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今天,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這也許是一項遲到了十幾年的改革措施,而且暫時也還沒走到完全放開生育的那一步。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繼“單獨二孩”之后的又一大進步,也是中國經濟在現在和未來收獲的一大利好消息。
很多人都為中國經濟近期增長放緩的勢頭感到擔憂,而所有問題的實質,其實在于自從進入后工業時代之后,中國國內普遍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狀況,很多產業的投資機會都在萎縮。
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況,那么就必須發現如今仍然投資不足的領域,并且從中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無論政府還是投資者,目前都在尋找這些可供投資的新領域。而在我看來,“人力資本”就是最需要也最值得投資的方向。
雖然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在人力資本投入方面其實存在著嚴重的不足。這種不足一方面體現在質量上,比如中國在教育和健康方面投入占GDP比例偏低;而另一方面,在數量上的不足則更加令人擔憂,即生育率持續下滑給中國經濟蒙上的陰影。
根據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中國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18的低水平,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和東亞鄰國。如果不能改變這種趨勢,那么倒金字塔形狀的人口結構,將會成為中國經濟難以擺脫的沉重負擔,甚至形成一系列惡性循環的后果。
比如在整個社會呈現出老齡化特點的背景下,有可能導致政府將主要的財政稅收負擔都強加在數量有限的年輕人身上,而在不堪重負的背景下,年輕人也就很難具備創新創業的條件,導致整個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有限,反過來又迫使政府只能提高稅率、加強征收,進一步扼殺中國經濟的活力。
正是為了避免上述惡果的出現,所以在最近兩年時間里,十八屆三中全會、五中全會相繼出臺放寬生育限制的政策。調整人口政策的直接后果,自然就是中國每年新生兒數量的增加。在兩項新政出臺前,中國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數量在1600萬左右。
從“單獨二孩”政策實行一年多的實際效果來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幾十萬新生兒。再加上本次進一步放寬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據估算,未來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規模預計將在250萬左右。
按照每個孩子每年帶來3萬元消費來計算,那么每年新增的消費就是750億元。除此之外,伴隨著新生人口數量的增加,房屋、教育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內的民間和政府的投資都會成倍放大,因此在最開始的5-10年里,每年可能額外增加2250億元的投入。
將以上兩項預期數據相加,3000億元相當于中國GDP額外增長0.5%左右的水平。這將有助于中國經濟實現“保7”的目標,同時也會提振國內外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的信心。
實際上,經濟數據上的變化,還只是調整人口政策所帶來的短期效益。“人力資本”其實是一項長期投資,不僅回報更高,而且更有后勁。非但在短期內可以拉動投資和消費,最根本的是,因生育政策放開而額外出生的這些年輕人,將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國經濟這些年取得的成功,離不開以馬化騰、馬云和李彥宏為代表的年輕創業者。在這些商界領袖的背后,則是無數優秀的年輕人才,以及主要由年輕人建立的創新型企業。
中國經濟如果期望延續以往的強勢,就需要在未來幾十年里涌現出更多的馬化騰、馬云和李彥宏,而他們恰恰將來自于現在和未來所新出生的人口之中。只有當年輕人口保持在一定的規模時,才能增加出現新一代商界領袖的幾率,同時會在整個社會營造出更加有利于創業創新的氛圍,真正形成“大眾”和“萬眾”的群體,這也將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競爭力所在。
一個朝氣蓬勃且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會對任何投資者構成巨大的吸引力。本次“全面二孩”的政策,則會提振海內外資本投資中國經濟的信心。
在外界對幾十年后的市場規模和人才規模充滿期待的背景下,中國有望獲得更多具有戰略眼光的長期投資,尤其可能集中在科研、教育以及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內。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看似只是人口政策調整邁出的一小步,實際卻可能成為引領中華民族續寫輝煌的一大步。
當然希望盡快能夠徹底放開生育政策,把中國人多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