區域定位
以“有福之州”為核心定位,全市一盤棋、各地一特色,構建福州旅游發展高地。推動主城區建設成為文化特色鮮明、輻射省內外的旅游休閑目的地;長樂依托空港和濱海新城建設海峽西岸濱海特色休閑旅游目的地;閩侯建設閩越風情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連江開發利用溫泉、海島、海灣、漁村等特色資源,打造國內知名溫泉養生和濱海休閑度假勝地。提升旅游品牌能級,支持永泰用好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金字招牌,打響“永泰自然來”、晉安“鄉約北峰”、福清“好夢開始的地方”、羅源“畬風海韻”、閩清“梅好閩清,禮樂天下”等縣域旅游品牌。〔責任單位:市文旅局〕
(二)精品打造行動
4.拓展旅游發展新空間
順應大眾旅游和國民休閑時代到來的新趨勢,鼓勵和規范旅游民宿發展,統籌布局一批精品民宿、特色民宿、休閑民宿項目。適時出臺高端度假酒店扶持政策,支持在旗山湖、晉安湖、三江口等區域發展高端度假酒店,力爭“縣縣有高品質酒店”。支持各地發展非星級的精品酒店、特色酒店、連鎖酒店。指導建設一批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全域生態旅游小鎮、金牌旅游村、省級美麗休閑鄉村和省市“水鄉漁村”休閑漁業基地。構建旅游小鎮、休閑鄉村、房車露營地和旅游綜合體等相結合的旅游新空間體系。〔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名城委、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衛健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文投集團、市消防救援支隊〕
5.打造一批區域標志性項目
深入挖掘閩都文化、溫泉養生、清新生態、濱江濱海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全面建成海絲國際旅游中心,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綜合體,重點推進福州古厝與海絲文化保護提升工程、馬尾船政文化城、閩越水鎮等一批區域標志性項目。做大閩都文化旅游,提升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馬尾船政、曇石山、壽山石等文化和旅游產品建設;做強溫泉養生旅游,推進桂湖生態溫泉項目、永泰青云山御溫泉度假酒店提升項目,打響中國溫泉之都品牌;做實清新生態旅游,打造都市生態旅游精品,提升鼓嶺、旗山,加快發展森林旅游;做優濱江濱海度假旅游,編制并實施《閩江口船政文化旅游圈專項規劃》。推動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東街口)、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等文旅商圈、綜合性標志性項目創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十四五”期間,爭創1個以上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林業局、市鼓嶺管委會、市文投集團〕
6.推進“旅游+”“+旅游”融合發展
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催生新業態、創造新價值。做大海洋旅游,加快福州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建設,進一步打造濱海新城濱海旅游度假帶、瑯岐國際生態旅游島、環馬祖澳旅游區、羅源灣(松山)濱海旅游度假區等濱海旅游目的地,做好漁旅融合,發展漁家民俗體驗、海上垂釣等濱海休閑項目。支持長樂東洛島、連江黃灣嶼等無居民海島試點整體開發。做優康養旅游,開發溫泉療養、中醫藥養生、森林康養等健康旅游產品,加快康養旅游產品提質升級,培育建設一批森林康養小鎮、森林康養基地、一線職工療休養基地,為游客提供優質的、獨具特色的“洗肺”“泡澡”服務。做精體育旅游,辦好福州國際馬拉松、環福州·永泰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國際國內知名賽事,推動電競體育賽事經濟和高端游艇、戶外休閑裝備等制造業延伸產業鏈條。做深研學旅游,推出“古厝之旅”“紅色之旅”“生態之旅”“文化之旅”“鄉村之旅”等一批主題研學線路,增設一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做強工業旅游,依托工廠、工業遺產項目等,打造一批觀光工廠,建設一批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工業旅游試點企業。做實商展旅游,修訂福州市會議展覽業政策,完善城市商業區旅游服務功能,著力打造專業化、規模化商務旅游產品,積極引入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會議會展品牌,推動高端化商務旅游快速發展。〔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衛健委、市林業局、市總工會、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鄉建設局、福州新區管委會(濱海新城指揮部)、市貿促會〕
7.促進旅游演藝和音樂產業發展
推動旅游演藝項目開發提升,支持三坊七巷、鼓嶺、永泰等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及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結合地域文化率先推出一批文化內涵豐富、適應市場需求的旅游演藝項目。在“兩江四岸”區域,引進“閩江印象”(暫名)大型文旅演藝項目,以視聽盛典,提升福州城市品位和吸引力。安排市級旅游專項資金扶持旅游精品演藝項目。發揮閩都文化藝術中心等市屬文藝院團優勢和作用,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劇種公益性演出及“周周有戲”公益性演出形式,組織非遺走進景區、街區、公園。積極引進專業化音樂運營企業,推動在主城區建設音樂產業基地、音樂特色街區,培育本土音樂IP,突出榕臺音樂產業交流合作,推動音樂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委宣傳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改委、市委臺港澳辦、市鼓嶺管委會、市園林中心、福州古厝集團〕
(三)招強培優行動
8.立足產業鏈招大引強
有效整合福州旅游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鼓勵各地加強項目策劃和精準招商,用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海絲國際旅游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等平臺,重點引進世界企業500強或中國企業500強,國內外知名文旅頭部企業、景區、酒店、管理公司和基金落戶福州。支持本市國有企業以合資、合作方式引進央企、國企、民企來榕布局,投資開發重大旅游項目。〔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委臺港澳辦、市貿促會、市文投集團〕
9.培育優秀龍頭企業
實施旅游優秀龍頭企業培育工程,聚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培育新型國有文化和旅游集團、領軍企業,推動全市重要文化和旅游資源跨界整合,推進將相關經營性資產注入國有文旅企業,打造全省綜合性文化旅游龍頭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旅游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對符合條件的文旅企業,按我市支持企業上市“榕騰計劃”有關實施意見予以獎勵。加大政策扶持,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品牌影響力、產業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加大扶持中小微旅游企業,完善入榕旅游獎勵政策,促進全市旅游企業良性發展。〔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
(四)消費挖潛行動
10.繁榮夜間文旅消費
積極建設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爭創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堅持市縣聯動、部門協作,精心組織文旅“消費季”等活動,培育一批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區,爭創1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做大夜游文旅產品,發展集聚觀光游憩、文化體驗、特色餐飲、時尚購物、旅游演藝、康體休閑等多元夜間文旅消費業態。提升閩江、烏龍江“兩江四岸”景觀風貌和旅游品質,融合夜間演藝,做強閩江夜游項目;做優白馬河、晉安河等內河夜游項目;打造福山郊野公園、閩江北岸CBD等一批夜景網紅打卡點。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擴大節假日消費。支持工青婦組織開展主題實踐以及研學教育活動。〔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福州古厝集團〕
11.延伸旅游消費鏈條
做好“茶文化”文章。鼓勵在景區、街區、公園建設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大眾茶館”。到2023年,爭取實現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大眾茶館”全覆蓋。挖掘茉莉花茶內涵,打造一批茶旅研學基地。擦亮“閩都美食”名片。大力弘揚閩菜文化,發掘閩菜內涵,講好閩菜故事,推出經典閩菜、福州名小吃,舉辦閩菜宣傳推廣活動。評選、推薦一批閩菜類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以及非遺傳承示范基地。推動閩菜品牌發展,在全市打造一批適應市民消費和游客需求的“閩菜館”、風味小吃品牌店,鼓勵在高A級景區建設“閩菜館”,支持聚春園等閩菜企業在歷史文化街區、美食街、旅游景點、機場、火車站開店設點,為游客推送團餐。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打響“福州好禮”品牌。鼓勵傳統老字號、非遺工藝、農土特產、工藝美術創新開發,組織開展閩都文創產品大賽。鼓勵在高A級景區、旅游集散服務中心、交通服務區開設“福州特色商品銷售體驗館”,推動軟木畫、脫胎漆器、壽山石、油紙傘、木根雕等福州特色旅游商品進入旅游消費領域,方便游客體驗和購物。打造線上“全閩樂購日銷品專區”。〔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教育局、市文物局、市城投集團、市文投集團〕
(五)精準營銷行動
12.深化區域和對外旅游協作
加強閩東北協同發展區文化旅游交流與合作,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的旅游協作,持續深化榕臺交流合作,推動榕馬文化旅游率先融合發展。整合福州古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遺址公園等特色資源,推出一批福州古厝游精品線路。支持福州主動融入我省“人文海絲”工程,利用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等平臺和“福州日”“國際友城文化節”等外事品牌活動,推動與海絲沿線相關城市的文旅交流合作。依托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等平臺,促進榕臺文化和旅游合作。〔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名城委、市外辦、市委臺港澳辦、市文投集團〕
13.構建旅游全媒體營銷體系
以“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等省級金字招牌為引領,堅持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營銷策略,整合政府、旅游企業和社會媒體資源,建立全部門、全行業、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聯合營銷機制。全面貫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構建旅游新媒體宣傳新模式,加大在中央、省級媒體宣傳力度,講好福州故事,展示“有福之州”城市文旅形象。深化與今日頭條、攜程、新浪、同程等頭部平臺和OTA平臺的合作,提高福州文旅資訊、攻略、短視頻、產品等網絡關注度;持續做強“遇見福州”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官方抖音號等政務自媒體宣傳平臺,打造國內一流的文旅新媒體宣傳矩陣。創新文旅市場營銷,優化推廣路徑,策劃開展“精準投放+創意活動”“大眾參與+口碑傳播”,吸引游客關注,推動線上線下流量轉換,切實提升福州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委宣傳部、市大數據委、福州日報社、福州廣播電視臺、福建廣電網絡集團福州分公司〕
14.打造智慧旅游平臺
依托“e福州”“全福游、有全福”等平臺,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引導旅游資源優化配置,發揮旅游在線服務、智慧營銷等輔助功能。鼓勵引導旅游景區、星級酒店等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并普及電子地圖、線路推薦、語音導覽等智慧化服務,支持運用數字技術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內涵,提升一批紀念館導覽系統,加快文博場館基礎信息化建設項目,推動建設福州古厝數字博物館,提升游客旅游體驗。推廣旅游廁所“一廁一碼”,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廣掃碼點評管理工作,建設一批示范性智慧旅游廁所。〔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大數據委、市名城委、市文物局、福州古厝集團〕
(六)快通暢游行動
15.構建“快進慢游”交通網絡
實現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半小時上高速,推進國家4A級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便捷通高速工程。加強普通國省干線與4A級及以上景區的便捷銜接。實現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公共交通無縫對接,鼓勵開通到4A級及以上景區旅游專線、班線客車,爭取覆蓋到3A級景區。在各鄉村以“四好農村路”為基礎,打造鄉村旅游全景公路。加快構筑“快進慢游”的旅游交通網絡。以運游融合發展為切入點,積極推進國省道服務區和公路驛站建設,提升服務品質。〔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文旅局〕
16.提高旅游服務品質
大力實施以服務質量為基礎的品牌發展戰略,積極培育一批品牌旅游企業和品牌旅游目的地,增強旅游公共服務能力,提升游客消費滿意度,旅游服務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開展福州市優秀導游員大賽,培養一批具有優秀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良好職業操守的福州旅游“形象大使”。〔責任單位:市文旅局〕
17.營造“放心游”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安全意識,加強風險掌控,壓實層級責任,確保文旅領域和諧穩定。嚴格落實“放心游福建、滿意在福州”服務承諾,完善旅游投訴“一口受理”“快速辦結”“先行賠付”機制,加強旅游市場監管,持續提高旅游服務質量。依法歸集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信用信息,納入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施聯合懲戒機制。推進全市文化旅游市場行政執法改革,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和專業化水平。〔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發改委〕
三、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全機制組織保障
成立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定期研究旅游發展重大事項。對各地引進大企業、大平臺和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涉及市級審批權限的要素事項,報請領導小組研究。各地要健全旅游發展領導機制。加強對旅游發展的考核評估,作為領導班子和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加大正向激勵力度,對旅游重大項目多、旅游經濟增長快的縣(市)區,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
(二)加強多元化財力保障
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旅游的投入,政策性獎勵資金從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列支。加大項目招強引優力度,用好用活文旅招商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文旅項目。〔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文旅局〕
(三)加強要素資源保障
用地方面,積極探索旅游綜合用地開發模式,多方式供應旅游用地。對在城鎮開發邊界(城市和鄉鎮建設用地擴展邊界) 以外的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建設用地,依據建(構)筑物占地面積及必要的環境用地等點狀布局,適時調整完善休閑觀光用地(含民俗觀光設施、休閑設施)基準地價,支持旅游業發展。用林方面,支持將旅游項目涉及的道路、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列入基礎設施或公共事業和民生項目。列入基礎設施和省級以上重點的公共事業和民生項目,允許使用二級、三級保護的生態公益林林地,非省級以上重點的公共事業和民生項目允許使用三級保護的生態公益林林地。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森林步道,可列入直接為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工程設施,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批,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用海方面,積極引導開放式、透水構筑物等不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方式開發海洋旅游項目;做好漁旅融合,海上休閑旅游項目用海服務保障,按最高25年的海域使用權期限批準或通過招拍掛出讓海上休閑旅游項目海域使用權,期限屆滿后可申請續期。〔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林業局〕
(四)加強金融服務保障
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民營文旅企業提供融資征信,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引“金融活水”為文旅中小微企業提供強力金融支撐。支持商業銀行遵循市場規則,合法合規為文旅項目和企業提供長周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對重大文旅項目給予差別化信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