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看大海、欣賞沿途風景、享受國際化服務……一場這樣的旅行,相信會有不少人期待。
進入8月,暑期過半,受到簽證便捷、收入增長等方面的利好,中國郵輪市場正經歷井噴式發展。
在攜程、去哪兒、途牛、驢媽媽等在線旅游平臺上,郵輪產品的銷售非常火爆。華東師范大學旅游系教授樓嘉軍介紹,除了中小學生暑假的因素,中老年市場對郵輪的需求也較為旺盛。
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瞄準中國市場的國際郵輪巨頭,紛紛推出以日韓為代表的多種旅游產品選擇。不過,國際郵輪巨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還有些“水土不服”,而這也為中國本土郵輪公司的發展提供市場空間。
不惜投入爭奪中國市場
從2006年至今,十年來,中國郵輪業經歷了快速發展。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錢永昌介紹,近五年來,中國郵輪市場年均增長率約達45%。截至2015年,中國郵輪市場上已經有包括歌詩達、皇家加勒比、公主、天海、海航、麗星、中華泰山等多家外資和中資郵輪。到2020年,保守估計中國郵輪市場母港出境游的旅客將達225萬人次。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2030年中國航運發展展望》也預測,2030年,中國每年郵輪旅客量將達到800萬至1000萬人次,成為全球第一大郵輪旅游市場。
歌詩達郵輪中國、日本、韓國區域高級銷售總監唐豐榮認同中國郵輪市場“爆發”的說法——中國擁有巨大的郵輪消費市場,目前仍呈上升趨勢。2014年全球選擇郵輪出游的游客為2140萬人,亞太地區占比9.4%,約200萬人。為加強對中國市場的爭奪,歌詩達可謂不惜投入,今年將有3艘郵輪投入市場,運力將增加140%。此外,歌詩達推出了多條從上海出發赴日本、韓國新旅游目的地航線。
皇家加勒比郵輪船務(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向宇澄則認為,中國郵輪市場的發展潛力在于郵輪母港的發展情況,從中國母港出發的旅游將是未來幾年中國郵輪旅游發展的增長極。
他表示,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非常看重中國市場,從幾年前的“海洋神話”號到今年的“海洋量子”號,幾乎每年都會向中國市場投入最新、最先進的郵輪。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有限公司則預計,今年皇家加勒比郵輪整個運營量將同比上升74%。
與歌詩達與皇家加勒比公司一樣,還有不少國際郵輪公司正在華“發力”。
“中國是亞洲郵輪旅游的引擎。”地中海郵輪公司大中華區副總經理洛倫佐·迪亞曼蒂尼表示,公司將更加關注細分市場,根據中國游客需求調整服務內容,推出定做產品,希望抓住中國機會,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參與登輪旅游。
世界郵輪網董事局主席董泓預計,目前日韓航線占中國郵輪市場的85%以上,預計5年后,這一比例將降到70%,將有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飛機+郵輪”的旅行模式,飛到更遠的地方乘坐當地郵輪航線,體驗更多不同的海外游目的地。
“不接地氣”成主要障礙
安全性、專業化被視為國際郵輪的優勢,不過,董泓也提醒,不少中國游客將旅游重點放在上岸后購物上,這都直接影響郵輪旅游的高端體驗。實際上,這也折射出目前國際郵輪所提供的休閑方式與中國游客傳統的旅游方式還有些差距。
上海市民陳小姐就曾有一次從歐洲出發的郵輪體驗。“其實郵輪上更像是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游泳曬太陽、品酒、逛免稅店等,感覺這是非常高端的生活方式,但距離尚是普通白領的我有些遠。也正是因為觀念的不同,年輕的我們在郵輪上待久了就會有點無聊。”
一些旅行社對《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表示,中國游客在選擇郵輪時,最關注幾類問題:一是郵輪上的餐飲、服務,中國消費者是否習慣;二是觀光景點如何;三是是否有購物等附加服務。而在這三個方面,國際郵輪多多少少有些“水土不服”。
例如,多數國際郵輪提供的都是標準化的西式美食,長時間的航線上,中國游客可能會“吃不慣”。
目前,國際郵輪上大多數船員來自菲律賓、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中國服務員僅出現在以中國為母港的航線上,如果從工作人員數量以及國際遠程航線上來看,中文服務還有待提高。而郵輪上所提供的娛樂項目,都帶著比較濃郁的西方娛樂色彩。當然,高端的生活方式對中國游客來說是比較獨特的體驗,但不少游客反映,這“不太接地氣”。
不僅如此,目的地觀光是大多數中國消費者極為看重的出游動機,而一些國際郵輪產品對于目的地觀光一帶而過。
此外,中國游客出游必然帶著購物、娛樂的期望。但是,郵輪上的免稅店和國際大牌的旗艦店相比還是存在差距,款式多以經典款為主,對于一些追求品牌與時尚的消費者吸引力不足。這也使得中國游客在國際郵輪上的消費并不像預測的那樣“給力”。
可以說,盡管中國游客旅游出行越來越休閑化、多樣化,但如何融入中國文化依然是一些國際郵輪公司未來拓展中國市場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