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97年就認為,“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的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范。”
可是,都說蘇州園林甲天下,但蘇州究竟有多少園林?怕是連世代生活在姑蘇城內的“老蘇州”都說不清楚。
摸不清家底就無法談保護!從2014年起,蘇州市在建國以來3次園林普查的基礎上,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突破產權“圍墻”概念,認真梳理、挖掘現存園林名單,將原本散落在社會的眾多園林,納入“園林家譜”,為保護和管理中國古典園林趟出了一條“分類保護”的新思路。
近期,“園林家譜”——《蘇州園林名錄》第一期目錄將正式對外公布。而這,正是蘇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的指示精神,提出“更加注重傳承歷史文化,堅持保護第一,現存古典園林一個不能少”決策和部署的一項重要動作。
暢園
建名錄:把蘇州園林群完整傳承下去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蘇州園林面臨著自然或人為的威脅和挑戰,生存狀態不容樂觀,特別是散落社會的古典園林面臨毀損威脅,現存古典園林保護狀況參差不齊,周邊環境不容樂觀,有的甚至成為“孤島”和“盆景”。
據建國以來先后3次普查,1959年存有古典園林91處,1982年存有古典園林69處,2013年底僅存有53處,60多年中消失的38處均為散落在社會上的園林,且呈持續損毀之勢,“園林之城”的群體性基礎在受到威脅。
基于以上種種社會分散園林不容樂觀的現狀,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從2014年起,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原則,突破園林“圍墻”概念,積極理順行業管理體制,通過建立《蘇州園林名錄》,用分類保護的辦法管理社會分散園林。
第一批公布的《蘇州園林名錄》均為1949年以前的蘇州園林,其中宋代2處、元代1處、明代6處、清代21處、民國3處,其中包括人們熟知的拙政園、網師園等對外開放的古典園林;也包括尚未對外開放,目前正在進行搶救性保護的可園、惠蔭園;更包括產權私有的殘粒園、萬氏花園等。
業界人士表示,《蘇州園林名錄》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可信性,只有具備較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或獨特風格,有一定代表性的園林及遺址才會被收錄其中,并經孟兆楨院士等專家全面論證和嚴格把關。
對于《蘇州園林名錄》的出臺,確立實施社會分散園林分類保護保護管理機制,把蘇州園林作為一個整體來保護管理的舉措,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局長陳衛京表示,以更寬的保護視野、更大的保護力度、更完備的保護機制,加強立法行政、推動社會參與,共同把蘇州園林的保護管理提高到一個更高水準,這是蘇州園林保護管理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蘇州園林分類管理,不但再次明確了蘇州園林的概念和內涵,而且是園林主管部門履行行業管理職能的新開端,在精細化管理直屬園林的基礎上,充分履行政府賦予的職能,明確各園林管理者的職責,加強園林本體、周邊環境、園林文化的挖掘和展示,確保蘇州園林群體的均衡發展,把蘇州蘇州園林群完整地傳承給下一代。
陳衛京同時表示,蘇州園林名錄是蘇州園林分類管理的第一步,保護蘇州園林不僅僅是政府、專家學者的責任,更需要全社會、企業、個人共同關注,合力保護。
強決心:現存的古典園林一個不能少
蘇州好,城里半園亭。蘇州作為園林之都,其歷史之悠久、藝術之精湛、數量之眾多,不僅全國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圍內也十分罕見,被國際公認為:中國是世界園林造園之母,蘇州園林是中國園林的典型代表。
蘇州造園已有千百年歷史,歷史上的蘇州園林計有798處,清末有古典園林180余座。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蘇州園林的保護,從五十年代起先后修復了一大批古典園林,1963年,拙政園、留園與北方的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列為“中國四大名園”。
1997年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典型例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增補名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些建造于11-19世紀的園林,以其精雕細琢的設計,折射出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已成為蘇州城市最具文化價值的國際品牌。
而蘇州古典園林這一地球瑰寶之所以至今還能向世人展示她曼妙的“東方神韻”,得益于蘇州市委、市政府在全面進行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蘇州園林的保護管理工作。
與園林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蘇州園林局原總工詹永偉,世界遺產蘇州園林保護專家周蘇寧,蘇州園林文史學者沈亮等表示,除了此次實施分類保護的舉措,最值得載入蘇州園林保護管理66年史冊的,還包括50—60年代的搶修、70—80年代得全面保護、90年代的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正是基于這3件大事,蘇州對世界遺產的大力恢復、系統保護及全面整治不僅惠及古典園林,使古典園林的整體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在保護管理上走出了專業保護、科學保護、開放保護、永續保護之路。
古典園林的完美藝術形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到全面體現,更使蘇州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映生輝,城市文化建設獲得了新動力和新資源,成為蘇州城市核心競爭力中最鮮明突出的要素和亮點。
在努力實現生態文明和文化強國的偉大進程中,近年來,蘇州更是不斷夯實園林城市基石、提升園林文化的品牌效應,進一步完善“全面保護、科學管理、合理利用”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蘇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像愛惜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的指示精神,提出了“更加注重傳承歷史文化,堅持保護第一,現存古典園林一個不能少”決策和部署。
江蘇省委副書記、蘇州市委書記石泰峰在考察古城、古典園林時強調要“堅持保護第一,古典園林一個不能少”。蘇州市委第十一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強調要“更加注重傳承歷史文化、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市長周乃翔在市人大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進一步加強古典園林保護”的工作要求。
重實效:創造古典園林保護蘇州模式
而對蘇州園林開展分類保護、加強管理,則是以“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為目標,運用國際先進理念,通過加強地方立法、行政推動、專家把脈、科學監管和社會參與,整體提升蘇州園林保護管理水平,真正使蘇州園林成為蘇州城市文化品牌的升級之作。
作為蘇州園林的“掌門”,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在《蘇州園林名錄》發布前夕表示,為保護蘇州園林這一寶貴財富,堅持保護和管理并重、傳承與創新并舉,更加自覺地當好蘇州園林的守護者、管理者和傳承者,下一步該局將進一步深化和強化園林分類保護、管理機制。
除了分批公布現存蘇州園林保護名錄并掛牌,有效提高全社會保護意識,促進現存蘇州園林保護整體水平的提高,逐步夯實蘇州園林群體性保護的基礎,還將建立蘇州園林分類保護管理體系,借鑒9處“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的保護管理模式,對社會分散園林實施分類保護,按照“對外開放、使用性保護、搶救性保護、修復修繕、遺址保護”等五種不同類別,逐個與保護管理主體使用部門、單位和個人簽訂保護管理協議,統一掛牌,明確責任,將蘇州園林逐步納入統一的科學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管理軌道。
把“保護第一、加強管理”理念貫穿于歷史園林的保護、搶救、維護、傳承和發展的全過程,加快編制《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保護規劃(2015~2025)》(已報國家文物局審核),同時啟動《蘇州歷史園林保護規劃》,按照近、中、長期目標,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重點任務,有計劃分步驟實施修復工作。
建立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的保障機制,借鑒國內外對古城、歷史建筑保護專項資金采取多渠道融資的經驗做法,探索設立蘇州園林保護基金,通過吸收社會和民間捐款、贊助、投資,爭取國際和國內相關組織支持等多種途徑,以及采取企業、民間資金等多方合作的方式,制定相應的支持、鼓勵和獎勵制度,拓寬蘇州園林修復資金的渠道。
強化依法履行對全市蘇州園林行政管理的意識,修訂和完善《蘇州園林保護和管理條例》等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蘇州園林分類保護管理準則、技術標準、監測規則,在不改變產權和隸屬關系的前提下,統一行業標準,按照產權歸屬確定保護管理主體,界定保護管理責任,嚴格管理行業標準,實施園林監測、巡視和考核等。加強行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
針對蘇州園林保護管理綜合性、專業性和科學性強,涉及到規劃、建筑、歷史、文化、藝術、植物、生態、美學等不同專業的特點,充分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的優勢和作用,發揮園林、古建行業以及民間的資源和優勢,建立保護修復培訓基地,為園林保護管理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