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這個現實再次引起了入境問題的關注和探討。浙江中旅總社智晨巖先生,特將一篇過去撰寫的關于入境游需注重傳統B2B和新型B2C雙軌并行的稿件,與讀者分享:
雙軌并行是指傳統入境游B2B業務和新興入境游B2C電商同時并舉。
入境游發展到今天,傳統的B2B模式一直是入境游業務的重要模式,主要表現為國內旅行社與境外組團社合作,成為其在中國的DMC(Destination Management Company),俗稱地接社。新興的入境游B2C電子商務是過去十多年隨著互聯網的成熟發展,利用網絡打破國與國之間的語言溝通以及信息聯系限制,國內旅行社可以將入境游服務內容直接推送到客源國終端客人手里,從而獲得更多利潤的一種新手段。
入境游B2B模式并不過時,是過去、現在和將來長期存在的境內和境外旅行社合作的重要手段。
我國的入境游在過去三十年一直是靠傳統入境游B2B業務單軌行駛,雖然跌宕起伏,但不乏精彩。上世紀八十年代,政府對外開放國策的有力實施和旅行社一大批外語旅游專業人才的努力工作使得我國入境游起點并不低。當然,過去入境游突飛猛進的發展和中國剛剛開放的神秘感以及信息不對稱也有很大關系。B2B業務對旅行社從業者的營銷能力和業務能力要求很高,公司和公司業務的展開往往以雙方公司的擔當人開始接觸作為切入點。境外組團社為了業務發展,會不遺余力地通過各種渠道收取客人,采購旅游目的地服務產品,通過這種標準版的國際旅游貿易合作模式發展我國入境游,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一個重要業務手段。
不可否認,B2B模式對國內業者而言是有一定弊端的,國內DMC需要完全依賴境外組團社,沒有產品設計話語權。在充分但無序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國內旅行社之間很容易發生價格戰,直接導致利潤愈發變薄。此外,境外組團社不僅僅只售賣中國的線路,一旦出現中國旅游吸引力減弱情況,就會消極對待中國旅游產品的收客營銷,而加大對其他旅游目的地產品的銷售力度,面對這種情況,國內地接社完全被動,毫無辦法應對。近幾年,除去歐美經濟危機的不利影響外,受各種負面新聞報道的影響,比如霧霾、有毒食品、航班晚點等,加上中國旅游的對外營銷力度不夠給力,我國入境游開始面臨不小的困難,旅華客源持續下滑,而東亞鄰國卻因境外組團社給予更大的銷售力度而悄悄增長,這就是一個B2B模式被動受制的例證。
入境游電商B2C的興起為未來我國入境旅游的發展迎來了發展空間,改變了我國入境游單一的業務格局。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入境游電商開始在我國入境游企業,尤其一線外聯部門中悄然出現。互聯網的無國界化提供了將中國的旅游服務產品用客源國的母語包裝后直接通過海外網絡營銷推送給客源國終端客人的可能,這種新型的B2C模式改變了入境游靠境外組團社送客人的單一模式,直接通過網站獲取客人的咨詢,給予相應的定制以及提供境內旅游接待服務,大大增強了產品策劃的主動性,省略了中間環節,利潤率大幅提升。
但在中國,要想成為優秀的入境游電商卻并不容易。一般國內業務的旅游電商是鼠標+水泥即可,入境游電商卻更加復雜,簡單說是鼠標+水泥+客源國語言+客源消費習慣+海外營銷。一般來說,懂技術的不懂旅游,懂旅游的不懂技術,這個瓶頸首先要突破,接下來對客源國的語言和消費習慣的準確把握更為重要,這將直接影響電商產品海外營銷的成敗。
縱觀目前入境游電商做的比較成功的,大多是第一線的入境游業者直接參與,傾力投入的一些網站。這些一線業者將多年的線下服務經驗,結合互聯網的特點,親自參與創建入境游電商的事業,這也是他們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入境游電商是一個系統化作業工程,需要一個由技術、業務、外語、采購、營銷幾個方面構成的團隊協同運作,從建立到運營的過程需要好好策劃,投入相應人力財力。毋庸置疑,入境游電商的發展空間巨大,追求差異化、個性化是發展方向,不論是做小而美的,還是做大而全的,須根據自身擁有的條件和資源走特色之路。
雖然我國入境游目前進入相對的低谷期,但從政府支持本國入境游基本原則不變的角度來看,未來政府對入境游政策的支持很有可能先向入境游電商傾斜。由政府出資搭建的海外營銷網絡平臺將給與我國入境游電商更多的營銷支持,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